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着耳机听不到你说喜欢我(就是不想跟你交流)
不戴耳机,你让我怎么出门?/ unsplash
耳机,当代年轻人的金钟罩铁布衫。
如果把“耳机”当成关键词在网易云音乐里搜索歌单,你会惊奇地发现居然有300个歌单之多。
戴上耳机,感觉随时准备起飞。/ 网易云音乐截图
在满满15页歌单里,有人说“耳机是现代年轻人的输氧管”,也有人说耳机是他的避风港、防空洞……直白点来说,只有戴上耳机整个世界才真正属于你。
只要戴上耳机,无论是面对公放抖音的中年男子、隔空高声对喊的大妈、大声讲电话的粗鲁路人、游戏开黑音量失控的小学生们、还是热情推销的传单员,我都能面色如常丝毫不慌。
如果人海太拥挤,就让我用耳机与世界对抗,在自己的BGM里掌控全场。
毕竟“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金句批发商鲁迅真的有这样说过。
没有人可以在我的BGM里打败我。/ 电影《极盗车神》
无数豆瓣文青心中的女神苏菲·玛索,13岁那年拍摄了她的处女作《初吻》。片中的一个经典场景是男主给苏菲戴上了随身听的耳机,清纯面容在这刻凝固,永远定格在胶片上。
豆蔻年华的苏菲·玛索戴着耳机,随即响起了影片的经典主题曲《Reality》。
“Dreams are my reality. A wonderous world where I like to be.”(梦想就是我的现实,一个我想要生活的美妙世界。)
不得不说,耳机也能很浪漫。/ 电影《初吻》
那些选择戴上耳机的人,不过是在摸索自己在这个世界的生存方式罢了。
耳机一戴,谁也不爱
“一天24小时,我大概有23个小时不想理人。”自诩社恐十级达人的嘉嘉说,戴上耳机可以让她最大程度避免尴尬。
嘉嘉最怕的事情就是尬聊,所以耳机就成了她最常备的物品。比如和熟人一起出门,但是没有话题可聊,或者突然不想说话的时候,戴着耳机,就可以完美地避免无话可说的尴尬。
而且有时候独自走在街上,心性敏感的嘉嘉总觉得会有路人向她投来“你怎么是一个人”的目光,戴上耳机她就可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假装没有看到别人的眼神。
“如果一副耳机就能带我逃离尴尬,即使看起来冷漠也没关系。”某种程度上,耳机让社交变得不再麻烦,只要你不介意被误会臭脸。
“我只是不想说话,不是真的在摆臭脸啦。”/ Unsplash
挤过高峰期地铁的人都知道,从你踏进地铁站的那一刻开始,耳边就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音。
情侣们的甜言蜜语、职场人士的高谈阔论、大爷大妈闲话家常、孩子们哭闹不止、还有此起彼伏手机外放的声音……欢迎来到噪音的世界。
“而你昨夜加班到凌晨,睡了几小时后又踏上了通勤的路。无奈只能选择戴上耳机,开启音乐,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就职996公司的晋华说自己戴上耳机纯粹被迫无奈,实在是无法再忍受公共场所的噪音困扰。
一开始也是为了逃避噪音而戴上耳机的景一,现在她对耳机的依赖,用她朋友的话来说,就是已经快走火入魔了。
没有耳机的人,很难撑过上下班高峰期还能精力充沛。/ unsplash
“每天上班、下班的地铁上,我会戴着耳机听英语,听音乐;工作时也喜欢戴着耳机,有时候一戴就是一整天;去外地出差行李里绝对会备着两副耳机,丢啥都可以耳机不行……基本上只有在家的几个小时,才不会戴耳机。”
有一次景一的朋友开玩笑问她:“如果有一天你出门发现忘记带耳机,是不是觉得人生都要结束了?”
