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黄鹤楼小故事(崔颢因黄鹤楼名传千古)

前言

说起唐朝最伟大的诗人,无外乎李白杜甫,但是说到唐朝最好的诗,往往避不开崔颢的这首《黄鹤楼》。

不过,这位写出“唐朝第一七律 ”的大诗人,有三个坏毛病,还曾经因为一首艳诗而受辱。

崔颢黄鹤楼小故事(崔颢因黄鹤楼名传千古)(1)

一、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颢少年作诗的时候,轻薄浮艳。后来他机会在边塞游历,因此其边塞诗颇有特色,继而也影响到他整体的诗风发生变化。

特别是他的《黄鹤楼》被严羽《沧浪诗话》评价为唐朝七律第一。

据元朝辛文房《唐才子传》中说,李白游黄鹤楼,见到了崔颢的这首诗以后,竟然没有作诗就走了:

后游武昌,登黄鹤楼,感慨赋诗。及李白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

崔颢诗云: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离开以后,并没有因此而甘拜下风,后来还作有《登金陵凤凰台》、《鹦鹉洲》等诗。

《鹦鹉洲》诗云: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至于李白是不是真得说过"眼前有景道不得 ",未必属实。不过鹦鹉洲也好,黄鹤楼也好,其实都是仿照沈佺期的《龙池篇》而作。

崔颢黄鹤楼小故事(崔颢因黄鹤楼名传千古)(2)

二、十五嫁王昌

最令崔颢颜面扫地的,是李邕对其的评价。唐朝李肇的 《唐国史补》写道:

崔颢有美名,李邕欲一见,开馆待之。及颢至,献文,首章曰:“十五嫁王昌。”邕叱起曰:“小子无礼!”乃不接之。

崔颢在“开元十一年源少良下及进士第”,据考据,当时的崔颢大概只有二十岁左右。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二十岁进士及第的属于少年英才了。

李邕(678年-747年),字泰和,唐朝大臣、书法家,曾任北海太守,史称李北海。他经常为他人撰文书写碑颂。所得润笔费常用来周济他人。李白和杜甫都曾经受过李邕的赏识和款待,但是这次崔颢却碰了钉子,原因是他进献给李邕的诗选错了。

传说孟浩然献给唐玄宗的诗中有:”不才明主弃“之句,因此丢失了千载难逢的机会。而崔颢献给李邕的《王家少妇》,也引起李邕的而不快,其诗云:

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画堂。自矜年最少,复倚婿为郎。 舞爱前谿绿,歌怜子夜长。闲来斗百草,度日不成妆。

李邕读了第一句之后,就呵斥道:小儿无礼。 其他诗文连看也不看,就把崔颢赶走了

崔颢黄鹤楼小故事(崔颢因黄鹤楼名传千古)(3)

三、崔颢3个坏毛病

崔颢有3个毛病,爱赌博、爱喝酒、爱美色。《唐才子传》中写道:

然行履稍劣,好蒱博,嗜酒。娶妻择美者,稍不惬,即弃之,凡易三四。

蒱博,古代的一种博戏,后亦泛指赌博;好赌好酒之外,崔颢还始乱终弃,专门挑选美女为妻,但是稍有不满意,就喜新厌旧,几次三番地换老婆。

《唐才子传》中说崔颢:”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 有句话说:诗如其人。他的生活反映在作品,难免有浮艳轻薄之作。

崔颢黄鹤楼小故事(崔颢因黄鹤楼名传千古)(4)

结束语

李白曾经和杜甫开玩笑说: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崔颢也是一个苦吟诗人,有一次得病时,有朋友跟他开玩笑说:你不是因为得病而瘦,是因为吟诗太苦而瘦。出口成谶,不久,崔颢就去世了。

@老街味道

观唐习律22 高适破解了七律公式?为什么被清人批评是活板印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