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外国人眼中的各国汽车(德国汽车的人生)

来源:经济日报德国是现代汽车的发祥地,也是汽车生产历史最悠久的国家自从1886年卡尔·本茨发明第一辆汽车至今,德国汽车工业已经走过了130多年的发展历程,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一个外国人眼中的各国汽车?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一个外国人眼中的各国汽车(德国汽车的人生)

一个外国人眼中的各国汽车

来源:经济日报

德国是现代汽车的发祥地,也是汽车生产历史最悠久的国家。自从1886年卡尔·本茨发明第一辆汽车至今,德国汽车工业已经走过了130多年的发展历程。

作为德国第一大支柱产业,德国汽车业素有“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之称,其为德国经济创造了难以想象的价值,其中仅就业岗位就接近百万个。

回顾百年历史,德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也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经历了从诞生到快速成长、从陷入低谷到触底反弹等多个阶段,且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与德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甚至可以说,从一定意义上讲,读懂了德国汽车业,就读懂了德国一半的制造业。

“童年”

19世纪70年代,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风起云涌。德国人抓住了机遇,在短短30年时间里走完了英国人用100多年才走完的工业化道路,迅速跻身世界工业化强国之列。

这一时期,欧洲许多人都在悄悄研发“汽车”。不过,大家考虑的基本都是怎样将动力装置安装在现成的马车上,其中就包括卡尔·本茨和戈特利布·戴姆勒。

后来,由于内燃机的发明,德国开始涌现出多家汽车厂,研发思路也开始向多元化转变。1886年,42岁的卡尔·本茨凭借自己发明的带有水平气缸和大型水平飞轮发动机的“三轮怪物”取得了汽车发明专利,并创办了奔驰汽车公司。同年,52岁的戈特利布·戴姆勒与好友威廉·迈巴赫将最新研发的立式发动机安装在一部四轮马车上,成功发明了第一辆戴姆勒汽车,随后二人联合创立了戴姆勒汽车公司。

1901年,全德国只有12家汽车厂,职工1773人,年产汽车884辆;而到了1908年,德国的汽车厂已达到53家,职工12400人,年产汽车5547辆。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汽车工业已基本形成了独立的工业部门,汽车制造工人超过5万人,汽车年产量达2万辆,仅次于美国。

为什么德国能在19世纪70年代后,迅速从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发展起来,并超越英法跃居欧洲第一工业强国呢?有四个因素应该是比较重要的:

第一,当时的普鲁士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领导下,终于在1871年完成了德国的统一,创立了一个统一的国内市场和统一的经济环境,极大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农业的发展。

第二,德国在1870年的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不仅从法国掠夺了50亿金法郎的战争赔款,还吞并了阿尔萨斯和洛林,这些都为德国工业革命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三,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初期的历程相近,德国这一时期的发展也带有浓重的“血腥味”,对广大人民的剥削和压榨相当严重。

第四,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德国生产力突飞猛进,德国科学技术的突破不但改变了德国自身,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也具有深远意义。

德国汽车工业的“童年”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这也是其诞生过程如此顺利的原因所在。

“青年”

从1911年到1940年,德国汽车工业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在这30年的时间里,新技术的出现及完善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

一战爆发前的欧洲,基本还处于蒸汽机统领的时代。所以,当时的人曾经把一战称为“蒸汽机的较量”,至于“内燃机的较量”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事了。

尽管一战给德国汽车工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但战争结束后,德国人仅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就恢复了元气,经济繁荣程度甚至大大超过一战前。其中,1923年到1929年这7年时间,被称为德国汽车工业“黄金般的二十年代”。在这段时间内,德国不仅汽车工业发展迅猛,相关技术也快速成熟。

1933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魏玛共和国时期就已规划好的高速公路建设和“国民轿车”生产计划被提上了“国家日程表”。这对于刚刚经历了20年代末、30年代初世界性经济大萧条的德国来说,意义重大。毕竟,汽车业的前景实在太诱人了,迅速发展起来的高速公路网也给刚刚“成年”的德国汽车业添了一把火。

同年晚些时候,彼时已在汽车设计领域享有盛名的费迪南德·波尔舍应邀来到柏林,商讨“国民轿车”研发事宜。这次会面后,波尔舍得到了政府的充分信任,并接受了设计全新民用轿车的任务。

1936年,全新的厂房建好了,随时可以投产新车。这个地方便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沃尔夫斯堡,也是大众汽车集团总部所在地。

1937年5月份,大众汽车公司组建成立。3个月后,波尔舍主导研发的第一辆大众轿车面世,这便是大家熟知的大众“甲壳虫”轿车。这款轿车经过5万公里的严酷测试,性能依然可靠。遗憾的是,首批生产的200多辆“甲壳虫”没能投入市场,而是被交付给德军,成了战备工具。

到二战爆发前,德国汽车工业已具有相当的基础,戴姆勒—奔驰、奥迪、大众等汽车公司均已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为德国汽车业成长为世界“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奠定了基础。

