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与女主人争宠 机器人美女跟我的博弈

机器人与女主人争宠 机器人美女跟我的博弈(1)

这张图片是我把原文扒下来的,显然上面的文字内容是(有外勤经验的)人工输入到电脑里边,然后语音播报给客户的。你发现有什么问题吗?

首先这段文字逻辑就是混乱的(如:风险高发,就回馈客户),虚假前提(如:近期客户纷纷反馈),虚拟目标市场(“我什么时候成为你公司客户了?”),这段文字最大的行业误导,来自于这一句话——“非常划算”

机器人与女主人争宠 机器人美女跟我的博弈(2)

再声明一下,我有19张保单,在6家公司买过人寿保险,在保险行业从事咨询工作20余年,深度接触过大量的客户和代理人。所以,我对“划算”这个词极其敏感。

我们都懂得商业交换,基本原则是等价交换,百度上给出的定义是你得到的要给你付出得多一些,谓之“划算”。保险产品是金融商品,当然同样如此。普通快消品商家给得多,赚得少,是有可能的。金融商品利用了客户(储户)的资金,必然要给一定的时间价值补偿。保险就是承担了本该个人自担的经济风险,或给予资金长期占用补偿。公式表示是:①总经济收益=总保费 固定收益 浮动收益(占用补偿),②总经济补偿=保险金额的杠杆≥(交费年限×年缴保费)。

机器人与女主人争宠 机器人美女跟我的博弈(3)

业内的朋友一看就懂了,第1种属于年金类保险,第2种属于重大疾病保险,一个人以衰老或者疾病为代价,交换得来的任何收益,不管多少都不能称之为“划算”。因为这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前提的。就好比有一个人给你一个亿,换你50年光阴,突然你从30岁就变成了80岁,你觉得这样划算吗?一个人给你1个亿换你一副健康的身体,而你却从健康体变成了病体,你觉得这样划算吗?

肯定没有一个人是这样的:得了癌症赔了100万元,朋友过来探望,说“保险公司还赔了100万,好划算呀!”大体上,说完这句话,朋友以后就别做了。

“划算”说辞的基本逻辑,是忽略掉了人性人心、公序良俗后的畸形商业逻辑。不要小看一个“划算”,它透露着我国金融行业的不成熟,反映出金融商品与老百姓的距离感,同时因这种距离感而“用力的”向普通消费品靠拢,以此增进对保险产品的理解度,像买普通消费品般的买进保险、消费保险,引导大众走向了极端,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保险这种金融商品的本质。原本这根本就不在一个维度上,其“误导的嫌疑”异常明显。

再者,“划算”,本身是要“算”,不手算,也要“心算”,“心算”就是心理“评估”,而且是简单评估,思考太过复杂就会放弃,然后告诉自己“肯定有套路,不然这么复杂?”。这种评估全凭感觉和对保险有限的认知,自然不会有理性的逻辑分析判断,甚至带有意气用事。只要持这种逻辑,十有八九不“划算”,因为客户在不断去搜寻证明不划算的证据,且一定能找到。

所以,作为保险客户,理智点,不要动不动“划算与否、骗人与否、套路深浅”,说到底,你就是不懂而已,却还嫌麻烦!

机器人与女主人争宠 机器人美女跟我的博弈(4)

作为保险公司和代理人,也请杜绝用这种“大白话专业”的手段去讲明白保险,常说“保险生活化”,但不是这种生活化法儿,这是典型的降维曲解。“保险生活化”并非把保险当成生活用品,曲解与类比(打比方)有本质区别。

对此你有什么想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原创不易,欢迎关注[左上]、点赞[赞]、转发[握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