她很认真回答道,有一次她的耳机莫名失踪了。“那一整天我都坐立难安,总感觉少了什么东西,焦躁得简直想报警。”
“一个人上下班、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影……从最开始的倍感孤独,到后来渐渐习惯,很多人的安全感,可以说是耳机给的。”北漂男孩小箫说,他想有太多和他一样的人。
那时候戴上耳机,就能感受“我的地盘我做主。”/ 《JAY》专辑封面
从初中开始,小箫就喜欢经常戴着耳机听音乐放松,不过大多数时间他只是在假装听歌。“戴上耳机却不听歌,纯粹只是不想被别人打扰。”
“工作的时候同事总喜欢和我聊天,只要戴上耳机,他们就会自动绕开我。”对他来说,耳机就像一堵透明墙,只要戴上耳机,就好像身上写了“勿扰”两个大字。
走在街上偶尔会有人过来问路,只要戴着耳机,就会被路人自动忽略;逛超市的时候,老是有销售员过来问东问西,自己又不好意思拒绝,戴上耳机也就避免了被打扰。
最妙的是,有一次下班后他在路上碰到了新同事。两人互相瞟了一眼对方都戴着耳机,于是默契地移开目光假装没看到彼此。
确认过眼神,是彼此都不想打招呼的人。/ 日剧《民王》
佛系青年们喜欢自嘲用的“这辈子我拿得起放不下的只有筷子”,是时候更新了。戴上了再也摘不下的除了紧箍咒,还有耳机。
耳机社会学
以前大家的“出门三宝”是手机、钱包、钥匙,现在大家的“出门三宝”则是手机、耳机、钥匙。
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说,媒介是人的延伸。手机和耳机同为当代人类进化而成的体外器官,一个用来社交,另一个则用来拒绝社交。
1979年,Sony Walkman现世。它的畅销,正式把耳机从室内带到室外,从家用产品变成个人便携式产品,戴上耳机意味着时尚,意味着可以在任何地方建立不受打扰的私人空间。
索尼大法,宇宙通用。/ 电影《银河护卫队》
40年过去了,耳机作为一种协助工具变成了现代人拒绝额外社交的“武器”。耳机最早发明的原因是为了怕打扰别人,但现在却变成了被别人打扰。
于是有人说,耳机是这个世界上最自私的发明之一。龙应台在《目送》中这样抱怨她的儿子:“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
当代热衷“生病”的年轻人,10个人里面8个患上了社交恐惧症,还有2个正在变成社恐的路上。
虽然,这时所谓的“社恐”或许只是“社畜”给自己立的人设而已,不想说话不能等同于“不会社交”。
根据社交恐惧的心理学定义,同样是拒绝交流,内向和社恐的内因有着本质的区别。社恐人是“不会社交”,内向人是“不想社交”。
这年头,不是社恐都不好意思出门。/ 日剧《最终幻想女孩》
更为合理的解释也许是:手机让大量的社交场景发生在线上,线下社交能力发生了退化。当代年轻人中的御宅族、社恐越来越多,二者的贬义含义也在逐渐消减。
社会已经开始接受并尊重内向人格的存在。这不是一代人的偶然,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
首先,稳定的社会关系被打破。从前,大部分人的生活圈非常狭小,从村这头到村那头而已。为了在这里生存,他们必须和所有人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而现代社会流动性指数级上升,从一个圈子跳到另一个圈子变得轻而易举。95后平均7个月就离职正是这一原因的表现形式。
现在的年轻人,比以前更早接触孤独,也更享受孤独。/ Unsplash
其次,社群结构被瓦解。一直以来,人类都被认作是群居动物。在原始狩猎社会,一群人通力合作才能生存。在农业社会,一家人耕作才能达到温饱。
而现代社会,单身生活已经悄然成为当代青年最习惯的生活方式。
根据淘宝2017年发布的《单身社会趋势数据》,在中国,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影的单身群体甚至已经超过5000万,其中90后占比超过六成。
如果一个人也可以活得很好,他们还会有动力逼迫自己去掌握社交技能吗?
