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硬盘选哪种比较好(移动硬盘选品牌还是DIY)

如今我们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备份大量的数据,比如手机拍摄的照片和视频、微信QQ的聊天记录、PC上下载的电影和游戏安装包……当这些数据不断累积,PC上再大的硬盘容量也有捉襟见肘的一天。

此时,就需要移动硬盘作为额外的存储仓库,并随时承担起数据在不同设备间中转的任务。那么,移动硬盘又该如何选择?

移动硬盘的必要性

很多轻薄本标配的硬盘容量只有256GB(SSD),早期的笔记本硬盘容量多在500GB~1TB(HDD)之间,定位最高的游戏本也多以128GB SSD和1TB的双硬盘组合为主。

问题来了,手机随便拍些照片/视频就要消耗GB级别的空间,而最新3D游戏大作的安装包更是50GB起步,依靠PC自有硬盘容量根本不够用。

认识到硬盘容量不足后,很多用户都会选择升级新款硬盘,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旧硬盘怎么办?特别是笔记本用户,机器体内就1个硬盘插槽,换新就意味着老硬盘的“下岗”。在硬盘价格不断走低的今天,直接将老硬盘在闲鱼卖掉总感觉吃亏,难道就只能看着它们在抽屉里吃灰?

移动硬盘选哪种比较好(移动硬盘选品牌还是DIY)(1)

很多轻薄本只有唯一的M.2硬盘扩展位

此时我们就又有了一个新的选择:购买移动硬盘盒,让其与老硬盘结合从而DIY出一款标准的移动硬盘。那么,就移动硬盘而言,是直接购买品牌现货,还是选择DIY之路?

选择品牌还是DIY

如果你手头恰好有淘汰下来的2.5英寸硬盘(笔记本专用)或M.2 SSD,自然就是购买移动硬盘盒DIY的方式最省成本。如果没有,就得视你对品质、速度、容量的需求,以及预算的多少而定了。

根据存储介质不同,移动硬盘可以分为机械版和固态版,前者以HDD机械硬盘作为存储核心,容量可轻松达到2TB,体积比7mm厚度的2.5英寸硬盘大一圈,持续读取速度普遍在100MB/s到200MB/s之间,抗震性和读写碎小文件时(4K性能)的速度极差。

移动硬盘选哪种比较好(移动硬盘选品牌还是DIY)(2)

后者则以SSD固态硬盘作为存储核心,可选SATA、mSATA和M.2(NGFF)三种SSD形态,可以将体型压缩到1.8英寸甚至更小,不仅持续读取速度可提升到500MB/s到1GB/s之间,4K性能也有了质的飞跃,工作期间也能无视震动,只是售价更贵。

移动硬盘选哪种比较好(移动硬盘选品牌还是DIY)(3)

下面,我们就以两种存储介质的移动硬盘为线索,分别探讨它们的选购思路吧。

机械移动硬盘:品牌更胜一筹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直接购买品牌移动硬盘的优势。此类设备普遍拥有较为时尚的外观设计,在抗震和防水方面也做了很多优化,可靠性较之DIY更有保证。考虑到机械硬盘自身比较脆弱,如果你在生活中属于比较“马虎”的类型,笔者还是推荐你优先挑选品牌机械移动硬盘。

除了可靠性更高以外,品牌机械移动硬盘的价格也没有我们想象中那般离谱。以希捷和西部数据旗下的1TB机械移动硬盘为例,其售价只比自家同容量的硬盘贵了60元左右,而我们自己购买一个品质较好的USB3.0移动硬盘盒也只需要花费30元到50元之间。

移动硬盘选哪种比较好(移动硬盘选品牌还是DIY)(4)

此外,希捷和西部数据硬盘的质保时间为2年,而机械移动硬盘的质保时间则为3年,相当于我们用10元到30元的开销购买了额外的1年质保,综合来看还是非常值得的。

如果你手头恰好有升级淘汰下来的机械硬盘,需要购买移动硬盘盒,那笔者则推荐你选择支持“UASP”(USB Attached SCSI Protocol)协议的型号,这项技术可强化USB3.0接口在大容量数据交换时的能力,并在多命令并发执行及NCQ队列功能方面提升传输速率。

移动硬盘选哪种比较好(移动硬盘选品牌还是DIY)(5)

虽然机械硬盘受制于自身的速度很难发挥UASP的优势,但日后当你往这个硬盘盒里塞进2.5英寸SSD,就能体验到从250MB/s提升到400MB/s的速度了。

固态移动硬盘:DIY性价比更高

从2018年开始,SSD固态硬盘的价格便持续走低,由于品牌固态移动硬盘的市场反应速度总比纯SSD慢上一拍,这就让二者的价格出现了较大的差距,而SSD自身的高可靠性以及3年到5年不等的质保时间,也让此时选择DIY的方式变得更加划算。

