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为什么后来支持王安石(宋神宗夸苏轼文学好)
苏轼向皇帝呈交了25篇 《进策》和25篇品评历史人物 (《论》)的“贤良进卷”,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政见。
王安石应该是认真研读了苏轼的进卷,却深感失望。文章中尽管苏轼与王安石政见相同,但是前者却掺入了大量的私货,不断夹枪带棒地攻击王安石。多年以后,神宗皇帝同他说“苏轼有文学”。他当即反驳说苏轼是“邪憸之人”,证据就是苏轼此次进卷中的 《贾谊论》以及更早的 《正统论》,以此评论苏轼“言优游浸渍,深交绛、灌,以取天下之权”“欲附丽欧阳修”。可见,王安石正是通过苏轼一系列论文,对其形成了负面的第一印象,甚至对苏轼的人品都有所怀疑。这种负面观感同王安石本人的性格和学问也分不开。
要知道,王安石本来是耿介到所谓“不近人情”,他肯定看不惯苏洵父子在京城借欧阳修的吹嘘博得名气的行为,就算不将其目为趋炎附势,至少也认为他们学术不端。更何况三苏讲的“人情”,无非就是欧阳修所提倡的“圣人之道”,将学问政治皆诉诸“人情”“常理”,但在政治实践中,缺乏明确理论含义的“人情”,很容易就将个人体验想象等同于公众愿望,而以“人情”为依据的议论,无疑就成了无凭无据的自诵其说,或是随波逐流的功利主义态度,在王安石看来,压根就是一些缺乏明确宗旨的“战国纵横之学”。
因此,在此次“制科”试后,王安石遇到吕公著,特地问吕公著看过苏轼的制策否?吕公著随即夸奖几句苏轼文章,结果王安石却泼了一盆冷水:“全类战国文章,若安石为考官,必黜之。”苏轼侥幸过关,苏辙却遇上了大麻烦,由于他在“御试对策”说了一些敏感言论,惹出了争议,被降了一等,授商州军事推官。在撰写任命诏书时,恰好又撞在了知制诰的王安石手上。王安石不肯为其撰写诏书,即所谓“封还词头”。按北宋惯例,封还词头要写一份说明理由的公文“封还词头状”,王安石在状中就给苏辙扣上一个罪名,说他袒护丞相,将罪过归于君上,像西汉谷永一样“专攻人主”。朝廷没有办法,只能另外换人撰写诏书。
平心而论,王安石对苏辙的任命“封还词头”,态度大于实质,算不得什么刁难,朝廷只需换撰稿人即可,并不妨碍任命。至于他放话当主考定要黜落二苏,那也是因他和苏氏兄弟学问路子有出入,两人文章入不了他法眼,不予录取也尽说得过去。毕竟,此时王安石还没有拜相,同苏轼、苏辙最多也只能写文章隔空对骂,在考试中闹闹脾气。等他拜相执政,昔日学问分歧、文战嘴仗就会逐渐变质,不仅从暗斗演化为明争,更会深深渗入政治因素,从而化为新旧党争中的一部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