一身白衣一柄长剑 诗经桧风素冠你一身白衣长身玉立

一身白衣一柄长剑 诗经桧风素冠你一身白衣长身玉立(1)

庶见素冠兮?棘人栾栾兮,劳心慱慱兮。

庶见素衣兮?我心伤悲兮,聊与子同归兮。

庶见素韠兮?我心蕴结兮,聊与子如一兮。

——《诗经•国风•桧风•素冠》

【注释

素冠:白帽。庶:幸。棘人:罪人。棘,执囚之处。一说,瘦也。栾栾:拘束,不自由。一说,瘦瘠貌。抟(tuán)抟:忧苦不安。聊:愿。一说“且”。韠(bì):即蔽膝,古代官服装饰,革制,缝在腹下膝上。蕴结:郁结,忧思不解。如一:如同一人。】

一身白衣一柄长剑 诗经桧风素冠你一身白衣长身玉立(2)

微雨直译:

难得见你束白冠,瘦骨伶仃多拘谨,忧虑愁苦心不安。

难得见你穿白衣,我心伤感多悲戚,真想与你同归去。

难得见你戴蔽膝,我心郁结难平息,真想与你为一体。

一身白衣一柄长剑 诗经桧风素冠你一身白衣长身玉立(3)

《素冠》一诗,解读起来特别困难。倒不是字面意思难以弄懂。只是因为年代久远,很难说清这首诗到底想表达什么情感。此诗的关键就在于,主人公着素衣素冠和素护膝,它是在什么场合才穿的衣服。

一身白衣一柄长剑 诗经桧风素冠你一身白衣长身玉立(4)

有为数不少的学者,因为“素冠”、“素衣”的描述,认为它是一首赞美孝子的诗歌。但你仔细研究一下春秋时期的服饰特点,就会发现其实当时穿白衣是一种流行的时尚,如《郑风•出其东门》,白衣素巾是出门约会才会穿的衣服。只是到了汉代以后,人们除了丧礼才不再会穿素服。

一身白衣一柄长剑 诗经桧风素冠你一身白衣长身玉立(5)

也有人认为此诗是一首妻子梦见死去的丈夫穿白衣白帽戴白色的护膝,十分凄苦忧愁,于是内心不安,想要去陪伴他写下的诗。这其中亡夫一说,自然也是受了后世认为素衣是孝服的影响。

一身白衣一柄长剑 诗经桧风素冠你一身白衣长身玉立(6)

至于把此诗看成是一首痛惜贤臣遭迫害受排挤的诗,我觉得是想太多了。仅仅因为主人公一身素服,身体羸弱枯瘦,容色憔悴不安,就把他看成是遭受不公的屈子,给他蒙上强烈的悲剧色彩,未免太过于偏颇了。

一身白衣一柄长剑 诗经桧风素冠你一身白衣长身玉立(7)

个人觉得,这为什么就不能是一首爱情诗呢?试问,有谁同情遭排挤之人,除了感同身受,替他蒙冤叫屈,外加鸣不平之外,还会想要“聊与子如一兮”,想与他融为一体呢?除了情人和妻子,相信没有其他任何人,会有如此特殊的亲近要求。

一身白衣一柄长剑 诗经桧风素冠你一身白衣长身玉立(8)

我倾向于把此诗当做一首爱情是来解读。小伙子想来是一位初入职场的小官吏,因一个特殊的机缘,为一位身份神秘、地位想来不低的女子所爱。很可能是受了女子邀请,收拾停当,前去约会。

一身白衣一柄长剑 诗经桧风素冠你一身白衣长身玉立(9)

“庶见素冠(衣、韠)兮”,男子一身素衣前去与女子约会,可是因为傻小子头一次见姑娘,难免十分拘谨,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再加上很少打扮得如此整齐,越发显得十分拘束不安。

一身白衣一柄长剑 诗经桧风素冠你一身白衣长身玉立(10)

但在姑娘看来,小伙子如此可爱:“棘人栾栾兮”,他的瘦弱不堪让她心生怜惜,“我心伤悲兮”,他的拘谨不安让她莫名悲凄,他穿着护膝,明明身为官员却身份卑微,小心翼翼的样子,“心蕴结兮”,让她内心郁结,隐隐替他不平。

一身白衣一柄长剑 诗经桧风素冠你一身白衣长身玉立(11)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正因为女子对男子深沉的爱和懂得,她才会“劳心慱慱兮”,替他忧愁不安,怜惜他的遭际,顾忌他的感受,悲悯他的际遇。

一身白衣一柄长剑 诗经桧风素冠你一身白衣长身玉立(12)

“聊与子同归兮”希望自己能够与他相濡以沫、同甘共苦、如影随形、比翼双飞;“聊与子如一兮”,与他如胶似漆、融为一体,不离不弃,至死不渝。

一身白衣一柄长剑 诗经桧风素冠你一身白衣长身玉立(13)

全诗三章,语句简洁凝练,从述景到抒情,意思逐层递进。人物描写衣饰鲜明,形象立体,栩栩如生;抒情缠绵细腻,“兮”字的运用,使得全诗的情绪从头至尾连贯而承续,回旋着一种哀而不伤,绵抑深厚的浓郁深情。《桧风羔裘》:身着羔裘多逍遥,披着狐裘去上朝

诗经《陈风•月出》:月光啊皎洁明亮,照见你娇美脸庞

诗经《泽陂》:清幽池塘边,香蒲伴清莲。思念心上人,涕泣泪涟涟

诗经《株林》:为何来株林?只为找夏南

诗经《墓门》:墓门长酸枣,树上停恶鸟,那人干坏事,身后多寂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