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郭之乱的真实原因(平叛安史之乱最惨一战)
唐朝在平定安史之乱中,有一场声势浩大的战役,堪称平叛安史之乱最惨一战:唐军动用了郭子仪、李光弼等各部人马,共20万大军,大有一举拿下叛军之势;如果此战获胜,那么安史之乱将提前4年结束,使大唐减少一半损耗,然而结果却是郭子仪等20万大军不敌叛军史思明的5万人,使大唐20万大军遭到灭顶之灾。此战的失败,甚至为大唐埋下了亡国的祸根,堪称平定安史中最遗憾最惨痛的一次战役。关于这次战役的失败,向来众说纷纭,不过许多人都以为,跟一个宦官分不开,言外之意,此战的失败都怪这个宦官。果真如此吗?那么这个能主导的一次战役、使大唐伤亡20万大军、并埋下亡国祸根的宦官是何人?他又有什么资格主导这次战役?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此战就是史上赫赫有名的邺城之战(也叫相州之战,因为历史上很多时候邺城和相州指的是同一地方)。邺城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的著名古都,地跨现在的河北、河南两省,即位于河北的临漳县和河南安阳县境内,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曾在邺城发生过数次著名的大战,比如在北周、北齐和三国时期都曾在这儿鏖战过。唐朝在平定安史叛军中的这次战役应是最著名的邺城之战了,因为作战双方先后投入总兵力达30多万,可谓空前绝后。下面咱们先大概回顾一下这次战役的过程。
一、唐朝屡失平叛良机
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杀死之后,叛军曾一度群龙无首,陷入颓势。公元757年十月,安庆绪在陕郡之战中被郭子仪战败后,放弃洛阳,仅率1300人逃往邺城。于是唐军很快收复洛阳,并派军收复了河南的一些重镇,比如沁阳、开封等地;而此时叛军的重要将领史思明也刚在太原之战中被李光弼大败,还没有恢复元气。在此大好形势下,唐朝本该乘胜追击,一鼓作气,拿下安庆绪,那么安史之乱将会提前结束。但此时唐朝廷却放慢了平叛的节奏。原因是唐肃宗李亨急于迎太上皇李隆基回长安,唐军就没有及时清理和追击叛军,导致安庆绪在邺城有了喘息之机。
安庆绪重整旗鼓,在河北趁机补充兵马;同时其麾下的蔡希德自上党(今山西长治)、田承嗣自颖(今河南许昌)、武令殉自南阳(今邓州),各率所部人马至邺城会合,这样安庆绪很快又纠集了6万军队,准备卷土重来。
尽管安庆绪很快纠集了6万大军,但想跟唐军抗衡,也是很困难的。此时,唐朝若抓住机会攻击安庆绪,仍有很大胜算。因为还有个有利的因素是,此时叛军的另一大势力史思明部跟安庆绪不和,当安庆绪在河北召集旧部时,史思明并没有响应。因为他虽然是安禄山最重要的将领,但却并不对其子安庆绪买账,所以当安禄山死后,安庆绪继位称帝,史思明并不拥护,他也有夺取天下的野心。但史思明跟安禄山一样狡猾,他此时还没有完全的把握消灭安庆绪取而代之,同时又忌惮唐朝的平叛势力,所以当安庆绪陷入颓势,撤兵邺城之时,他不但不响应,还耍了另一花招,就是假装投降唐朝。
史思明降唐很明显是缓兵之计。因为他看到之前郭子仪对安庆绪叛军的打击实在太过凌厉,他自己也曾在太原被李光弼打得找不着北,所以他感觉此时取代安庆绪称帝时机不成熟,为了保存实力,就在757年十二月,他以其所领13郡及8万军队降唐。果然骗过朝廷,唐肃宗封他为归义王,任范阳长史、河北节度使等职,仍然大权在握。
所以此时朝廷若抓住时机讨伐安庆绪(史思明刚降唐,装也得装,不会轻易出兵助安庆绪),很容易解决掉安庆绪。可是朝廷再度犹豫,失去战机。结果半年后之后,史思明见时机比较成熟了,就撕掉伪装,再度叛唐。可此时,唐朝却突然惊醒,发现了叛军的壮大,眼看局势难以控制,于是决定兴师动众,对安庆绪发动总攻。
二、邺城大战,唐军惨败
758年九月,唐肃宗命郭子仪、李光弼、鲁灵、李奥、许叔冀、李嗣业、季广探、崔光远、王思礼等九节度使及平卢兵马使董秦,共领步骑兵20多万大军北进讨伐安庆绪。
十月,郭子仪、崔光远等部先后北渡黄河,并同李嗣业部会合攻打卫州(今河南卫辉),大败安庆绪亲率的7万大军,功克卫州;接着唐军趁势追击,在邺城西南愁思冈再败安军,先后共斩其3万余人。唐军开局打得漂亮。安庆绪无奈,退回邺城。
唐军大力围攻邺城。此时的安庆绪兵力丧失大半,他一面守城,一面派人向史思明求救。史思明遂率13万大军前来救援。但狡猾的史思明并不尽力,他只是先派李归仁率兵1万进驻涤阳(今河北磁县),与邺城遥为声援;然后他兵分三路,于十二月,击败唐军崔光远部,夺占魏州;然后他便按兵不动,观望事态的发展。不过他并没有真的啥事不干,就在那儿看打仗,而是悄悄地在唐军侧翼形成了反包围。此时史思明大军距邺城还有60里远。
唐军围攻邺城数月不下,于是北引河水灌城,致使城中水深数尺,一片汪洋。后来城中粮尽,连老鼠都被捉尽吃光,叛军还掏土墙的碎麦秸,洗马粪中的草屑喂马等,甚至发生了人吃人的现象,但仍然顽抗,不肯投降。最后安庆绪见形势危急,又感到史思明是故意拖延,不想尽力,无奈之下,他派部将安太清将他的大燕皇帝的玉玺送给史思明,答应自己让出帝位给对方,请求他赶紧来解邺城之围。史思明这次决定倾力相助安庆绪。
接着史思明便率大军急趋邺城,与唐军在邺城之北相遇。此时唐朝大军面对跟叛军决战的机会,双方都投入了大量兵力,不过唐军显然更具实力,号称60万大军,尽管是吓唬对方的,但20万人却是不折不扣的。此战,唐军有郭子仪、李光弼等名帅指挥,还有李嗣业等猛将参战,似乎胜券在握。但仍是失败了。而且当时史思明还没有完全发力,他只派了5万人对付唐军,唐军为什么还是失败了呢?