不用在乎别人的目光,也能活得很好很开心。
有句话形容得很贴切:摘下耳机跟人打招呼是21世纪的脱帽礼。
如果有人愿意为你摘下耳机,那么足以证明你在他心中的位置。如果他两只耳机都摘了下来,那就是在向你表达他的至高敬意。
那如果对方没摘下耳机呢?
你是时候应该自觉get新世纪社交潜规则了。
你知道吗,当我穿成这样的时候,我其实是在cos透明人哦。/ Unsplash
耳机,当代人的隐身衣
看着《哈利·波特》长大的孩子们,最想要拥有的除了魔杖,大概就是主角们每次夜间冒险的必备法宝隐身斗篷。
魔法固然不会成真。但只要你戴上耳机,如果再加上口罩和墨镜,“麻瓜”如你走在路上也能变身哑巴+聋子+瞎子,可谓当代“隐形人”。
在高度个性化的现在,戴耳机成为了年轻人的形式感。不是不说话,只是不想说话。
我想要得到的,除了哆啦A梦的任意门就是这个了。/ 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地铁里的陌生人、办公室的同事们、大街上擦肩的行人……在街头路上,人人必备一副耳机,即使不听歌,也要挂在耳朵上,戴上耳机,孤单不再是一个人的孤单。
不知道从何时起,耳机的功能不只是收听和传递声音,而是每一个孤独而又不甘寂寞的灵魂不可或缺的陪伴。
叔本华曾说:“生活在社交人群中的人们必然要求相互迁就和忍让,拘谨、掣肘不可避免地伴随着社交聚会。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谁要是不热爱独处,谁就是不热爱自由。”
“若爱简单,先让我把大事做完。”/ 电影《Begin Again》
田馥甄的《终身大事》里是这样唱的:“还没有分清孤独和孤单,怎么能放心地告诉下一代要乐观。”
这届年轻人与其在人群中委曲求全,宁愿选择孤独。戴上耳机,他们有一种“孤乐主义”心态。
周轶君在《圆桌派》里说了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个男孩跟她告白,就是说以后不让她一个人吃饭。她心想妈呀,我就喜欢一个人吃饭。
“有时候你想要一个人陪伴,你认为自己想消灭掉的那个东西是寂寞,结果你失去的是自由,其实它是在一起的。”有一个问题,就是你分不分得清什么是寂寞,什么是自由。
每个人都是一座岛屿,靠大海相连。/ 综艺《圆桌派》
而那些拥有很多副耳机的年轻人,必然也能独自换水,独自换灯泡,甚至一口气抗重物到八楼不费劲。每一个独立生活达人,他们必然也享受“孤独”。
孤独感有时候是什么?是明显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人的状态。是在人海之中,看到身边很多车很多人,忽然之间好像意识离开了身体,在后脑勺看见自己其实跟这些人没有任何共同之处,你就是一个人。
你看见了“我”。
当所有的沉默都来源自“微斯人,吾谁与归?”时,不如戴上耳机,躲开所有。
戴上耳机,选择你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吧。/ 电影《少年的你》
《少年的你》的开头,高考备战,周冬雨饰演的陈念在教室戴着耳机练英语听力。耳机里那段没有字幕的听力是一段肯尼迪的演讲。
而耳机里肯尼迪没说完的下半句是:“... a new world of law - where the strong are just, and the weak secure, and the peace preserved”。
新的法治世界里,强权代表正义,弱者受到庇护,和平得以长存。
在没有被小北保护前的陈念,早就有了保护世界的念头。而那时候代替小北保护她的,是宛如金钟罩般的耳机。
“自私”一点,其实挺好。
[1] 拿下耳机,等于让我裸奔 |曲一刀
[2] 耳机,当代青年最后的避难所 |有意思报告
[3] 耳机 ,北京成年人最后的避难所!|遇见北京
[4] 耳机简史(5分钟带你了解近代耳机史) |耳机与杂谈
[5] 窦文涛:一个人住,你选择的是自由还是寂寞? |看理想
[6] 你的孤独,已经是别人的生意 |李檬
✎作者 | 王中中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