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七大精神法则(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只有当你认真地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才会发现自己的灵魂和灵魂深处。 ——高铭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是一本以访谈录的形式记载生活在角落的一群人(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者等边缘人)独特的所思所想,让我们可以了解疯子或是说天才的内心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人的七大精神法则(天才在左疯子在右)(1)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本书作者高铭,本职工作是影视策划,出于好奇,于2004年开始接触精神病人,他说:“起初是在跟一个精神科医生朋友聊天时,她说起一个病例,我当时听了觉得真有意思,我们一般看东西是从外往里看,精神病人直接钻到东西里面,从里往外看。”

4年里,他接触了一百多位精神病人,把大部分的空闲时间都花在了解这群人的身上,与精神病人聊天成为了他的乐趣。

冰山理论有三个人提出过,分别是:弗洛伊德、海明威、萨提亚。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人格有意识的层面只有冰山的尖角,而人的心理行为当中的绝大部分是冰山下面巨大的三角区,是看不见的,但正是这部分看不见的三角区决定着人类的行为。

人的七大精神法则(天才在左疯子在右)(2)

冰山

海明威提到冰山一说,是1932年,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将文学创作比作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海明威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

海明威认为在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占“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占余下的“八分之七”。前两者是具体可见的,而后两者是依附于前两者之中的。

人的七大精神法则(天才在左疯子在右)(3)

海明威

萨提亚的冰山理论,其实是一个隐喻,它指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能看到的只是表面非常少的一部分(行为、应对方式),而更大的一部分内在世界在更深层次(渴望、期待、观点、感受等),不为人知。

本文主要从弗洛伊德以及萨提亚的冰山理论入手,同时根据《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一书中提到的案例,浅谈人的精神世界。由于海明威的冰山理论主要是关于文学创作的,所以不做过多讨论。

从人的心理结构(意识、前意识、潜意识)出发探索精神“梦世界”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一系列病态心理现象中,梦列居首位。因此,下面我们来看看弗洛伊德如何运用冰山理论来解析梦境。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著名的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就是无意识学说,他认为人的心理结构由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部分组成的,在人的内心深处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空间,我们的意识就像漂浮在大洋表面上的冰山,潜意识则藏在水下,那是一个庞然大物,而前意识就是连接意识与潜意识的一个层面。这个理论就是弗洛伊德著名的“冰山理论”。

人的七大精神法则(天才在左疯子在右)(4)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一书中有这样一篇文章——《梦的真实性》,讲述了一位女患者的恐惧来自她的梦境。患者自己的描述是,她的梦是具有延续性的,也记得从小到大所有的梦境,在她的梦里,有一位影子先生,以前会在梦里救她,后来,影子先生开始带着她一起跳楼(或其他的自杀方式)。那么,该患者的梦境是如何产生的?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提到梦的素材与来源有三点:

1.梦明显更偏好于重视最近几天出现过的影像。

2.梦对影像的挑选与清醒时记忆对影响的挑选不同。因为梦所重现的,都不是重要、关键之物,而容易被我们忽视的琐碎事。

3.梦会任意重现我们儿时的影像以及幼时生活的细枝末节。这一切在我们清醒时,早已被忘却,对于我们而言,想的无足轻重。

然而这三点关于梦的素材与来源并不符合书中提到的这位患者。作者调查了患者周围所有的男性,以及了解她儿时是否曾被虐待过,这些都没有,那么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如果患者没有经历梦境中发生的画面,那么这些梦境为什么会发生呢?

人的七大精神法则(天才在左疯子在右)(5)

《梦的解析》

我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虽然这句话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梦境,但是我们可以从这句话着手,来分析患者的梦境。

梦境像连续剧一样不断上演,可能代表着某种意义,我们可以借助心理学的角度加以说明。

通常来说,梦是由潜意识传来的讯息,连续性的梦境,有某种原因是暗示一个人长期无法解决的问题。由于问题本身始终悬而未决,因此梦境会不断上演。这个时候,梦境中所出现的事物,就很可能隐藏着解决问题的关键。

