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黎中八黎在哪里(极简南蛮史梳理九黎)

九黎中八黎在哪里(极简南蛮史梳理九黎)(1)

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分布示意图

南蛮是先秦时代中原华夏族群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先秦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被称为中原,意即天下的中心地带。中原周边的部落,则被称为“蛮夷戎狄”,即东方部落为“夷”、南方部落为“蛮”、西方部落为“戎”、北方部落为“狄”。不过,东夷、南蛮、西戎、北狄都是地理意义上的称呼,并非指具体的某一个族群。比如南蛮,就是泛指居住在南方地区众多不同族源的部落,而且不同时期南蛮部落的族群也不尽相同。因为在历史进程中,一些从北方南迁的部落,变成或融入了南蛮部落;而有些南蛮部落与外来部落融合,又形成了新的部落;还有一些南蛮部落则被迫迁徙到了其它地方。

南蛮部落生活的地方,被称为南蛮之地,范围包括今湖北、湖南及周边部分地区。地处南蛮之地的湖南,在中原华夏文明的影响力尚未触及之前,曾是越人、濮人等原始人的栖息之地。生活在湘江流域的越人,又称“杨越”,是“百越”中的一支。生活在湘西北的濮人,则是“百濮”中的一支。后来由于北方部落南下,杨越人被迫迁徙岭南,濮人则退往湘西武陵山区。而从北方南下的部落,则成了这里的新主人。

九黎中八黎在哪里(极简南蛮史梳理九黎)(2)

三皇五帝

北方部落南下,始于中原华夏族群“三皇五帝”的炎黄时期。三皇五帝是远古时代华夏族群的帝王。具体是哪些人物,典籍中说法各异,并无定论。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三皇指燧人、伏羲、神农(即炎帝),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据说炎帝和黄帝原本是同一个部落的两支,炎帝一支生活在姜水(今陕西宝鸡清姜河),黄帝一支生活在姬水(今陕西武功漆水河)。随着两支的不断繁衍,逐渐演变成了两个部落。两个部落强大之后,经常为争夺领地发生战争。结果炎帝部落被黄帝部落打败,被迫东迁。炎帝部落东迁至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之后,与生活在当地的祝融部落相处得不错,还建立了婚姻关系,却与居住在黄河下游的九黎部落发生了激烈冲突。

九黎是指当时生活在黄河下游的九个部落,属于东夷,故又称九夷。九黎每个部落又有九个氏族,共八十一个兄弟,个个本领非凡。九黎部落较早便进入了农业社会,其生产力水平比中原地区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更为先进。九黎部落兴盛之后,逐步向西扩张。为争夺适于放牧和耕种的中原地带,九黎部落与炎帝部落展开了大战。九黎部落联盟首领蚩尤,是传说中的战神,据说有三头六臂,铜头铁额,刀枪不入。炎帝部落在与九黎部落的战争中,屡战屡败,只好求助于黄帝部落。于是,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起来对付蚩尤。经过一场天昏地暗的大战,蚩尤兵败被杀,史称“涿鹿之战”。

九黎中八黎在哪里(极简南蛮史梳理九黎)(3)

涿鹿之战

九黎部落战败后,一些部众逃亡到今湖北汉水流域,与当地土著融合后形成了新的部落——三苗。三苗在汉水流域逐渐发展壮大后,跨越长江向南发展,进入了今湖南境内。

涿鹿之战后,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为争夺中原地区,又发生了“阪泉之战”。黄帝调动本部落全部力量及熊、罴、狼、豹、貙、虎等六个部落的盟军,在阪泉之野与炎帝摆开战场。经历三场大规模的厮杀,炎帝部落战败,其部众纷纷向黄帝部落投降。炎帝只好带着少数部众逃往长江以南地区,定居于湘东一带。炎帝死后葬于长沙茶乡之尾,即今湖南炎陵县。

而此前与炎帝部落关系密切的祝融部落,在阪泉之战后亦归附黄帝部落。黄帝便让祝融去管理南方地区。祝融部落于是也迁徙到了湖南境内。祝融死后葬于南岳衡山,故南岳衡山的最高峰被命名为祝融峰。