邺城之战前后拖了数月之久,真正的决战到了次年,即759年的春天了。这时唐军已经围攻邺城4个月了。此时史思明开始正式投入战斗,他先派精骑五百截断唐军粮道,然后亲率5万精兵与唐军展开决战。双方对阵于邺城之北,唐军先由李光弼、王思礼、许叔冀、鲁灵等部,与史思明开战。双方经过一番激战,都伤亡甚重。正不分胜负之时,郭子仪率军又到,但他还未及列阵,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天昏地暗,交战双方均惊慌失措。
唐军纷纷向南奔逃,一发不可收拾,人马互相践踏,尸横遍地,辎械满路。史思明军则转危为安,并白白得到唐军粮食几十万石。此战,唐军死伤惨重。后来死亡的将士尸体被埋葬在邺城北一个长5里的大坑里,后被命名为“万人冢”。
三、邺城之败的原因,宦官鱼朝恩是否应负首责?
邺城之战,唐军兵多将广,相对于史思明叛军,有明显的优势,但为何遭致惨败?其一是天灾。双方激战时,突然刮了一场暴风,不管多厉害的将军和士兵,面对天灾也难以发挥出自己的实力。比如后来元朝时忽必烈的10万大军攻伐日本,就曾被巨大的台风所灭。
但是天灾是对于双方的,大风不是只刮唐军,而为何唐军惨败,而史思明军却损失很小甚至获胜?所以大风这不是唐军失败的根本理由。失败还是人为的原因。大风来临,唐军的撤退没有章法,一溃千里,遭致自相践踏,为何出现这种局面,还是因为各路人马指挥的问题。
第二是战略上的失误。邺城之战,唐军占有兵力上的很大优势,这场战斗本该速战速决,但却拖了数月之久。而唐军是攻方,敌军是守方。战争讲究一鼓作气,时间拖得越长,其实对于攻方越不利,唐军被拖了数月,士兵的精气神和战斗力已经大打折扣。
事实上在759年正月时,唐军就有一次扭转战局的机会。当时唐军久攻邺城不下,史思明攻下魏州时还在犹豫观望,他不想尽力援助安庆绪。这时,久经沙场、足智多谋的李光弼提出了唐军的战略规划。他说,“思明得魏州而按兵不进,此欲使我懈惰,而以精锐掩吾不备也。请与朔方军同逼魏城,求与之战,彼惩嘉山之败,必不敢轻出。得旷引久,则邺城必拔矣。庆绪已死,彼则无辞以用其众也。”
按照李光弼分析,史思明按兵不动意在麻痹唐军,企图乘隙袭击。所以他建议自己同郭子仪两部精锐分兵魏州,迫史思明出战。史思明鉴于嘉山之败(当时史思明曾惨败于郭子仪、李光弼),必不敢战;况且,当时因为史思明处于观望态度,作战并不坚决,所以唐军若对之进行突然攻击,打败他的可能性非常大;还有,当时史思明大军距邺城还比较远,有60里路,如果在60里外阻挡史思明大军,就算不能取胜,与之相持,那么安庆绪怎么着也死定了。这样,安庆绪一被解决,也解除了唐军腹背受敌的危险,再合兵一处专对史思明,一举拿下还有什么疑问?
