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父爱和母爱是你想要的(与母爱一样伟大而又不同的父爱)

在搜索浏览一段段有关简单朴实“父亲感人故事”的素材时,不知为何,泪水不由得浸湿了眼眶,耳边似曾响起筷子兄弟那首同名电影的主题曲:“时光时光慢些吧,不想让你变老啦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留”在这个电影上映后,一位网友的留言是这样的:“即便你取得再优异的成绩,他也不会有太多的表扬;即便你变得越来越美丽,他也不会直夸你漂亮可是当你遇到困难时,他会一直鼓励你;当你生病时,他会一直照顾你这就是父亲,也许言语不多,但爱很真挚”父爱,与伟大的母爱一样伟大,不同的是,往往很多时候,父爱是含蓄而深沉的,是无言而厚重的,是朴实而博大的,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什么样的父爱和母爱是你想要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什么样的父爱和母爱是你想要的(与母爱一样伟大而又不同的父爱)

什么样的父爱和母爱是你想要的

在搜索浏览一段段有关简单朴实“父亲感人故事”的素材时,不知为何,泪水不由得浸湿了眼眶,耳边似曾响起筷子兄弟那首同名电影的主题曲:“时光时光慢些吧,不想让你变老啦!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留。”在这个电影上映后,一位网友的留言是这样的:“即便你取得再优异的成绩,他也不会有太多的表扬;即便你变得越来越美丽,他也不会直夸你漂亮。可是当你遇到困难时,他会一直鼓励你;当你生病时,他会一直照顾你。这就是父亲,也许言语不多,但爱很真挚。”父爱,与伟大的母爱一样伟大,不同的是,往往很多时候,父爱是含蓄而深沉的,是无言而厚重的,是朴实而博大的。

从孩提到长大,父亲是儿女温暖安全地“保护神”。在物质上,小到吃喝拉撒,大到衣食住行,在我们这个父系社会,很多家庭很大程度都是父亲一手创造和提供的。在这个世界上,给予我们最多的是父亲,往往都是不要求任何回报;我们索取最多的也是父亲,很多时候不讲场合和条件。记得小时候,每到春节过年前,最期待的就是在外上班的父亲回家,给我带回来的鞭炮和烟花。在外面吃过最香的饭菜,是跟着父亲去他工作单位食堂,刚进食堂门,浓郁的馒头麦香味和菜品诱人美味迎面而来,终生难忘。上学时用的最好文具,是父亲买的五颜六色的钢笔和精致漂亮的文具盒。

依稀记得小时候一次生大病,父亲带着我去市里医院,平生第一次进城,尽管身体有恙,可父亲还是陪着我去了好多好玩的地方,也第一次吃到了樱桃,一辈子也忘不了的酸甜蜜津,父亲却舍不得自己吃一个。“有一种爱叫做爸妈认为后备箱还能塞”曾引起成千上万网友共鸣,逢年过节,儿女回家带给父母的东西,基本上都给儿女带回去了,返程的行李箱总是比回家时更沉,只要后备箱足够大,恨不得装上够一年吃的美味,沉甸甸得载满了依依不舍的亲情,父母是用这种简单朴素的方式,默默疼爱着我们。

从求学到立业,父亲是儿女踏实周到的“启明星”。中考一塌糊涂的我,高中能够逆袭成功,父亲的意义是重大的。高一入学期间,父亲似有先见之明的逐一拜访各课任课老师及班主任,介绍我的情况,拜托他们多给予关照;高二时父亲单位经营困难,工资都发不下来,可父亲没让我感受到困难;高三时用核桃、瘦肉炒全宿舍最好吃的饭菜增加营养。所以,当我出乎老师及其他人意料收到高考录取通知书时,父亲的欣慰和骄傲是溢于言表的,不但逢同事就说他儿子考上大学了,还史无前例的在单位摆了好几桌,只请客不收礼。

这些年,社会上盛行家长都送孩子去上大学报到,网络上时有晒帖子晒照片的。30年前,就是父亲送我去大学报到,记得那天坐了长途汽车十几小时,到学校已是星光点点了,把衣食住行都安顿好后,父亲一再嘱咐要与宿舍同学搞好关系,吃饭别委屈了自己,尊敬师长,认真学习。第二天返程,父亲四点多就起身赶往车站,当时父亲不让我起床,说“天还早,再多睡会儿”。事后想起来,天还没亮,父亲一个人,还带着行李,怎么出的校门?怎么去的车站?怎么坐上回家的长途客车?把身上的钱都留给我了,吃得怎么样?想到这些,眼泪润湿了眼睛。

当今最让父亲操心的,莫过于儿女的就业问题,从大学选专业,到毕业后找工作,上班后如何适应工作环境,如何与领导同事处好关系,都是父亲在随时嘱咐,大多做儿女的当时都觉得不厌其烦,最近一次父亲就唠叨,别到处跑了,稳定在一个地方踏实的干,比什么都好,我感觉,真在理啊!

不经意间,父亲在默默牵挂而不愿打扰儿女中老去。微信里,看到一篇文章《那个最爱你的人,其实在说谎......》,讲述了四川达州一位老人,凌晨独自坐在街头,错过了末班车,尽管自己的孩子就住在这个城市里,他却觉得天太晚了,不能给孩子填麻烦,所以宁愿在路边坐到天亮,再搭早班车回家,文章中老人那句“不方便打扰孩子”真是卑微得让人心疼。

朱自清的那篇经典文章里,父亲爬上月台给他买橘子时:“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当作者收到父亲的来信,感觉到父亲已经变得平淡和缓,小心翼翼地回着话,像是临终告别一样说着自己有生之年不多的时候,作者终于开始意识到父亲老了,回忆起父亲的背影,有感而发“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亲的腰杆再不能挺得笔直,经常忘记关煤气,不再爱吃蔬果却再吃煮得烂烂的稀饭时,说话的声音不再洪亮,甚至在我们面前开始唯唯诺诺的时候,父亲真的就是老人了。

曾经有段很贴切地总结:“孩子上小学是每天早晚见,上中学是每个周末见,上大学只能寒暑假回家两次,等工作了基本就只有春节才回父母家一次了。”唉,尽管父母与孩子就是这样的渐行渐远,但是对孩子的想念、牵挂和不舍,却不会随着时间而淡化,反而因为父母的老去而与日俱增。做子女的,应该在越来越少地与每次相处相见中留住更多更好更实在的记忆,不要让父亲觉得被遗弃了,从而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父母的现在就是我们的未来,“别让等待成为遗憾”,珍惜时光,赡养母亲,孝敬父亲,用我们的爱回馈父母的养育恩。记得常回家看看,“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总操心就奔个平平安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