1941年到1960年是德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的阶段。在这段时间里,越发成熟的德国汽车工业一次又一次站在事关生死的十字路口,摔倒复又爬起,虽然磕磕绊绊、跌跌撞撞,但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

坎坷是这个年代的注脚:前期被迫参与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战争,之后又经历了战后的艰难重生,直到上世纪50年代,才真正迎来了迅速发展的新时期。

二战爆发后,德国所有车企均被要求“一律转为军用生产,一切要为军事服务”。当巨大的战争机器开启后,德国所有汽车巨头都没了方向,只能被战争裹挟,能造整车的造整车,能造发动机的造发动机。

彼时,奔驰轿车除了被征用为军官座车,还转型生产卡车,奔驰发动机更是应用在了如BF-109战斗机上;奥迪制造的霍希发动机被普遍应用于侦察车、军用卡车上;宝马被迫中断了刚刚开始开拓的房车市场,全力为德军生产R71和R75等重型摩托车;大众在“甲壳虫”的底盘上,开发出多款越野车、侦察车、水陆两栖车等军用车辆;自诩高端设计者的迈巴赫也没闲着,三号、四号、豹式、虎式和虎王等至今人们仍耳熟能详的德国坦克,几乎都装备了迈巴赫研发的发动机。

到二战结束时,大部分德国汽车工厂都遭受重创,哀鸿遍野。

德国能够再一次超越英法,成为欧洲第一的经济强国,与汽车工业的强劲反弹密不可分。依靠“脑海”中的知识,德国汽车工业从一片残垣断壁中神奇地再次崛起。1950年,联邦德国汽车产量达到30万辆。德国国内市场上汽车产品快速普及,汽车出口量不断增加,国际竞争力稳步提高,德国汽车工业重回飞速发展轨道。

到1960年,德国汽车年产量已达200万辆,10年内增长了5.7倍,年均增长率达21%。德国也由此成为欧洲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出口国。

“中年”

从1961年至今这60多年,德国汽车业在高科技加持之下,产量、质量双提升,从德国走向了全世界,成就了德国制造业的荣耀,也伴随着阵痛走上了转型之路。

冷战期间,由于社会体制的不同,东西德的汽车工业发展出现了很大差距。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两德重新统一,德国汽车工业一直在调整和重组。此后,伴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德国汽车工业迎来了又一个发展黄金期。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联邦德国的汽车工业继续以较高速度成长,汽车厂商也在激烈的竞争中经历了一轮又一轮洗牌,由100多家减少至10多家。不过,厂家数量大幅减少,其汽车总产量却不断提高。而且,许多现代科技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

然而,就在一切欣欣向荣之时,波折再次不请自来。

1971年,德国汽车年产量已达到400万辆。此时,德国家庭已基本普及了汽车,国内市场陷入饱和;外需见顶,出口止步不前。叠加两次石油危机的影响,德国汽车业开始呈现出低速增长的态势。

数据显示,整个20世纪70年代,德国汽车产量一直徘徊在300万辆至400万辆之间;到20世纪80年代,也只是在400万辆至500万辆之间波动。德国汽车业陷入了“中年危机”。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全球汽车业掀起了一股兼并浪潮。这一时期,德国汽车业发生了多个引人关注的重大重组及联合兼并事件,包括1998年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与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正式合并,1997年大众公司收购宾利公司,1998年宝马公司收购劳斯莱斯公司等。

进入21世纪,由于受到欧元疲软的影响,德国汽车业在经历了2010年、2011年的辉煌之后,又一次面临全球销量下滑。

为解决这一问题,德国汽车业将目光转向了包括中国、巴西等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统计显示,当时德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只有10%依然坚持在德国进行新的投资,有超过26%的企业在东欧国家开设新厂。目前,德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已在全球设立了1400多家独资或合资企业。

根据德国汽车研究中心的最新数据,2021年德国汽车年产量仅有285万辆,与2017年相比下降了50%,这是自石油危机以来德国汽车产量的最低谷。

随着发展速度放缓,德国汽车业内部多年积累的问题也开始显现出来。在新能源转型和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双重压力下,有些制造商甚至还没有完全从“尾气门”丑闻的阴影中走出来,就不得不着手布局新能源汽车。这种狼狈被疫情放大,并迅速传导至供应商,让已经挣扎在转型痛苦中的企业雪上加霜。

这只是德国汽车业困境的一个缩影。芯片断供、品控滑坡,桩桩件件都如高悬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给德国汽车业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

历史的车轮从不会因任何人停下。如今,汽车业转型大潮已呈不可阻挡之势,要么顺势而为、勇立潮头,要么螳臂当车、被巨浪吞没。在关乎命运的十字路口上,德国汽车业需要的是更加深刻的变革。让“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重新闪耀、继续闪耀,德国曾经不止一次做到过,希望这次也是一样。 (陈希蒙 来源:经济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