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喝了对身体有什么好处(茶食对人体有哪些好处)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茶食往往是一个泛指名称;而在茶学界,茶食是指用茶掺和其他可食之物料,调制成茶菜肴、茶粥饭等茶食品,即是指含茶的食物。那么茶食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好处呢?
现代生物化学和医学研究表明,茶的化学成分极其丰富,其主要成分有粗蛋白、粗纤维、咖啡因、鞣酸、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饮茶不仅能生津止渴,而且有极好的营养保健功效。
其中:茶单宁(是茶多酚的别名,形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份之一,也是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份之一。研究表明,茶多酚等活性物质具解毒和抗辐射作用,被健康及医学界誉为“辐射克星”。)能抑制脂肪过氧化、延缓细胞老化;
维生素E 和微量元素硒是天然的抗氧化剂,有抗肌体衰老的功能;
含有的叶皂素和芳香族化合物、 具有溶解、消化脂肪和消除口臭的作用;
维生素和咖啡因可以降血脂。 绿茶和红茶还具有防癌等功能。
现代科学研究还表明,“吃茶”比“喝茶”具有更好的保健效果。因此,日本等国及台湾地区都非常重视茶食制品的开发。
据资料,日本早已推出茶末荞麦面、 茶末点心及茶末紫菜汤等食品。
我国的台湾地区已将茶叶碾成粉,经高温杀菌后,与菜粉、海藻粉、果胶粉、盐、糖及各种矿物质、维生素等按一定的配比混合制成茶果冻、茶水羹等多种美味食品。
还有一些国家也相继推出茶叶面包、茶巧克力、嫩茶菜肴等。这些茶食品风味独特、口感好,且色、香、味俱全,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我国内地也已开发出茶汽水、茶啤酒、茶点心等茶食制品,但品种还不多,产量也较少。
茶食分类:
(一)茶饮料:在中国除了较多人仍然采用传统方式泡茶外,各种液体茶饮料也就应运而生。如:加速溶茶及用茶制成的冷饮等。
(二)茶汤饮:以茶作原料,再配以粮食、瓜果之类食品,既可作汤食用,又可保健防病。如红茶大枣汤,绿茶粳米汤等。
(三)茶糕汤:它既属糕点,可充饥,又具茶味,有提神和助消化的作用。如茶羹、茶饼干、茶面包、茶饺子……
(四)茶糖果:中国的茶糖果,由来已久。如红茶奶糖、绿茶奶糖、茶膏糖等。它们都具有色泽悦目,甜而不黏,油而不腻,清香鲜醇的优点。
震远同茶食四珍:玫瑰酥糖、牛皮糖、椒盐桃片、合桃糕。
茶食菜肴:
茶叶粥
【原料】茶叶10克 粳米50克 白糖适量
【制作】取茶叶先煮取浓汁约1000克。去茶叶,在茶叶浓汁中加入粳米、白糖,再加入水400克左右,同煮为稀稠粥。
【用法】每日2次,温热食。
【功效】化痰消食,利尿消肿,益气提神。适用于急慢性痢疾、肠炎。
【宜忌】此粥有提神兴奋作用,所以睡前不宜食。产妇哺乳期及习惯性秘者忌食。
【食法】每日两次。凡精神亢奋,不易入眠者,晚餐勿服。茶叶粥能适应急慢性痢疾、肠炎、急性肠胃炎、阿米巴痢疾、心脏病水肿、肺心病和过于疲劳等症,〈〈保生集要〉〉说:“茗粥,化痰消食,浓煎入粥。”
茶叶蛋
【原料】鸡蛋若干,红茶末、桂皮、茴香、八角、味精和红酱油适量。
【制作】先将鸡蛋(最好红壳鸡蛋)洗净,用水煮熟,捞出后轻轻敲打,使蛋壳开裂而不碎。锅中放入红茶末、桂皮、八角、茴香、红酱油和水,投入熟鸡蛋,急火烧沸,然后文火煮半小时,加入味精即成。咸淡程度可调节红酱油加入量,也可加些食盐。
【食法】可作点心,也可上桌作菜肴。居家旅游,男女老少皆宜 。
三色茶食
【主料】:大豆150克,绿豆150克
【调料】:香油15克,蜂蜜100克 ,
1. 洗净晾干的黄豆和绿豆放入锅中干炒,然后倒入搅拌机里打成粉末;
2. 将两种豆粉加蜂蜜揉成团,按照茶食板的容量分成几份;
3. 在茶食板内侧抹香油,将豆粉团放入茶食板里按紧后,倒扣出来,即可食用。
茶泡饭
【制作】茶泡饭是用热茶水来泡冷饭。梅干茶泡饭佐以盐、梅干、海笞等配料,茶一般是用绿茶,并切成条状,和饭一起泡。
【功效】茶泡饭不仅口味清新,还有不小的食疗功效:
茶泡饭能去腻、洁口、化食,中老年人常吃茶水米饭,可软化血管,降低血脂,防治心血管病,茶水中的单宁酸也能有效地预防中风。
茶多酚还能阻断亚硝胺在人体内的合成,胺和亚硝酸盐是食物中广泛存在的物质,它们在37℃和适当酸度下,极易生成能致癌的亚硝胺,而茶泡饭可以有效地防止亚硝胺的形成,从而达到防治消化道肿瘤的目的。
此外,色、香、味俱全的茶泡饭茶不仅是美味的食粮,更能提供牙本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含氟化物。如能不断地有少量氟浸入牙组织,便能增强牙齿的坚韧性和抗酸能力,防止龋齿发生。
【注意】
长期吃茶泡饭对身体并不好。首先,弱碱性的茶水与胃酸中和,不利于食物的消化,俗话都说饭后三十分钟再饮茶是有其道理的。其次,汤水泡饭容易让食用者增加进食速度,减少对食物的咀嚼,给消化系统造成负担。其三,汤水和饭一起进入胃部,明显稀释胃酸,南方的同学都应该知道,长期这样吃对肠胃的损害很大。
【温馨提示】茶泡饭用的茶一般是绿茶,绿茶性凉,不要多饮,更不应该经常泡饭吃。
更多精彩内容请搜索关注我们的壹号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