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论抗衰老先从抗氧化开始(总说抗氧化抗衰老)
近些年,很多抗衰老的产品都宣传能抗氧化,渐渐地,大家就把抗衰老=抗氧化,具体抗的是啥,估计有一半人说不清。
这个抗氧化,其实抗的是自由基,它是细胞正常活动的副产品,含有未配对的电子,极其不稳定。
为了达到稳定目的,经常把别人家的电子抢过来配对,这个过程就叫氧化。
(图源网络)
自由基的氧化能使皮肤老化。但其实,自由基对皮肤的影响,远不止皮肤老化这么简单。
自由基对皮肤的影响炎症性皮肤病
在炎症反应过程中,因局部代谢障碍及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聚集,容易产生过量的自由基,造成组织破坏。
有研究表明,某些自由基(如NO)在炎症性皮肤病如银屑病、特应性皮炎、过敏性接触性皮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生中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黄褐斑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自由基的产生和清除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当因为各种因素导致体内自由基产生过多时,这个平衡就会被破坏。
自由基在体内蓄积,造成色素细胞损伤,黑素形成过多,从而可能产生或加重色素障碍性皮肤病。
皮肤老化
当体内氧自由基失控增多时,容易导致细胞受损、胶原蛋白失活,加速机体和皮肤的衰老,使皮肤出现暗沉、松弛和皱纹等情况。
皮肤肿瘤
我们都知道,紫外线照射会增加皮肤肿瘤的发病率,如皮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黑素瘤等。
但紫外线和皮肤肿瘤之间不是直接联系,中间有很多物质参与,自由基就是其中之一。
紫外线照射皮肤会产生自由基,在致癌过程中,许多不活泼分子在细胞内转变为氧自由基,它们与DNA的碱基形成牢靠的共价结合而致癌变。
除了上面说的这些,晒斑、白癜风、光线性皮肤病等疾病中也有自由基的身影。
虽然自由基是个“坏分子”,但我们体内也有消灭它的方法。
清除自由基的机制我们体内除了会源源不断产生自由基外,也会产生相对应的自由基清除剂,主要分为两类:酶类抗氧化物和非酶类抗氧化物。
酶类抗氧化物
酶类抗氧化物在铜、锌、铁等辅助因子的协助下,通过分解或消除自由基以达到抗氧化的目的。
主要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
(图源网络)
其中SOD是最重要的且最佳的自由基清除剂,在临床上,以脂质为载体的SOD内用制剂可以用来治疗银屑病、皮炎和湿疹等多种皮肤病。
非酶类抗氧化物
非酶类抗氧化物又称为小分子抗氧化物,它主要通过单电子转移(SET)、顺序质子损失电子转移(SPLET)等氧化还原反应来打断自由基链反应以达到清除自由基的目的。
通俗地说,就是把自由基缺的电子给补上,让它稳定下来。
主要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谷胱甘肽、褪黑色素等。
(图源网络)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自由基的产生和清除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但总有一些因素(紫外线、空气污染、压力大、吸烟、酗酒等)会导致体内自由基产生过多,发生氧化应激,使身体和皮肤出现一系列问题。
怎么办呢?
从源头遏制,尽可能阻止促使自由基产生过多的因素的发生。
日常生活中该如何做
1、防晒护肤
紫外线照射皮肤后可以产生脂类自由基、黑素自由基和NO等,并使皮肤细胞抗氧化防御能力降低。
所以,防晒真的真的很重要,没做好防晒,用再多再好的护肤品都是白搭。
建议硬防晒(打伞、防晒衣等) 软防晒(防晒霜、防晒喷雾等)搭配使用,效果更佳。
也可以搭配一些抗氧化护肤产品,如希川科颜VC次抛精华等。
2、饮食
可以多吃含有丰富维生素C、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等的食物。
如橙子、橘子、西红柿、瘦肉、蛋类、葡萄、蓝莓、茄子、樱桃、草莓、桑葚等。
3、戒烟酒
烟和酒都是使体内自由基大量增加的原因之一,而且烟和酒对身体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
为了健康,为了美丽,最好烟酒不沾。
4、保持心情愉悦
这可不是吓唬你,心理因素也会导致自由基产生过量,不信你仔细回想下,工作压力大的那段时间是不是觉得自己颜值下降了许多?
这跟自由基有一定关系。
另外,人在极端不良情绪下,如愤怒、紧张、恐惧时等,也会产生自由基。
保持心情愉悦,饮食均衡,规律作息,拒绝烟酒,坚持防晒,十年后,你还是村里最靓的仔。
〔参考文献〕
[1] 赵辨主编.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 第2版[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04.
[2] 汪启兵,许凡萍,魏超贤,彭娟,董旭东.人体内自由基的研究进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6,37(08):1175-1182.
[3] Phaniendra A, Jestadi DB, Periyasamy L. Free radicals: properties, sources, targets, and their implication in various diseases. Indian J Clin Biochem. 2015 Jan;30(1):11-26.
[4] 崔剑,李兆陇,洪啸吟.自由基生物抗氧化与疾病[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06):9-12.
〔免责声明〕
本文数据更新于2022年10月28日
由「皮肤科杨希川教授」原创,旨在为读者科普
科普内容不能代替医生诊治意见,仅供参考
如有皮肤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策划团队〕
策划/编辑:吉娜 责编:Yellow&Jeing 审核:李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