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五铢钱的购买能力(南北朝钱之常平五铢)

前言:本人是古钱爱好者,文章为学习中对搜集资料整理而来,水平有限,自娱自乐,学习交流。码字不易,请多点赞关注,感谢支持!!!更多古钱币资料详见合集。

南北朝五铢钱的购买能力(南北朝钱之常平五铢)(1)

常平五铢(自藏)

上图是作者收藏的一枚“常平五铢”古钱币,该钱币为小平钱,文字清晰,材质为青铜,是枚好钱。

1、概述

北朝北齐天保四年(公元553年),文宣帝重铸新钱,规制延续前代青铜五铢钱,名曰:常平五铢。

《隋书》志第十九 食货载:文宣受禅,除永安之钱,改铸常平五铢,重如其文。其钱甚贵,且制造甚精。至乾明、皇建之间,往往私铸。邺中用钱,有赤熟、青熟、细眉、赤生之异。河南所用,有青薄铅锡之别。青、齐、徐、兖、梁、豫州,辈类各殊。武平已後,私铸转甚,或以生铁和铜。至於齐亡,卒不能禁。

2、钱名的由来—“常平仓”

常平源于战国时李悝在魏所行的平籴,即政府于丰年购进粮食储存,以免谷贱伤农;欠收年卖出所储粮食,以稳定粮价。

汉以后,常平仓置废不用。晋武帝泰始四年(268年),立常平仓,丰年则籴,岁俭则粜。文宣帝高洋为自己铸造的钱币取“常平”为名,即希望和常平仓一样有调节市场之意。

3、常平五铢形制

常平五铢采用了当时的铜母范叠铸技术,铸造精良。

钱币直径均在2.4厘米至2.5厘米之间,重量3.5克至4.2克。因币值高,后期私铸严重,出现赤熟、青熟、细眉等名目,至齐晚期并杂有铅锡薄钱。

钱币面文篆书“常平五铢”,直读,文字流畅优美、版式划一。“平”字上横与面穿下郭合一,设计和铸造都极为考究,是中国钱币历史上最精美的几种钱币之一。

又因此钱名为“常平”,有“平安常在”之意,很多收藏爱好者取其吉祥寓意,常常携带在身边作为护身符使用。

南北朝五铢钱的购买能力(南北朝钱之常平五铢)(2)

常平五铢

4、版别

常平五铢大致分为十种。

第一种,仰五降平。“常”、“五”两字头仰,“平” 字降。此版是常平版中最常见的版式,所以在本文中称为“正样版”。

第二种,仰五昂平。“常”字头仰,“平”字昂,数 量比正样版稍少,也很常见。

第三种,中缘字小。面文同仰五昂平,但缘阔,字缩,比较少见。

第四种,俯常阔平。特点是“常”字头俯,“平”字有 异且较宽稍退,“五”字长直平正,仅见。

第五种,小头五阔字。此版每个字都有异:“常”字头平正,异“平”且阔退,小头短阔“五”,阔“铢”,穿稍狭。此版仅见有一拓,甚罕。

第六种,大头五长金。

第七种,大头五长金阔缘。大头五长金和大头五长金阔缘两版在文字上属同版,后者阔缘、字缩。

第八种,缩字俯平。每个字都有异:俯常、俯平、四字皆缩,版式变化程度仅次于上述大头五长金和大头五长金阔缘两版。这版所见存世以枚计,其稀少程度可想而知。

第九种,降金大尾平。“平”、“铢”两字变化很大。

第十种,仰五离铢。“五”、“铢”两字变化很大。降金大尾平和仰五离铢两版属于单字版式变化,也都是仅见版。

5、北齐开国皇帝—文宣帝

北齐王朝由北魏末年崛起于乱军的高欢缔造,由其子高洋建立,历六帝,存在二十八年,最后被关中北周宇文氏所灭。这个王朝北击异族,南压梁陈,西拒北周,然而却以残忍好杀、屠害宗室等为后世诟病。

南北朝五铢钱的购买能力(南北朝钱之常平五铢)(3)

北朝朝代变化

齐文宣帝高洋(526年~559年11月25日),北齐开国皇帝。武定八年(550年),高洋迫东魏孝静帝禅位,遂登基称帝,改国号为齐,史称北齐,改元天保。

南北朝五铢钱的购买能力(南北朝钱之常平五铢)(4)

北周、北齐、陈朝对立

高洋在位初期,励精图治,厉行改革,编制齐律,有圣主气范;执政后期以功业自矜,纵欲酗酒,残暴滥杀,大兴土木,赏罚无度,最终饮酒而暴毙,年仅三十四岁。后世多评价高洋时期为“主昏于上,臣明于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