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穿袜子脚底有些痒(一个浑身发痒一个臭气熏天)

阴雨连绵,又闷又热

自打入夏以来

“人间天堂”的杭州也难逃三个字

湿~热~闷~

在总有那么一段黄梅天的特殊日子里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皮肤科门诊就诊数量激增

有患者奇痒难忍被折磨滴睡不着

还有患者一脱鞋,

诊室的空气瞬间凝固了……

到底是什么病,

让人又臭又痒,尴尬到无以复加?

真凶只有一个!

父子俩同时就诊

“真凶”原来是……

父亲节后,33岁的杭州男士小姜(化名)带着59岁父亲老姜(化名)一同来到浙大一院皮肤科就诊。高高瘦瘦的小姜英俊帅气,整整齐齐穿着运动衫和长裤,爸爸老姜则穿一双运动鞋,父子俩单凭外表看不出任何异样。

撩开衣服,小姜的前胸、后背及腋下长出大大小小、境界清楚的褐色斑疹。这些斑呈浅褐色或白色,圆形或类圆形,部分表面还有少量脱皮。

“其实春天我背后就长疹子了,当时没当回事情,这些天又湿又热,打篮球回来一身汗,它们面积变得比原来大,还变成了白色,越来越多了!”小姜对接诊的皮肤科乔建军主任医师说,他还有个难言之隐,一周前腹股沟处出现了圆形红斑,时而还会瘙痒。现在,一出汗,浑身发痒、私处痒起来“抓也抓不得,真是丢死人”。

“医生,我年纪轻轻是不是得了白癜风?”小姜满脸担忧,他说自己买了药物每天多次涂抹患处。瘙痒时轻时重,但皮肤损害却未见好转反而扩大,腹股沟处出现了凹陷、条状的暗紫红色纹。

经过进一步检查,小姜被确诊为“股癣”、“花斑癣”,因为用药不当,他出现了激素外用后的副作用——不可逆转的萎缩纹。

而接下来就诊的老姜一脱鞋,诊室里立刻弥漫着一股酸臭腐败的烂抹布味道,59岁的他抬起脚,脚背红肿、疼痛,脚汗浸渍的两只脚底板呈蜂窝状凹凸,脚趾缝里糜烂发红、脚趾头上还有一颗颗绿豆大小的水疱。

“我脚气得了快10年,一直就是自己买点药膏涂抹或是药水泡。”老姜说,他现在还没退休,天气一热,他的脚气就犯了。这几天连着下大雨,赶地铁的路上趟水后,鞋子进了水,他在办公室又不好意思脱鞋、换鞋,脚一闷一整天,越抠越痒、越闻越臭,怕尴尬、他连最喜欢吃的日料也“戒”掉了。这两天,他总觉得脚疼,整个脚也肿了。经医生诊断,除了严重的脚癣,老姜搔抓后产生了皮肤溃破,细菌、真菌由伤口入侵皮下淋巴管发炎,继而引发“丹毒”。

妖魔真菌长啥样?

专家见招拆招来治疗

花斑癣、股癣、脚癣、丹毒……

看到这里,小伙伴们一定发现了

父子俩“中招”的真凶,其实是——

各式各样、千奇百怪的真菌

浙大一院皮肤科专家特别强调

真菌喜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生长繁殖

夏季,尤其是黄梅季

是真菌引起的皮肤病最为肆虐之时!

“霉”出皮肤病,别怕!

