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有句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三岁看老七岁定终身)
这是净意道人写作的第1年
第86篇原创文章
这句谚语有道理,不究竟,事物的发展内因起决定性作用,外因的作用不可忽视。三岁看老,中国古代谚语,意思是透过一个三岁儿童的行为举止便可以感受到这孩子将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更深刻地说,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影响着他的一生。
幼儿从出生后3岁左右是他(她)们初次养成各种习惯的时期,在之前他(她)们的脑子里面是空白的,这个时期是学习、模仿能力最强的时候(不是思考能力哈),并且一旦养成什么习惯后再很难改变,所以在这关键时期一定要培养孩子养成各种好的习惯,这样孩子将终身受益。
北大心理学系的教授,对于此谚语的解释:我们出生时的基因决定了一些客观事实,比如性别、身心特质以及性格中的某些方面。人的性格受两方面的因素影响,自身基因自带的底蕴信息影响;后天家庭及周围环境的影响。
所以古语说的三岁看老,有一定的道理,而现实生活中,的确有一些活生生的例子,印证了这句古老谚语的准确性。
电视剧《甄嬛传》热播时,北大心理学教授从心理学的角度准确预判了浣碧这个角色最后的殉情结局。来看看电视剧中对浣碧性格形成的分析,从小失去母亲,身份卑微,没有得到过父亲的关爱。长大后,她将全部感情投射到了果亲王身上,形成了依赖性的人格障碍。当果亲王被赐死后,浣碧所有的喜怒哀乐也戛然而止,殉情而死。
童年的遭遇,进宫后的境遇,浣碧的性格就固定在了依赖性人格障碍这条死胡同。最后浣碧的命运结局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据说王阳明在11岁那年(尽管不是3岁,但11岁也是仍是属于培养的阶段),在私塾读书,有一天他一本正经地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这样的问题,无疑是一个探讨人生志向甚至人生的终极价值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竟然出自于一个仅有11岁的小孩口中,于是老师吃了一惊,然后习惯性地回答道:“读书的目的,当然当大官啊!”但是王阳明并满意这样的答案,或者说,这不是他想要的答案,于是他正色地跟老师说道:“我以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王明阳最后的命运我们也看到了,文采文章流传千古,知行合一的集大成者。
他小时候就明白了自己读书的终极目的,并且在自己的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取得了自己想要的结果。三岁看到老了。
惯性定律中,有三个要素:物体,外力,惯性。放到我们身上,也有三个要素:我,外部环境,习性。最后,此篇文章用三字经的开篇几句结尾,高度概括: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