这三股势力进入湖南后,当地土著越人和濮人,要么被迫迁徙,要么被融合。三苗部落势力相对强大,取得了主导地位。炎帝部落和祝融部落后来可能都加入了三苗部落联盟。当中原华夏部落联盟进入尧舜时期,南方三苗部落联盟的地盘已扩大到北至荆山、南及衡山、东临鄱阳、西连洞庭,大致包括江汉平原和洞庭湖、鄱阳湖之间这片地区,即今湖北、湖南、江西三省之地。

九黎中八黎在哪里(极简南蛮史梳理九黎)(4)

阪泉之战

中原华夏部落联盟为征服三苗,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战争。华夏部落联盟首领虞舜,甚至亲自率军南征,到达了今湖南南部的苍梧。由于长途奔袭,过于劳累,加之三苗之地瘴气弥漫,虞舜突发重病,死于“苍梧之野”。苍梧即今九嶷山,位于湖南永州市宁远县城南30公里。史籍中说虞舜死后葬于九嶷山,故当地被称为零陵(湖南永州的旧称)。今九嶷山的舜帝庙,仍是海内外游客朝拜祭祖的圣地。

经过尧舜两代不遗余力的打击,三苗部落联盟势力大大削弱,三苗首领驩兜被流放至崇山(今湖南张家界市西南),但三苗并未完全被消灭。虞舜死后,大禹继任华夏部落联盟首领,终于迎来了一个征服三苗绝好机会。当时,三苗之地发生了大地震,天崩地裂,气候异常,连降血雨,夏日结冰,五谷不熟,各种奇怪自然灾害层出不穷。灾情之严重亘古未见,人们惊恐万状。大禹趁机对三苗发动大规模进攻。战争十分惨烈,三苗部落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幸存者被迫逃入大山中避难,被俘者成了华夏部落的奴隶。从此,三苗消失于历史长河中。

到了商周之际,昔日的三苗之地重新形成了一些新部落,被中原王朝统称为南蛮。他们有的可能是三苗后裔,有的可能是三苗后裔与其他族群融合产生的新族群,还有的可能是外来的族群。根据族群生活地点的不同,他们还分别被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长沙蛮、澧中蛮、溇中蛮、零阳蛮、零陵蛮等等。这些南蛮后来演变成了苗、瑶、畲等少数民族的先民。

九黎中八黎在哪里(极简南蛮史梳理九黎)(5)

盘瓠战吴将军

不过,在《后汉书·南蛮传》中,关于南蛮的起源另有说法,且被渲染得神乎其神:传说“三皇五帝”中的第三帝——高辛氏帝喾时期,中原地区遭受西北犬戎部落的入侵。犬戎部落的首领吴将军,英勇善战。帝喾几次出兵征讨,都不能取胜。帝喾于是向天下公开招募能人,许诺谁能打败犬戎部落的首领吴将军,就奖赏黄金一千斤,分封食邑一万户,还把小女儿辛女嫁给他。当时,帝喾养了一只狗,名叫盘瓠。这只狗的毛色五彩斑斓。帝喾的招募令发出不久,盘瓠竟衔着吴将军的首级凯旋而归。帝喾高兴之余,却又犯了愁:怎么能将女儿嫁给一只狗呢?辛女知道后,认为父亲身为帝王,不可以不守信用,因而请求嫁给盘瓠。帝喾迫不得已,只好兑现了诺言。盘瓠娶得辛女后,移居人迹罕至的南方山洞中。三年后,辛女生下六男六女十二个孩子。盘瓠死后,孩子们互相结成夫妻。他们用树皮织成衣服,用草籽将衣服染成盘瓠毛色一样的五彩,衣服的式样都带有尾巴的形状。帝喾后来将辛女和她的孩子们接到都城,但孩子们只喜欢山野,不适应都市生活。帝喾于是顺应他们的心意,赐给他们名山大泽。此后,他们在湘西武陵山区繁衍生息,渐成族群。

传说不一定靠谱,但今天的瑶族、畲族和部分苗族,确实奉盘瓠为始祖。而其他苗族人口中,有的认蚩尤为始祖,有的则以驩兜为始祖。这就说明,这些族源相近的少数民族,尽管血脉相通,却在生息繁衍中逐渐分化,形成了各自的族群和文化。(文/谢志东)

九黎中八黎在哪里(极简南蛮史梳理九黎)(6)

盘瓠和公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