梦本身并不具备实际的重要意义,但作为一种典型的心理现象,其理论价值不容小觑。关于人的“梦世界”仍需我们不断地探索。

萨提亚的冰山理论:七个层次

维琴尼亚·萨提亚是美国首席心理治疗大师。她提出的冰山理论主要包括七个层次,从上到下一次是行为(行动、故事内容)、应对方式(姿态,包括讨好、职责、超理智、打岔和表里一致)、感受(喜悦、兴奋、愤怒、恐惧、悲伤等等)、观点(信念、假设、主观现实、思考、想法、价值观)、期待(对自己、对别人、来自他人)、渴望(爱、接纳、归属、自由等等)和自己(我是谁,精神、灵性、本质)。

人的七大精神法则(天才在左疯子在右)(6)

维琴尼亚·萨提亚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中的一篇文章《灵魂深处》,这一篇文章讲的不是精神病人,而是作者与曾经的精神病医师的谈话。

医师不做这一行好多年了,究其原因是自己出现了问题,她说,她不但能理解患者们说的那些世界观和看法,还是深刻的理解,并且对有的还很认同,所以,她开始找自己的问题。没多久,她明白不是她被患者们感染了或者同化,而是她有那种潜质。

本文对话里,两人提到了对精神病人、心理障碍者的界定:

“精神病人或是心理障碍者都是一种极端的表现,你不能说他们有病就不聪明,他们往往聪明,不但聪明,还超出了你的理解能力的那种聪明。而且我通过工作接触,知道很多精神病人都是那种死心眼的类型,虽然很聪明,但是他们的聪明不代表别人能接受,并且不被接受的时候,很多患者就想不开。”

所谓的正常是符合大众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否则,就是另类。关于正常与精神病人(或心理障碍者)的界限是模糊的。

那么,人的价值观是如何形成的?我们根据萨提亚提出的冰山理论来讨论这个问题。

人的七大精神法则(天才在左疯子在右)(7)

萨提亚的“冰山图”

萨提亚的冰山理论分为七个层次(在前文已经提到并详细说明,此处不做赘述),前三个层次(行动、应对方式、感受)是大多数人不需要花时间去构建的,而余下四个则需要人们通过学习、接受知识、思考产生的。

而价值观,也就是第四个层次(观点),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有差别的,受同一个社会的影响,大多数人的价值观、世界观是趋向于同一个方向的,所以更容易被周围的人接受,而精神病人则相反。

关于萨提亚冰山理论的七个层次,更多的是应用于心理治疗,与访客聊天,一个层次一个层次递进,最后到达最终层次——“自己”,当一个人有了自己的观点之后,问题往往出现在本质上,想要解决问题也只能靠自己,而心理医生仅仅是作为一个催化剂的作用。

关于人的自我建立可以依据这套理论,因为精神世界也是一层一层搭建出来的。

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是否是一群“物质病人”?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的作者不是一名专业的医生,但并不妨碍他用一颗平常心去观察他的对象——精神病人。很多人认为这本书是猎奇、甚至说它在营销,当这种想法出现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一群“物质病人”呢?

书中作者和精神病人探讨了许多问题,比如时间、生死、色彩、习惯、宗教、信仰、文明、虚妄……

仔细一想,都是一些哲学问题。当我们看美女(或帅哥)长得像自己女神(或男神)的时候会异常兴奋,可是却会因为精神病人思考一个与苏格拉底相同的问题而产生鄙夷。

人的七大精神法则(天才在左疯子在右)(8)

苏格拉底

如今,是一个文明丰富的时代,世人会嘲笑精神病人,却很少有人嘲笑“物质病人”。是我们否定精神病人,还是精神病人在嘲笑我们?当我们向物质世界不断索取的时候,也将一群思想独特的人抛弃于主流社会之外。

在秩序维护者的眼里:物质病人,是安全的;精神病人,是危险的。如何正确地看待异己是我们应该去学习的。

结语

对于《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我保持中立的态度,不推荐,也不雪藏。不推荐是因为:或许会对那些还没有形成自己稳固思想的人产生影响(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不雪藏是因为:存在即合理,世界会容纳下多元的思想,不正是这个世界的可爱之处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