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沙场功耀华夏(霹雳齐发战沙场)

百战沙场功耀华夏(霹雳齐发战沙场)(1)

百战沙场功耀华夏(霹雳齐发战沙场)(2)

百战沙场功耀华夏(霹雳齐发战沙场)(3)

百战沙场功耀华夏(霹雳齐发战沙场)(4)

百战沙场功耀华夏(霹雳齐发战沙场)(5)

百战沙场功耀华夏(霹雳齐发战沙场)(6)

百战沙场功耀华夏(霹雳齐发战沙场)(7)

百战沙场功耀华夏(霹雳齐发战沙场)(8)

百战沙场功耀华夏(霹雳齐发战沙场)(9)

20年前,中国“霹雳火”直10在新世纪的曙光中腾空而起,从不辱使命蹒跚起步到自强不息涅槃重生,最终鹰击长空成为振翅扬威的国家名片,直10研制过程中砺炼出的“不辱使命,协同创新,敢打硬仗,自强不息”精神,激励着直升机人在“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新征程中,踔厉奋发,书写兴装强军新篇章。

不辱使命

2003年4月29日,中国首款国产专用武装直升机直10振翅圆梦——成功首飞,使我国直升机整体研制能力向前跨越了20年,全面实现了我国直升机从测绘仿制到自主创新的飞跃,为一系列后续型号的高速发展和原有型号升级换代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国直升机技术和产业发展因此开创了崭新局面。

一树之高,直10如疾风劲草,弹无虚发,威震疆场。群峦之间、波涛之上,直10身姿矫健,国威军威高扬。国产专用武装直升机擦亮了中国陆军的名片,为陆军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在上世纪末海湾战争的地面战争中,美军的专用武装直升机摧毁了近300辆地面坦克、众多雷达设施、大量装甲运兵车和其他车辆,为美军的进攻打开了通道,就在世界被这种新式武器震惊的同时,中国军工人感受到的却是巨大的压力。

1998年国产专用武装直升机正式立项,型号直10。用户对直10抱有极高的期望,其主要参数瞄准世界经典武装直升机的技术战术指标。

时间紧、任务重,没有经验可借鉴,对航空工业昌飞技术、管理、协调等方面都是一次巨大挑战与考验。如何加强过程管控、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协调能力,以及怎样实现多方协作,及时处理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保证进度节点,是摆在昌飞所有参与型号工作的技术及职能部门、生产车间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在整机试制与攻关阶段,科研生产任务开始自上而下逐级分解,编发研制项目管理的系列规章制度,制定并推行系列目标责任制管理措施,以强化型号管理职责,形成型号试制工作层次体系。建立“制造信息流动平台”,提高抵御型号科研不确定因素对正常生产组织带来冲击的能力。

昌飞充分发挥中坚作用,在研制保障条件来不及落实的情况下,向数字化技术和并行工程要进度、要质量、要效率,创造了许多奇迹,涌现出诸多感人故事。直10在设计中采用了承载抗坠结构,承载抗坠结构件中的厚蜂窝加工是一大难点。复合材料专业及机加专业技术人员反复讨论分析,从加工工艺参数、刀具选择、编程方法等逐项展开攻关,经过近两个月的反复试验摸索,攻克了蜂窝成型的难题,研制出了具有抗坠毁、抗弹击功能的结构机身。

工程技术部直10型号项目技术团队,产品主管、专业主管、型号技术主管在各司其职的同时,紧密沟通、通力协作。在多个型号科研生产交叉进行的情况下,他们竭尽全力承担起了整个型号工艺技术准备、产品技术状态及生产进度的协调、过程组织和计划提出等工作。型号任务攻坚阶段,团队成员深知责任重大,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默契配合,携手奋进。

为抢干直10型号大型总装夹具,型架厂成立青年职工突击队,连续奋战10个日夜,生产周期从1个月缩短为10天,为后续科研生产任务的推进赢得了时间。

为确保直10样机按节点完成总装,总装厂不畏任务艰巨,事先成立了现场小组,制订计划和任务节点,提前做好工艺准备。干部职工全身心投入工作中,经过两个多月的鏖战,比预定计划提前完成总装工作。

