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姓氏取名(古代姓氏称谓知识)

亲爱的读者,所有文章是针对中小学语文专题专项训练,纯手工制作,如有不妥之处,请给予指正!共勉!

这一章节讲解古代文学常识——古代姓氏称谓。

古代姓氏取名(古代姓氏称谓知识)(1)

古代姓氏称谓知识:

  1. 基本称谓:

古代常以 字、号、籍贯、官职名、郡望、官地、书斋名及特殊称谓等来称呼一些人。

例如:杜甫,姓杜名甫,字:子美,也称“杜工部”“杜拾遗”号“少陵野老”。(少陵是地名,杜甫曾居长安城南少陵;“野老”是指自己年龄大了却一事无成,孤苦无依)。

(1)称字: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

例如:称屈平为屈原,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苏轼为苏子瞻,苏澈为苏子由等。

古代姓氏取名(古代姓氏称谓知识)(2)

(2)称号:

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和号的根本区别是前两个是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是由自己取定。

号一般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关汉卿号已斋叟。

古代姓氏取名(古代姓氏称谓知识)(3)

(3)称谥号:

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都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例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先生,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4)称斋名:

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称杨万里为杨诚斋,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

(5)称籍贯:

如称籍贯孟浩然为孟襄阳,称张九龄为张曲江,称柳宗元为柳河东,称王安石为王临川。

(6)称郡望:

韩愈虽系河南河阳(今河南孟人,但因昌黎韩氏为唐代望族,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

古代姓氏取名(古代姓氏称谓知识)(4)

(7)称官名:

把官名用作人的称谓,如“江州司马”指白居易,因其曾任江州司马而得名。

(8)称官地:

用任管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