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两千亿市值(安踏市值超阿迪背后)

以强势财报表现回应做空质疑后,国内体育用品龙头安踏体育市值突破2000亿港元,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安踏两千亿市值?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安踏两千亿市值(安踏市值超阿迪背后)

安踏两千亿市值

以强势财报表现回应做空质疑后,国内体育用品龙头安踏体育市值突破2000亿港元。

近日,安踏体育(02020HK)发布2019Q3最新运营数据,第三季度安踏品牌产品零售金额同比上涨10%-20%;旗下高端运动品牌FILA零售金额同比上涨50%-55%,其他品牌零售金额同比增长30%-35%。整体上升势头明显。

三季报发布当天,安踏股价报收75.65港元,上涨4.42%,市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与此对比,截止美国当地时间10月16日收盘,阿迪达斯市值约为1223.63亿港元。安踏大幅超过阿迪达斯,成为仅次于耐克的体育用品第二大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自7月以来,安踏屡次遭遇做空机构Muddy Waters Research(浑水)阻击。其中,浑水质疑重点在于FILA数据造假。对此,安踏首次公开了收购十年FILA的经营数据。引发广泛关注。

屡遭做空,安踏公布FILA业绩

7月7日,浑水在其官网发布了首份做空港股安踏体育的报告,重点质疑FILA销售数据造假,控制分销商“左手倒右手”。受此影响,次日安踏股价下跌8.14%,于当日午间临时停牌,市值蒸发109亿港元。

随后,浑水在7月8日、10日、14日、21日连续发布四封做空报告,直指安踏利润率过高、财务数据造假、有意欺骗投资者。与此同时,安踏也接连发布公告否认指控。

屡遭浑水做空后,安踏于8月26日首次公开FILA财务数据。财报显示,2019年上半年,安踏营收148.1亿元,同比增40.3%。其中,FILA实现营收65.38亿,占总营收的44.1%,毛利46.73亿,毛利率71.5%。与之对比,安踏主品牌毛利率为42.5%,阿迪达斯2018财年毛利率为50.4%,FILA如此高的毛利率在行业处于领先水平。

实际上,自2009年安踏以近6亿港元收购FILA中国市场的经营权后,FILA在安踏的运营中逐渐成为集团业绩增长引擎,也是近年中国市场发展最为迅猛的运动品牌。安踏方面表示,FILA有望在2019年全年营收突破百亿,超越安踏主品牌。

截止6月30日,安踏品牌(包括安踏儿童)门店总数为10200多家。其中,FILA斐乐品牌门店,包含FILA KIDS和FILA FUSION独立店在内已达到1788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净增540家,平均每天开出近1.5家门店。

尽管FILA如今业绩亮眼,但被收购前情况十分糟糕,一度被市场看衰。

作为意大利百年运动品牌,FILA于2003年被美国对冲基金Cerberus Capital Management以3.5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之后其经营情况不断恶化。2007年,百丽集团以3.7亿人民币拿下了FILA在中国的运营权,由于经营不善叠加金融危机影响,旗下FILA业务总计亏损约4000万元。

直至2009年安踏接盘,在一系列整合措施之后,FILA才逐渐成为安踏的高端运动品牌,为安踏业绩作出巨大的贡献。在这背后,安踏是如何谋篇布局将FILA扭亏为盈,并助力自身成为国内体育用品龙头企业?

安踏救活FILA,FILA成就安踏

业内普遍认为,收购FILA是安踏的转折点。

作为中国最大的综合体育用品企业,安踏成立于1991。企业早期以OEM代工为主,后成立安踏主品牌,以大众化产品主攻中低端市场,布局于三四线城市。至2009年收购FILA中国业务后,安踏借此切入中高端市场,进军一二线城市,并正式开启多品牌战略。

2010年,安踏将FILA重新定位为时尚运动品牌,面对年轻消费群团体推出。2011年,FILA逐步向经销商回收店铺经营权。耗时三年才收回几乎所有门店。由此从总部到零售端采取全扁平化管理,并坚持在一二线城市开设店面。

