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面馆别装斯文的说说(进了面馆别装斯文)

进了面馆别装斯文的说说(进了面馆别装斯文)(1)

小面馆的小老板们有着各自的经营之道,无论何种手段,别把顾客太当顾客是相同的。你随意进一家开业多年的面馆,老板对你说的第一句话绝不是刻板生硬的:“你好,欢迎光临。”而是:“来啦,快找个地坐下,吃啥喊我啊。”言语之亲切随意,让你不由得在脑海中搜寻:我来过这里?我认识老板?待相熟后,进了面馆彼此之间的对话已变为家长里短:老人身体怎么样?孩子送到学校没?今儿媳妇咋不跟着来?……

上述的片段只能存在于小城市或大都市的老小区中,繁华之地的面馆,做的是过客的生意,口头上有点尊重即可,没有也是那么回事,你来,吃面,填饱肚子,我在,卖面,收钱拉倒,好似楼于楼间的坚硬,不存在点滴情感。小城市或老小区的面馆则不同,它做的是熟客生意,买卖要想“熟”,必须有烟火气,老百姓的烟火气就裹在日子里头,藏在话语中间,客套中带着亲切,是一门学问。

有了面馆老板的妥帖,吃面的人也就别绷着劲儿了。面自身本是热情产物,拉面、刀削面、阳春面,不配热汤不成餐,凉面、炸酱面、干拌面,虽无汤汤水水的淋漓,可吃它们的人,定是心中已有燥热,不压一压怕是要喷薄而出。

进了面馆别装斯文的说说(进了面馆别装斯文)(2)

真正爱吃面的,爱去面馆吃面的人,皆是借机寻些许豪爽之辈。进面馆,找个老座,自寻筷碟,好酒地拿出存于此地的酒瓶,一小碟凉拌菜,一段麻辣鸡脖,一条五香鸡腿便可喝顿小酒,喜欢滋溜的,唇齿使劲儿咂吧酒杯,发出的声音响了,旁人也只会说:“看人家喝的真香。”没人挑你不斯文的毛病。为啥?邻座的大爷嗦面条的声音比打呼噜声都大,斯文,在面馆中是不存在的。

小面馆的顾客大多穿着随意,有那邋遢的,头脸不洗一身睡衣,更有宿醉之人,飘飘然而至,不知是否清醒。面是回魂物,一口面吸溜下去,一口汤入口,浑身的毛孔立马张开,胃醒了脑子就开了机,等一碗面下肚,精气神便上来了。

很多人吃面愿意就着辛辣味儿重物,有人就蒜,有人就葱,有人就卤菜,任哪种进嘴,再出气都是味儿。面馆不忌讳异味,没有一种味道能敌得过清清白白的煮面水蒸气。许多人吃面不加香菜不加葱花,此乃个人喜好,不是矫情。真要矫情的,根本不回来吃面,否则身上隐隐出的汗就够腻歪人的了。

吃面容易出汗,更有甚者一碗面没吃完早已面色红润,汗水浸湿了头发,冬日还好,增一丝温暖,夏天麻烦,混一份燥热。现在许多年轻漂亮的小姑娘,西服革履的小伙子不愿意吃面,正是忧此情节。

斯文是散发出来的,不是装出来的。记得有年去南方办事,中午去尝试一下闻名遐迩的当地面条。据说这个面条历史悠久,足以对抗北方各碳水大省之面。面很贵,百十块一碗,吃面的馆子很讲究,古香古色,亭台楼阁。先不说面的味道如何,这顿面条吃的我是拘拘束束:正襟危坐,不敢嘚瑟,吃面压着声儿,喝汤抑着口。面条端上来不是滚烫,屋子被空调吹的凉凉爽爽,身材婀娜的服务员面带笑容立在两旁,搞的我生怕吃面的程序出了什么错,小心翼翼的吃完面,逃命似的结账走人。可能是大多数人与我有同感,三年后再去,面馆已结业。

进了面馆别装斯文的说说(进了面馆别装斯文)(3)

吃面如上梁山,得有放纵自己的狠劲儿,将平日里虚假的笑、违心的容暂且搁置,我们小心翼翼地活着,却没必要活得小心翼翼,斯文亦不是唯诺和苛责。有时候我们太在意自己,总认为言行举止尽在旁人眼中,殊不知,人海茫茫,谁管你如何?面馆不是高档餐厅,得用“斯文”来提高身价,能和你下面馆的,无一不是亲近之人。亲近的人在一起,就别装什么斯文,也别搞什么矫情,痛痛快快的吃,畅畅快快的聊上几十分钟,可驱散一天的疲劳。

能有这么一地儿,不容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