移动硬盘选哪种比较好(移动硬盘选品牌还是DIY)(6)

480GB容量普遍价差200元,容量越高价差越大

DIY固态移动硬盘可选2.5英寸SATA SSD(6Gbps)和M.2 SSD(6Gbps~32Gbps)两种版本,而目前最具性能价格比的容量则是480GB(还包括500GB/512GB,不同品牌和主控的容量存在差异)。

考虑到通过USB连接电脑较之SATA/M.2直连存在一定的性能耗损,所以无论是2.5英寸SSD还是M.2 SSD,一线品牌中谁便宜选谁即可,无需刻意追求高端型号(反正也不能100%发挥)。

2.5英寸SSD和硬盘盒之间的搭配

在给SSD挑选移动硬盘盒时,除了认准“UASP”协议以外,还需要该硬盘盒支持USB3.1 Gen2接口才能100%发挥SSD的全部性能。此外,我们还需根据自家PC的配置和预算,对硬盘盒的规格进行取舍。

比如,目前采用USB3.0接口的移动硬盘盒最低只要30元,而采用USB3.1 Gen2接口的移动硬盘盒则普遍要80元以上,50元以上的价差足以让预算有限的用户产生顾虑了。

问题来了,现在笔记本领域流行的USB还是以USB3.1 Gen1标准为主,也就是USB3.0的“马甲”(5Gbps),只有极少数的高端型号才会配备USB3.1 Gen2(10Gbps)或雷电3(40Gbps)接口。在台式机领域,从第六代酷睿开始则已经慢慢普及了USB3.1 Gen2(七代酷睿开始普及引入USB Type-C)。

换句话说,支持USB3.1 Gen2的移动硬盘盒,暂时对绝大多数笔记本用户而言并非“刚需”,现在买有些许浪费之嫌,但如果你已经计划要购买支持USB3.1 Gen2的新款笔记本,一步到位就很有必要了。

移动硬盘选哪种比较好(移动硬盘选品牌还是DIY)(7)

那么,相同的SSD,安装进USB3.1 Gen1和Gen2接口的硬盘盒之间性能差距多少?前者会将SSD的持续读写速度限制在400MB/s左右,而后者则可突破500MB/s大关,获得无限接近直连SATA接口的性能。

对2.5英寸SSD硬盘盒而言,现在的问题就是——你愿意为这100MB/s左右的性能提升而买单吗?

M.2 SSD和硬盘盒之间的搭配

如果你觉得2.5英寸硬盘盒体型较大不利于外出携带,而你又非常羡慕金士顿Savage EXO这种好似大号闪存盘的便携式固态硬盘,此时就需要选择M.2 SSD和硬盘盒的搭配了。

移动硬盘选哪种比较好(移动硬盘选品牌还是DIY)(8)

移动硬盘选哪种比较好(移动硬盘选品牌还是DIY)(9)

金士顿Savage EXO的内部其实就是M.2 SSD和桥接主板构成的

我们都知道,M.2 SSD存在SATA和PCIE两种通道版本,前者的理论传输速率为6Gbps(品牌移动SSD硬盘几乎都是这个标准),而后者在PCIE3.0×4和NVMe协议下的带宽则可达到32Gbps。因此,和2.5英寸SSD一样,M.2硬盘也只有搭配10Gbps的USB3.1 Gen2标准接口才能充分发挥全部性能。

移动硬盘选哪种比较好(移动硬盘选品牌还是DIY)(10)

硬盘盒和SSD的通道标准必须一致,否则将无法兼容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M.2移动硬盘盒根据主控芯片的不同,也被划分为了SATA和PCIE两用通道版本,它们仅支持与其对应的M.2 SSD,现阶段还没有能同时支持两种标准的硬盘盒。

在价格方面,采用USB3.1 Gen2接口且支持SATA通道M.2 SSD的硬盘盒价格多在60元到100元,而支持PCIE通道和NVMe协议的硬盘盒则普遍要150元到200元。

不同价位的产品之间,差异主要表现在外壳材质、主控型号、接口类型(USB A或USB Type-C)以及拆装的简易度。

移动硬盘选哪种比较好(移动硬盘选品牌还是DIY)(11)

支持PCIE的移动SSD性能更强,但受制于USB3.1 Gen2接口速度的瓶颈,无法100%发挥全部性能

如果你注重性价比,笔者推荐选择SATA通道的M.2 SSD和硬盘盒搭配,在400元以内就能DIY出一款480GB的移动SSD硬盘。如果你更加注重速度,则可考虑采用PCIE通道的M.2 SSD和硬盘盒搭配,只是无论M.2 SSD硬盘的规格有多高,它和PC连接时的传输速度也会被限制到900MB/s到1GB/s之间。

因此,建议大家选择价格适中的采用PCIE3.0×2通道的M.2 SSD即可,可将480GB的移动SSD硬盘成本控制到500元左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