为推进试飞进度,确保样机按节点首飞成功,试飞站直面挑战,科学管理、合理安排,及时排除地面工序阶段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出现的故障,保证了数十个单位不同专业人员的同机作业。现场人员通常是白天晚上接着干,饿了就在现场啃面包吃盒饭,奋战精神感人至深。

直10立项5年之后,2003年4月29日,在非典的阴影下景德镇吕蒙试飞场迎来了一批兴奋而紧张的客人。在这个非常时期,不远千里就是要见证一个历史性的时刻——直10的首飞。在人群的注视下,直10的2号样机缓缓飞离地面,稳稳完成了盘旋和通场等动作,中国第一型专用武装直升机首飞成功。“我们提前完成任务,原来给我们定的目标是2003年的6月份完成首飞,但在4月29日就成功地实现了直10的首飞。”航空工业昌飞原副总工程师、直10型机制造总师唐景峰说。

协同创新

首飞令人振奋,却还不是大功告成的时候。各项性能尚未充分测试,前方潜伏着未知的困难险阻,希望已经随着样机腾空冉冉升起。昌飞人的理想始终是自主研制可媲美世界最高水准的武装直升机。

“在研制前期,我们一直在认真地考虑,它是个第三代的直升机,我们应该用第三代的管理,用第三代的制造技术,要跟它相匹配。”航空工业昌飞原董事长余枫在2018年接受央视《军工记忆》栏目采访时说。

“立下军令状、明确责任人、定下时间表、落实责任制”,作为直10型号总装厂,昌飞在国内航空企业的型号研制中率先全面使用完全自主研发的产品数据管理(PDM)系统,有效支撑了直10科研生产。在试制整个过程采用并行工程全数字化的制造方法,提高了产品的设计质量,减少了反复,缩短了研制周期。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40000余A4工程图纸的设计,同时完成4000余套工装和2500余套专用工具制造。同时,通过“头脑风暴”,改进完善设计、制造等方面存在的技术质量问题,不断优化产品设计和工艺方法;通过实施条件保障建设及技术改造项目,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军品研制核心能力。昌飞依托直10研制,立足自主创新,在数字化制造技术、并行工程、产品数据管理技术和高效数控加工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直10立项之后的几年中,昌飞将最精锐的力量都投入了直10的研制中,研制出一款先进直升机同时,取得一系列制造技术突破,将中国自主研制直升机能力推进20余年。

直10型机在总体气动布局、发动机、旋翼系统、传动系统、综合航电武器系统等关键技术研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大量采用先进技术和先进工艺,具有飞行性能好、机动性高、火力强、生存力及可靠性高等特点,综合作战效能与国外现役先进武装直升机相当。

作为国内第一种采用串列式驾驶舱窄机身布局、并带有短翼式增升装置的直升机,直10型机的研制实现了国内直升机研制的一系列首次。首次将CFD分析技术和旋翼/机身组合风洞试验等手段应用于气动布局设计,满足了对飞行性能的高要求,成功解决了直升机研制过程中的气动干扰难题,同时建立了国内第一套直升机飞行品质仿真实验室用于优化气动布局设计,使直10型机具备了高机动性、高敏捷性的特征,满足了现代复杂战场环境下的作战使用需求。机体结构复合材料应用比例首次突破机体结构总重的30%,首次在国内直升机上采用综合化航空电子系统体系结构,首次开展了适坠性设计,首次建立了完整的动力/传动/旋翼地面联合试验手段等。

在生产模式创新方面,昌飞推进实施“准时化生”“断线及刚性计划”“里程碑节点”等精益理念,建立型号铆装、总装节拍生产线,全面推行以铆装、总装节拍生产线为主线的“拉式”生产组织模式。“精益集成生产线”的建成,提升了直10科研和批量生产能力。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型号科研生产任务最艰难的几年里,参研单位各领域各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不计得失,忠诚奉献,不怕累不怕苦。为了确保任务节点,他们有的连续工作几天几夜攻克技术和生产难关;他们日夜兼程奔赴各地,只为协调解决型号研制问题。他们笃信“型号成功我成才”,坚定“航空报国、航空强国”初心使命,忘我奋战在科研生产第一线。

