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才41岁吗(路遥大事年纪)

我用了20年的时间,续写了《平凡的世界》重新定名为《平凡的人生》,2017年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为了续写《平凡的世界》,开始研究“陕西文化”和路遥。在研究路遥的过程中,了解了路遥的一些历史,发表出来,以飨读者。

刘明才

路遥才41岁吗(路遥大事年纪)(1)

路遥大事年纪

1949年,12月3日,路遥出生于清涧县石咀驿镇王家堡村。父亲王玉宽给他起名卫儿。

1957年,冬天,父亲瞒着年幼的路遥,将他过继给远在百里外的延川县城关乡郭家沟村的大伯王玉德为子。

1958年,春天,路遥被养父母送进郭家村小学开始了他的求知生涯。当时,班主任给他赐学名“王卫国”。

1961年,路遥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延川县城关小学读五年级。

1963年,路遥又考入延川县中学初中部初六六级乙班。

1966年,路遥投入到文化大革命的运动中。10月份,他随延川县“红卫兵”到北京串联。由于出众的组织能力,被延川县一派群众组织推举为“红四野军”的“军长”。

1968年,9月15日,路遥以群众代表结合为“延川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一月之后被停职。11月,他以返乡知青的名义遣回延川县城关乡郭家沟村。

1969年,春天,路遥成为延川县马家店小学的“民办教师”。11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70年,路遥被调入延川县革命委员会培训,随后,他又被调入县“毛泽东文艺宣传队”,从事文艺创作工作。期间,他与北京知青陶正、闻频合作,创作了歌剧《幡龙坝》和《九支队》。1971年,《延安通讯》发表诗歌《我老汉走着就想跑》。

1971年,9月,路遥与白军民、陶正、闻频等人,共同编辑《工农兵定弦我唱歌》诗集。5月,更名为《延安山花》,正式出版,国内外行销28.8万册。

1972年,9月1日,“延川县工农兵创作组”创办了文艺小报《山花》。此时的路遥正以—种忘我的状态,开始创作。作品《桦树皮书包》、《优胜红旗》在《山花》发表后,又被1973年的《陕西文艺》创刊号上连载。

1973年, 11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重视文艺创作,牢固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文章,表彰了路遥在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中边劳动边创作。

1973年,春天,路遥以工农兵学员的身份,推荐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

1975年,被《陕西文艺》编辑部以“开门办刊”借调去当见习编辑。时有散文《灯光闪闪》、《不冻结的土地》在《陕西文艺》上发表。

1976年,路遥在延安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陕西省文艺创作研究室主办的《陕西文艺》担任文学编辑,此时,他有幸结识了著名作家柳青、杜鹏程、王汶石等人,并有小说《父子俩》,与李知、董墨合作的散文《吴堡行》,在《陕西文艺》上发表。

1977年,他与曹谷溪合写了散文《难忘的二十四小时——追记周总理1973年在延安》。

1978年,1月,路遥与来延川插队的北京女知青林达(笔名程远)在延川县结婚。

1979年,11月,他们的女儿出生,取两人笔名为“路远”。期间,他创作了短篇小说《不会作诗的人》刊登于《延河》,短篇小说《在新生活面前》刊登于《甘肃文艺》,短篇小说《夏》刊登于《延河》。

1980年,路遥在《山花》上发表了短篇小说《匆匆过客》,在《雨花》上发表短篇小说《青松与小红花》,在《鸭绿江》上发表短篇小说《卖猪》。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发表在《当代》1980年第8期,后分别荣获“1979—1981年度”《当代》文学荣誉奖、《文艺报》中篇小说奖和第—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1981年,路遥的短篇小说《姐姐》发表在《延河》,小说《月下》发表于《上海文学》,《风雪腊梅》发表在《鸭绿江》。夏,开始创作《人生》。

1982年,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发表在大型文学期刊《收获》上。1983年3月,荣获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1983年,路遥的中篇小说集《当代纪事》在重庆出版社出版,《人生》广播剧播出。期间,他还创作了小说《黄叶在秋风中飘落》、散文《柳青的遗产》。

1984年,荣获陕西省文艺创作“开拓奖”一等奖。电影《人生》在全国公映,并荣获“第八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1985年,路遥的短篇小说《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发表于《西安晚报》,中篇小说集《路遥小说选》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中篇小说集《姐姐的爱情》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创作随笔《注意感情的积累》发表于《文学报》。同年,路遥担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秋天,开始创作《平凡的世界》。

1986年,路遥创作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刊登于全国大型文艺期刊《花城》第6期上。同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正式出版《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夏天,路遥开始创作《平凡的世界》第二部。

1987年,1月7日,《小说评论》和《花城》编辑部在北京召开路遥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座谈会。3月,随中国作家访问团访问西德。秋天,路遥在榆林宾馆开始创作《平凡的世界》第三部。

1988年,5月25日,路遥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的创作。至此,历时八年、长达百万字的小说《平凡的世界》全部完成。同时,《平凡的世界》第三部刊登于全国大型文学期刊《黄河》。同年,《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2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首播《平凡的世界》并召开座谈会。

1988年,路遥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

1989年,电视连续剧《平凡的世界》开始拍摄。

1991年,3月10日,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路遥代表获奖作者讲话《在茅盾文学奖颁奖仪式上的致词》。初冬,路遥开始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同年12月荣获“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国家突出贡献专家”光荣称号。

1992年,路遥的散文《杜鹏程:燃烧的烈火》刊登于《延河》,散文《少年梦》刊登于《少年月刊》。6月,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授予路遥“优秀共产党员”称号;8月6日,路遥因肝硬化腹水住进延安地区人民医院,9月5日,被转入西安西京医院。

1992年11月17日早晨8时20分,路遥在西安西京医院逝世,年仅42岁。

1992年11月21日,路遥的遗体告别仪式在西安三兆公墓举行,陕西省省委副书记牟玲生、陕西省副省长徐山林、省委组织部长支益民等省政府领导参加追悼大会,时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忠实致悼词:《告别路遥》。

1992年,12月,路遥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由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

1993年,1月,《路遥文集》(1一5卷)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同年,《路遥中篇小说名作选》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3年,5月,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1995年,1月,《平凡的世界》连环画(张春生改编,李志武绘画)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1995年,11月17日,路遥的骨灰移至延安大学文汇山安葬。

2002年,11月17日,延安大学召开“路遥逝世十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研讨会”。

2007年,9月,延安大学在校园修建“路遥文学馆”。

2009年,延川中学在校园修建“路遥纪念室”。

2011年,12月3日,路遥纪念馆在路遥故里——清涧县王家堡正式开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