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营北极熊故事(陕西省宝鸡市高新中学李小会)

六月,教室外阳光热烈,室内正在教学《极地地区》。PPT课件上,蔚蓝的天空下,一望无际的冰层雪白耀眼,漂浮的冰山荡漾在无边的极地海洋里,白板屏幕里透射出的清冽、安静与旷达一扫午后的困倦,我能感觉到学生们对神秘的极地兴致满满。

夏令营北极熊故事(陕西省宝鸡市高新中学李小会)(1)

本文作者:宝鸡市高新中学地理教师李小会

阅读文本、圈点图示、结合课件、归纳总结,课堂井然有序,南极“冰雪高原”“白色荒漠”的独特自然特征跃然突出。那么,“同为极地的北极地区是否也如此酷寒干燥呢?”跟随这个问题,学生们将课本翻至94页开始圈点勾画,我将课件放至两极地区环境比较的表格。突然,一声诡异惊笑原地暴起,“唰——”几乎是同一时间,全班同学的视线聚焦到第六组,只见卓航同学用书捂着脸笑得前俯后仰,还有几个女同学头挤到一起,指着课本笑成一团。

“什么情况?”我的问话80%被淹没在此起彼伏的笑声里。我能感觉到自己的眉头拧成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就在此时,家瑞同学做起了“救火队长”(看得出她也是强压着笑意):“老师,我们发现书上的插图里,有一只企鹅没有头,明浩同学说是叫北极熊给咬掉了,就在图上北极熊的身后。”

啊,是吗?!我低下头定睛一看,课本95页插图里北极熊身后的浮冰上就是有一块如企鹅头大小的东西,主体黑白,表面及周边血迹斑斑,在雪白的冰层上格外清晰。

夏令营北极熊故事(陕西省宝鸡市高新中学李小会)(2)

夏令营北极熊故事(陕西省宝鸡市高新中学李小会)(3)

彼时,教室里已经炸成一锅粥。“是真的,你看,你看,就是北极熊把企鹅吃了!”学生们指着课本插图,争相转告,其兴奋程度不亚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我随即提问:“同学们,北极熊能吃到企鹅吗?”瞬间,教室里安静了许多。学生们转过脑袋,面面相觑,“是啊,北极熊能吃到企鹅吗?”

“当然不可能!北极熊在北极,企鹅在南极,相隔那么远,怎能够得着呢?”小雅同学说得斩钉截铁。

“就是,它们连面儿都见不着,谈何吃得着呢?”有同学连连点头,附和小雅的观点。

“谁说它们不能见面的,海洋馆里的北极熊和企鹅就可以见面的……”兆星同学调皮地反驳道。

哪知他的话音刚落,便引起一众反驳:“我们说的是就在北极的北极熊和南极的企鹅,哪是动物园里海洋馆里的,照你这么说,童话故事里的北极熊和企鹅还是一对好朋友呢!”

“哈哈哈……”笑声淹没了什么“时空穿越”“视频相遇”等更离谱的猜想。

“童话是虚构的,我们说的是自然界里这两种生物有无相遇的可能性。”一向严肃的泽睿同学一字一句地纠正道,拉回了跑偏的主题。

这时,学习委员墨涵同学站了起来,一本正经地说道:“首先,我认为北极熊会吃企鹅的。3月份居家抗疫期间,我们看的纪录片《七个世界一个星球》里讲过,以北极地名命名的北极熊是雄踞极地食物链顶端的食肉动物,包括海豹等海洋生物和游禽。当然,因为它们各居地球两端距离遥远,北极熊是吃不到南极的企鹅的。如果说课本94页图幅里的北极熊身后真的是企鹅的头颅,那会不会是北极的企鹅呢?”

这个问题有质量!我还没来得及给这位学生点赞,教室里已有掌声响起。紧跟着就有学生点头附议:“是啊,南极的企鹅为什么没有命名为南极企鹅?是否也意味着北极也有企鹅呢?”

“这个我知道!”班里号称“百科书”的振博同学急不可待挺身而出,他说:一个科普节目里讲过,500多年前,欧洲的早期航海家们在北极附近的岛屿上,发现了长相特别像企鹅的一种大鸟,当地人叫它“大海雀”,也有人把它叫“北极大企鹅”。动物学家们认为它们跟企鹅并非“亲戚”,相比之下,跟海鸦更沾亲。在食物短缺的极寒地带,“北极大企鹅”成了欧洲人寻航道途中的“快餐”,加之其羽毛可以制作床垫和饰物而被大规模的捕杀。后来又发现它的体内脂肪含量特别高,尤其是油脂,人们便直接把它们投入火堆当燃料。到了19世纪,生活在纽芬兰外海群岛的“北极大企鹅”已经被赶尽杀绝了!

“哇偶,太牛了!”振博同学话音刚落,雷鸣般的掌声伴着被彻底圈粉的欢呼与尖叫。“好悲催啊,可怜的北极大企鹅!”佩服的鼓掌过后,传来声声遗憾的叹息:“我们还没见过它们呢!”班长浩宇扶了扶眼镜不无忧虑地说道:“现在全球变暖仍持续,北极的浮冰迅速融化,再这样下去,北极熊也将失去家园……”

看着学生们沉浸在深深的忧思里,我追问了一句:“那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又是什么呢?”我想把话题拉回现实。

“人类活动!”学生们异口同声,响亮而震撼。

“是的,是人类活动。针对全球变暖,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前边已经讲过,为了保卫北极熊的家园,也为了爱护我们的家园,希望大家能身体力行付诸实践……”

一个意外的发现,成就了充实的一堂课。说实话,我用人教版的教材十几年了,真的没有注意到这两幅插图竟有如此玄机。或许只是阴差阳错的一种巧合,但一经学生们的奇异联想,竟然引发如此激烈而精彩的讨论!我不由地想起了前不久看到的一位数学特级教师的思考,原话是这样的:“学习是从孩子该开始、想开始的地方开始,而不是从课本开始的地方开始;学习是在孩子该结束、想结束的地方结束,而不是在课本结束的地方结束。学生能走多远,我就陪伴多远,想走到哪里,我就陪伴到哪里!”还有一句是:“我们补充的内容,也许试卷不考它,但是世界会考它。我们不仅要为应对考试而教,更要为学生认识世界而教!”


延伸阅读:

杨凌示范区高新初级中学董显宁:耕耘一片“心田”丨育人故事

西安市莲湖区青年路小学陈晓鸥:帮学生们说出美好的心愿丨育人故事


编辑:关中小伙

夏令营北极熊故事(陕西省宝鸡市高新中学李小会)(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