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朱棣迁都是什么原因(北京建都目的是并不是朱棣怕死)


明朝朱棣迁都是什么原因(北京建都目的是并不是朱棣怕死)(1)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北京建都目的是并不是朱棣怕死:1421年2月2日明朝正式迁都北京


明朝朱棣迁都是什么原因(北京建都目的是并不是朱棣怕死)(2)


朱棣为什么花费20年时间迁都呢?

其实,在朱棣攻打下南京的时候,这里是全国没有疑问的首都。

从北宋开始,江南的经济就迅速超越中原地区,成为全国最富裕繁荣的地方。

后北宋被金国灭亡,南宋朝廷虽定都临安,但南京仍然是军事和经济重镇,非常重要。

朱元璋从安徽崛起,占据南京为基地,最终统一全国,建立明朝。

朱元璋以南京为首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第一, 南京的经济繁荣。

上面也说了,江南非常富裕,人口密集,税收占明朝财政收入的大部分。

可以说,只要治理好江南地区,明朝财政就稳定了。

第二, 南京的军事防御地位。

南京如果对于从北而来的敌人,是具有一定的防御能力。

只要掌握长江的制江权,敌人就不可能占领南京。

而既然是北方而来的敌人,基本都是游牧民族,优势是骑兵,不可能有什么强大水军。

当年依靠长江阻挡蒙古大军40多年,也曾多次击败金军,也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南京就军事上用于自保来说,问题不大。

第三, 物资供应充足。

江南地区本来就物产丰富,包括粮食在内各种物资都很多,首都的驻军、官员都可以不愁供应。

同时,南京就在长江边上,一条长江就可以完成中国东西,从上海到四川的物资运输。

南京附近还有隋唐大运河,贯通中国从广东到河北。

就算南京缺少什么物资,运输起来也毫不费力。

明朝朱棣迁都是什么原因(北京建都目的是并不是朱棣怕死)(3)


基于这种目的,朱元璋虽曾有迁都的意思,然而到去世之前没有实际举动。

当朱棣攻入南京的时候,这个城市相当辉煌。

南京城自外而内,有外城、内城、皇城、宫城四层。

内城周长九十六里,外城周长一百八十里,是全国最大的城市。

然而,朱棣却毫不犹豫的迁都北京,历史上叫做永乐迁都。


明朝朱棣迁都是什么原因(北京建都目的是并不是朱棣怕死)(4)


为什么朱棣会这么做?原因主要有这么几个:

第一, 北京是朱棣的老巢。

朱棣是篡位逼死侄子建文帝上台,在当年来看首先就是理屈。

篡位谋反是天大的罪行,明朝老百姓从内心深处是不能接受的。

如果朱棣不是朱元璋的儿子,恐怕各地人民早就起兵反叛了。

就这样,毕竟南方是建文帝的故土,忠于他的力量很多。

朱棣长期留在这里,难保安全。当年孙策就是在自己的地盘内游猎,被3个刺客杀死!

刺客是吴郡太守许贡的部下,而许贡早在3年前就被孙策杀了。

这些刺客在孙策地盘潜伏了3年,就在等待一个行刺的机会。

而建文帝是皇帝,在古代愿意为他牺牲的死士绝对不会少,可能就隐藏在南京周边。

朱棣明白,谁也挡不住真正的亡命之徒。

只要他不是隐居深宫、从不出门,在南京就可能会被刺杀,存在生命危险。

相反,北京则是朱棣多年苦心建设的老巢,住了20多年,安全且稳定。北京的居民常年受朱棣的恩惠,不会要他的性命。

明朝朱棣迁都是什么原因(北京建都目的是并不是朱棣怕死)(5)


第二, 出于军事目的。

朱棣是个军事家。

他认为:未来大明的最大敌人还是逃入大漠的蒙古人。

即便北元很快灭亡,因大明无法控制不适合农耕的蒙古高原,这里永远都会有新的游牧民族霸主。

而只有有霸主存在,他们迟早会对大明构成威胁。

所以,大明想要保证国家的稳固,就应该保持对游牧民族的战略攻势。通过主动进攻,让他们无法积蓄成力量进行南下。

不过,当年并没有高效通讯设备。当年安禄山在河北造反,八百里加急竭尽全力,也要花费三天才能送到长安。

而战争则是瞬息万变,可能一二个小时就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所以,把首都定在北京,距离前线就不太远,君主可以保持监督军情。

如果天子足够厉害,可以像朱棣一样领兵,出了长城就可以和敌人决战!

明朝朱棣迁都是什么原因(北京建都目的是并不是朱棣怕死)(6)


第三, 稳定全国的目的。

之前朝代的经验告诉我们,河北省的稳定对全国有很大的意义。

整个北宋时期,燕云十六州在敌人手中,所以中原王朝非常不稳定。

因为敌人骑兵军团借此进入华北大平原,一不小心就杀到首都了。

而天子既然将首都定在北京,必然会在这里驻扎重兵。于是,北京不再是边塞小城,燕云十六州就会很稳固。北方安全了,南方也就固若金汤。

说通俗点,就是天子守国门。

不过,迁都的问题也是很明显。

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在大明衰弱的朝代,首都北京就比较危险。

北京距离长城的要隘张家口,只有200公里距离,等于同游牧民族近在咫尺。

游牧骑兵一旦突破长城,一二周之内就可以杀到北京城下。

就战略上来说,这是非常危险的!


声明: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