专家带我们“扒皮”真菌,对因治疗

(一)花斑癣

又称“汗斑”,是马拉色菌侵犯皮肤角质层所引起的表浅真菌感染。马拉色菌也叫糠秕孢子菌,是常见的人体寄居菌,在高温潮湿、多脂多汗、卫生条件不佳等情况下,该菌寄生密度增加,由孢子相转为菌丝相并致病。男性青壮年由于活动多而出汗多,更容易发生花斑癣。

经常穿袜子脚底有些痒(一个浑身发痒一个臭气熏天)(1)

花斑癣处皮屑里的马拉色菌

治疗方法:以局部治疗为主。可选用各种外用抗真菌药物(首选酮康唑、克霉唑、联苯苄唑、舍他康唑等唑类药物)进行治疗,每天1-2次,疗程2-4周。皮损范围大或外治疗效不佳时考虑内服药物。首选伊曲康唑等。

(二)股癣

主要是由红色毛癣菌侵犯腹股沟内侧,致患者产生环状或半环状的皮损。股癣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也常通过自身的手足癣、甲癣等感染蔓延引起。

经常穿袜子脚底有些痒(一个浑身发痒一个臭气熏天)(2)

股癣皮屑中的红色毛癣菌菌丝

治疗方法:基本同花斑癣,局部治疗是首选。应用各种外用抗真菌药物(各种唑类以及特比萘芬、布替萘芬等)进行治疗,每天1-2次,疗程2-4周,皮损较严重,反复发作或外治疗效不佳时考虑内服药物。如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或氟康唑等。

(三)脚癣

俗称“脚气”,专家介绍,脚癣与股癣发病位置不同,但致病的真菌类似,它的主要症状除了有瘙痒外,还有起水疱、皮肤干燥开裂、脱皮。根据症状表现不同,脚气主要分为四种类型:糜烂型、水疱型、角化型和混合型。

此外,脚臭学名叫“臭汗症”。脚汗本身没有味道,脚臭主要是“短杆菌”在作妖,它通过消化脚上的死皮,产生一种叫甲硫醇的无色气体。除了短杆菌,其他如丙酸杆菌分解氨基酸产生的丙酸,表皮葡萄球菌分解汗液产生的异戊酸也可以是脚臭产生的原因,这些菌其实都是天然存在于我们的皮肤上的,属于人类天然菌群的一部分。

经常穿袜子脚底有些痒(一个浑身发痒一个臭气熏天)(3)

很多美女光脚穿平底鞋或高跟鞋,尤其是在湿热的天气条件下,恰恰是给脚癣提供滋生土壤。

(四)丹毒

它是一种累及真皮浅层淋巴管的感染,主要致病菌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皮肤的任何炎症,尤其是有浸渍糜烂或溃疡的炎症为致病菌提供了侵入的途径。轻度擦伤或搔抓、头部以外损伤、不清洁的脐带结扎、预防接种和慢性小腿溃疡均可能导致此病。致病菌可潜伏于淋巴管内,引起复发。

治疗方法:早期、足量、高效的抗生素治疗,首选青霉素类或头孢类抗生素口服或静滴或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治疗应持续2周左右以防止复发。外用药选择呋喃西林、乳酸依沙吖啶或者稀碘伏溶液等湿敷,同时联合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此外,还可选择超短波、红外线、红光等物理治疗。

预防皮肤真菌感染

记牢以下几招

平时应注意穿宽松透气的衣服、鞋子,使真菌失去生长繁殖的最佳环境;

避免使用公共拖鞋或者在公共浴室、卫生间光脚;

所穿衣裤、袜子要晒干烘干,不要阴干、晾干,鞋子、鞋垫要在太阳下或紫外线灯下曝晒;

不要穿戴别人的鞋帽,以防传染;

避免把双脚长期包裹在皮鞋、雨鞋等不透气的鞋中 。

医生提醒,皮肤如果出现红斑、水疱、瘙痒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要自行用药,以免耽误病情。

此外,坚持规范治疗是确保真菌性皮肤病疗效的重要因素。忘记服药或症状稍微缓解就马上停药,都会导致了这一类疾病在治疗过程中的高复发率;滥用激素软膏,只能起到一时的缓解,反而促进了真菌繁殖,会造成皮肤萎缩、病情加重;不要用手搔抓患处,以免传染他人或自身其他部位。(浙大一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