时尚运动的品牌定位,直营化的零售经营,让FILA中国业务在2014年开始正式扭亏为盈,并持续5年连续增长,成为安踏近年来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2019年上半年,安踏营收148.1亿元,其中主要增长来自约占总营收45%的FILA。

对于安踏而言,FILA除了助力业绩增长外,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为安踏确立“多品牌、全渠道”经营战略提供可借鉴的模版。

2016年2月,安踏与日本高端滑雪品牌迪桑特(Descente)达成协议,并成立中国公司,占股60%,目前国内门店超过80多家;2017年,与韩国户外登山品牌科隆Kolon达成合资协议;同年,又全资收购滑雪专业品牌斯潘迪(Sprandi)、中高端香港童装品牌Kingkow,分别在国内开设了81和63家门店。

从中高端到高端,再到专业品牌。安踏多品牌持续落地的同时,多渠道也共同发力,供应链壁垒稳步提升,市场占有率随着增加,协同效应明显。截止到目前,公司旗下产品涵盖大众(安踏及安踏KIDS、Sprandi、NBA)、中高端(FILA、KOLON、KINGKOW、AntapluS)、高端(DESCENTE)品牌,已形成较完整的价格梯队,旗下产品涉及综训、跑步、滑雪等8大领域,产品覆盖全面。

在“多品牌、全渠道”经营战略下,安踏营收持续多年保持着20%左右的增速,早已甩开超李宁稳坐国内体育品牌老第一宝座。业绩高速增长的同时,安踏也加速了自身国际化的步伐。

鲸吞亚玛芬体育“不成功便成仁”

在收购FILA上尝到了甜头后,安踏的收购业务近年来一直高歌猛进,2015年,安踏收购斯潘迪;2016年,安踏与迪桑特达成合资协议;2017年,安踏与科隆达成合资协议,同年,安踏收购KINKOW……

今年上半年,安踏与中国私募基金方源资本和腾讯等组成的财团,以46亿欧元收购芬兰巨头企业亚玛芬体育(Amer Sports)股权。亚玛芬体育旗下有始祖鸟、威尔胜、颂拓等优质高端运动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与之前相比,收购Amer Sports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版图计划。此前,安踏以购买销售经营权为主,这次则是首次全球化收购,意味着安踏将在全球范围内运营国际品牌。这对于安踏来说即是机遇也是挑战。

某位不愿具名的NIKE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若整合成功,Amer Sports将成为安踏狙击耐克的武器。尽管现在,安踏旗下品牌与NIKE还有一定差距,但随着其全球化步伐的加速,未来将会在国际化市场NIKE进行正面交锋。

对于安踏而言,入局国际赛道后,能否在运动品牌中“坐二望一”?目前看,难度不小且风险很高,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被收购品牌的泥潭。

当然,通过外延式扩张固然能够带来奇效,但收益大风险亦大,不断巨资收购带来的投资风险以及多品牌带来管控难题都是安踏需要警惕的。

对于收购亚玛芬,安踏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丁世忠在业绩会上曾表示,亚玛芬这个公司的好多品牌在中国的销售规模都相当小,所以我们相信,我们买这家公司一个重要的核心战略也是看上了中国市场的一个空间,同时这家公司的许多品牌在全球也有足够的影响力。

业内人士指出,安踏现金流有限,如果要全资收购亚玛芬,就需要向银行借款超百亿元,巨大的资金缺口可能会把安踏压得喘不过气。另外如此巨大体量的企业收购,能不能消化?国内市场肯定是消化不了,国人大部分没有冬季运动的习惯,只有寄希望于国际市场。反正无论如何,安踏这次收购亚玛芬绝对会影响其公司命运,成功则安踏借势提升产品形象打入高端市场,失败则要面对巨额的债务和成为累赘的亚玛芬。

服装行业观察人士程伟雄就表示,对于业绩正处于“疲软”的亚玛芬集团,这次收购对于安踏的资金运作和后期整合能力有极大考验,福建很多品牌都在收购类似FILA这样的国际品牌,竞争在加剧,虽然定位中高档,但是网络布局大众化,FILA所谓的奇迹很可能走下神坛,有点像初期Kappa,如果不做性价比,肯定库存越来越多。

来源: 蓝鲸财经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