应该说李光弼的建议非常正确,可谓一妙招,与当年李世民虎牢一战破窦建德、王世充两军有异曲同工之妙,当时也是王世充被围,窦建德去解救的。
但李光弼的建议没有被采纳。为何?这就是此战失利的第三个原因,即唐军统帅人选的问题。当时唐军并不是郭子仪或李光弼等人说了算,当时唐军没有设元帅一职,却设置了一个所谓的“观军容宣慰处置使”,这个职位相当于监军,是唐军的最高指挥官,最高的“统帅”,任此职的是鱼朝恩,他是个宦官,而他却不懂军事。所以当时诸将畏首畏尾,行动并不一致。诸将之中,只有北庭行营节度使李嗣业表现突出,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立功不小,但却不幸中箭而死。
鱼朝恩不采取李光弼的建议,于是唐军继续错误的战略,愚蠢地继续围困邺城,从而为惨败埋下了伏笔。
那么为何唐朝让一个不懂军事的宦官当监军?朝廷弱智啊,有郭子仪、李光弼等那么多久经沙场的将帅不用,却重用一宦官?那么鱼朝恩又是谁?他有什么本事来当这个20万大军的监军?这就涉及到第四个原因,即朝廷的原因。
鱼朝恩(722—770),泸州(今四川泸县)人。他本是宫中的一名宦官,他于天宝末年,进入内侍省,开始“干政”。后来他颇受唐肃宗李亨的宠信,是在唐肃宗当政时被重用的。此人也是嚣张跋扈,仗着皇帝的宠信,为所欲为。史载鱼朝恩曾数次攻击郭子仪,招致郭子仪被罢兵权。
《旧唐书》记载道:“上以子仪、光弼皆元勋,难相统属,故不置元帅,但以宦官开府仪同三司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观军容之名自此始。”朝廷不让郭子仪或李光弼担任元帅的借口是,二人“难相统属”,二人都是功勋卓著,难以相容,就是互不服气,所以不让他俩当元帅;而这两个人不当元帅,其他人更没有资格了,所以就让一宦官来当老大了。这简直不可思议。
其实朝廷不让郭子仪等当元帅的内在原因是,唐肃宗经过安史之乱,对各地节度使、军事将领已经非常忌惮和不信任,害怕他们位高权重,仿效安禄山谋反。所以,故意不设元帅,令各路节度使互不相属,相互牵制。而大太监鱼朝恩是皇帝的心腹,皇家信得过的人,故安排此人总揽大权,监视各军。
史思明在外围虎视眈眈,鱼朝恩又力主不与史思明交战,只对准安庆绪,这就迫使唐军必须要尽快攻破邺城。然而,安庆绪自洛阳退守邺城已经一年,他准备充分,邺城也是壁垒险固,想攻克,谈何容易!
安庆绪打定了死守邺城的注意。唐军因无统帅,各节度使互相观望,指挥不一,步调不谐。将士们因为对邺城久攻不下,早产生了厌倦、懈怠情绪。在战事胶着之际,九节度使之一,猛将李嗣业因亲自率部攻城,中箭身死,令唐军士气愈加低落。
这一切都在坐山观虎的狡猾的史思明预料之中。看到决战时机已经成熟,史思明果断决定出击。唐军被迫以李光弼、王思礼、许叔冀、鲁炅四镇节度使同史思明决战。而这时的唐军似乎已经陷入被动,史思明倒成了主动方。史思明率精兵5万出战,似乎是故意的,他把大军藏了起来,唐军以为他只带了小股部队,于是各部兵马都有点大意。结果双方一交战,唐军以疲兵对精锐,尽管数量上优于对方,但并未占到丝毫便宜。双方伤亡都很重,唐军的节度使鲁炅还中箭受伤,所部溃败。于是郭子仪率军增援,于是就起风了。
结果双方撤军。但唐军因师老兵疲,早已军无斗志,而且各部指挥不一,这一退竟不可收拾。安庆绪见战机已到,乃率军倾巢杀出;史思明亦反身杀回,两军夹击之下,唐军焉能不败?随后,郭子仪退保洛阳,其所部战马万匹,只剩3000,甲杖10万,也几乎全部丢弃。其他节度使也各自溃归本镇,仅李光弼、王思礼两军损失较小,全师而退。
纵观整个邺城之战,失败原因众多,但根本的还是统帅的问题,而宦官鱼朝恩的指挥当然要负重责,但根本还是朝廷的原因。
四、邺城之战带来的严重后果
邺城大战带来的后果非常严重。此战之后,叛军声威大震,史思明把已经快要熄灭的叛乱之火又再度烧旺,并且彻底激活了他称帝夺取天下之志。
对于唐朝来说,邺城之战的负面影响更为深远。首先,此战令唐军损失巨大,不管是人力兵力还是军械辎重的损失都十分惨重,大大延长了平定安史叛军的过程。从而大大损耗了大唐的国力。
更重要的是,此战的失败,并没有让朝廷意识到宦官掌权的弊病,因为鱼朝恩把此战的失利推到郭子仪身上,并且他使郭子仪曾一度被免职,失去军权;此后鱼朝恩继续当监军;而接替郭子仪主持平叛的李光弼亦在鱼朝恩的威胁下,备受猜忌,抑郁而终。而且鱼朝恩的得势,使宦官专权的局面开始在唐朝彻底形成。邺城之战,不仅大大推迟了唐朝平叛安史的进程,而且对大唐来说,已埋下了衰退甚至亡国的祸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