通过直10的研制,不仅获得了一型先进的专用武装直升机,有力支撑了中国陆军“机动作战、立体攻防”的战略转型,而且实现了直升机设计、试验、制造等专业技术体系的健全完善和跨代升级,并带动涡轴发动机、直升机专用武器、配套机载等产业协同发展,磨炼培养了一代直升机研制人才队伍,昌飞公司核心制造技术得到大幅度提升,产品质量得到大幅提升,科研生产管理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以直10成功研制为标志,国产直升机实现由国际第二代向第三代的跨代发展,中国直升机研制实现由引进仿制到自主设计的历史跨越,是中国直升机工业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的重要标志。

战争年代,仁人志士策马扬鞭保家卫国;和平时期,昌飞不分昼夜逐梦蓝天。

鹰击长空

2018年9月27日,中共中央、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视察第79集团军某陆航旅,登上直10武装直升机,亲自操控机载武器及观瞄系统,了解装备有关情况。

2010年,直10投入批量生产。中国陆军航空兵终于有了主战装备,直10成为名副其实的陆军树梢杀手。

2012年,直10首次亮相珠海国际航展,揭开了中国专用武装直升机的神秘面纱,其卓越性能引发世人关注。

2013年,在第二届天津直博会期间,陆航“风雷”飞行表演队驾驶直10展示了“编队开花、斜筋斗、跃升倒转”等国际上公认的武装直升机顶级难度动作。“莱维斯曼”机动是国际上武装直升机飞行表演的高难度动作,尤其4架直10同步完成顶级的“莱维斯曼”机动,迎来现场观众的阵阵喝彩,振奋国人的自信和精神,使得直10成为一代明星装备。

201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直10等直升机以“70”字样编队,护卫国旗、军旗,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

2017年,航空飞镖国际军事比赛在中国吉林拉开战幕,在武装直升机项目的比拼过程中,直10与俄罗斯的米-28和卡-52,进行实弹突击的对决,最终获得专用武装直升机组第一名;

2017年,建军90周年朱日和沙场阅兵,直10、直8组成的直升机梯队壮国威扬军威,备受关注;

201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以及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空中梯队中都有直10编队的威武身影。

“一次参阅,一生光荣,每一次参加专项任务保障,看到昌飞生产的直10飞上蓝天,心情无比激动和自豪,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能够参加专项保障任务,是荣耀,也是责任,更是一份神圣的使命”。航空工业昌飞中部片区主任、现场保障组副组长金光胜等专项活动保障队员把外场当作战场,升空当作战斗,奋力彰显国家力量、航空力量,把对党忠诚镌刻在蓝天之上。

直10奋飞的20年,也是昌飞聚焦用户、强化服务保障能力的20年。昌飞发挥主机牵头作用,坚持“面向用户、面向产品、面向过程”,着力推进航空装备全寿命周期服务保障体系建设。20年来,数万人次的远行和百余处外场驻地的奔赴,服务保障团队用坚守和付出守护着“霹雳火”一次又一次地振翅蓝天。

2022年,直10列装驻港部队,“霹雳火”护卫“紫荆花”……

2023年4月,在南部战区视察时,要求大力发展新型作战力量和手段,把握新质战斗力建设特点规律,推动新装备新力量加快形成实战能力。

直10已经服役多年,还在不断改进,成为中国陆军不可或缺的突击利器。未来的岁月里,无论会出现多么先进的专用武装直升机,直10都不会被人们忘记,因为它是中国直升机工业和中国陆军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一个转折点,是中国直升机工业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的重要标志。

20年来,直10的每一次起降,都承载着航空人的报国使命与强国担当。“忠诚奉献、逐梦蓝天”的航空报国精神,也随着直10的身影,镌刻于蓝天之上。

20年来,直10从首飞到公开亮相中国航展,从装备部队到飞跃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从革命圣地——江西红土地腾飞到祖国大江南北,直10以蓝天为幕,守护祖国山河。中国的强军路上,“霹雳火”永远不会缺席。(汤向伟 张翼 陈迪波 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