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针线包里面放什么(外婆的针线盒我家的)
编者按:“我家的‘人世间’故事”征文活动,近期陆续收到不少读者投稿。有反映家风、家训、家教、家书的故事,有挖掘老照片、老物件、老车票、老粮票、老布票等背后的故事……“上海徐汇”微信公众号择优刊登徐汇本地读者优秀作品,通过一个个普通人家的“小故事”,唤起人们的时代记忆,展示国家时代变迁图景的“大变化”。
外婆的针线盒
我是在外婆身边长大的,从小到大,每当她做针线活时,总眯着那一双眼睛,吩咐我替她在她的针线盒里找她需要的纽扣和线,除此之外,她再不让我动她的宝贝盒子。随着年纪增长,我对那针线盒越发好奇。终于有一天,外婆难得没在做针线活,而是静静地躺在沙发上养身,我取来针线盒,央求着她给我讲讲这个盒子。她笑笑,闭上眼睛,同我说起了针线盒背后的故事。
据外婆所说,在她的少年时期,由于太外公、太外婆忙于养家糊口,年纪最大的外婆需独自负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那时候,外婆晨起做家务,入寝前还要仔细检查全家人衣物的磨损程度,破得太厉害就用碎布头打上补丁。在这段时间里,她自己做出一只针线盒来,方便整理零散的材料。那个光景,外婆的针线盒里只有颜色暗淡的纽扣丝线和家里人年初做新衣剩下来的布头,因为数量不多,她连为家人修补衣服都要精打细算。“那年头哪里有什么照明灯呦,我只能点上蜡烛,就着烛光一点一点补,那么多衣服,补完后,天都蒙蒙亮了。”我听着她娓娓道来,眼前好像出现了一个倚在蜡烛旁,用手比着大小,小心翼翼从针线盒里掏出材料来缝补衣物的少女,或许很多个夜晚,只有那方小小的针线盒与她为伴。她用为数不多的材料缝缝补补,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对清贫生活的坚韧,补出了小弟小妹们快快乐乐的童年。
听完这个故事,我感叹那时的窘迫,而外婆只是浅浅微笑着。
后来,生活条件慢慢好了起来,外婆也拥有了自己的家庭。怀上妈妈后,外婆欢天喜地,托人采买了许多漂亮的纽扣和丝线,把她的针线盒堆得满满的,在孕期给还未降世的孩子不厌其烦地绣了一件又一件小衣服。那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比起十几年前衣服只能缝补度日的境况,如今她动动手,便能从针线盒中掏出成捆成捆的丝线和花色最漂亮的纽扣,毫不吝啬地做出成筐婴儿衣物。外婆在讲这段故事时,摆弄了几下手边的针线盒,眼神带着几抹甜蜜的笑意。初为人母的妇人定会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孩子,可以想见,外婆也是如此,她将自己的爱意浓缩在那细细银针中,恨不得把最亮眼的装饰纽扣、最时兴的衣服花样绣遍每一件衣衫。我明白,她每一件独一无二的心意之作,都是年轻妈妈给予孩子的最好礼物。
外婆的故事讲完了,她怜爱地拍了拍针线盒,这位老朋友从她还是少女时便时刻伴在她身侧。我正默默思索着,突然,外婆变戏法式地从针线盒里取出两三颗奶糖塞进我手里。我目瞪口呆——平时帮外婆翻找针线时,全然没有注意到底下居然埋着奶糖。我端起盒子一探究竟,此刻,针线盒里不但有花色多样的纽扣,色彩缤纷的绒线,还在最下面铺了她精心准备的糖果。小小的糖果,凝聚了她对我甜丝丝的关切与爱意。我看看糖,想起了外婆故事里针线盒中的变迁,问外婆:“那您觉得针线盒以后还会有什么变化吗,又或者您会用它再做什么呢?”
她笑着点头,也摇摇头,指了指自己的眼睛。我明白她的意思,她的老花眼无法支撑她再为小辈做针线的心,有些发颤的手也无法让她的技艺同年轻时一般炉火纯青。外婆走过半生,从修补衣服都要精打细算,到做新衣服毫不吝啬,再到乐得清闲,在针线盒里放置糖果,我想,在故事的结尾,这操劳了半辈子的盒子最后装着象征幸福的糖,或许已经是很好的结局了。
编辑:杨舒晴、邱彩红
校对:潘丽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