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背后的故事(打工的故事)

那年我才二十岁。说起来有些好笑,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是对还是错。按照当时想法,我觉得做的很对。原因是他们欺骗在前,如果是现在,就可以大大方方的卷铺盖走人。

八几年的农村不像现在,挣钱的路子很窄。忙完农活基本都是在家无所事事。小伙伴们在一起久了难免有些想法,那就是“打工挣钱”。

机会还真来了,那年夏天,忙完麦收,几个要好的伙伴凑在一起。一位年长我一岁的女孩说起:她朋友有个亲戚在淄博,那边有个地砖厂大量招工,管吃管住。

大家商量好,如果家长让去,就去试试,如果不行就当旅游了,还好家长说:孩子大了出去见见世面,人多也放心。

于是,大包小包,铺盖被褥能捎的尽量带上,而我只准备了一件行李,里面有几件换洗的衣服。原因是大伏天很热,不必要带一些衣物,再说,打工的地方是什么情况,不是很清楚,条件合适再回来取也不迟。在我的影响下,有几位小姑娘照做。一切准备就绪,一群懵懂无知少女生平第一次踏出外出打工的征途。

那天下午在小雨的陪伴下,首先来到那位朋友的家,说好了场里来车在此等候。傍晚时分,一辆白色的破烂双排大头车停了下来。一行两人,一位白净肥胖的场长和司机。

一顿寒暄过后,胖胖的场长喘着粗气介绍到他那边的打工需要注意的事项:学徒一个星期,每天给五元钱的生活补助。出徒后每块地砖一角钱,每天至少能做一百多块,能干的会挣的更多。条件是签了合同不能走人,如果出徒后走了的要赔钱。

那个懵懂不经事的年纪,听了这些话确实有些害怕,不过我还是回了一句,我们暂不签合同,先去看看,如果签!也得了解了再签,场长答应:可以。

起身走人的时候已经是掌灯时分,具体几点也没注意。就在上车的时候,朋友家的一位长辈把我叫在一边嘱咐我,出门多长点见识,毕竟一群女孩子从我家走的,如果出了什么事你们家长来找不好交代。他说:就看我比较机灵点,只好找你交代一下,如果不行,赶紧把她们带回来。

一路颠簸到达淄博火车站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偌大的火车站有些寂静,几乎看不见有人,我们有些饥饿,场长沿途找了几家饭馆,还好有家烧饼店还未打烊,当然出钱的是那位胖胖的场长。

离开火车站又辗转走了几段乡路,总算到达目的地。借着昏暗的场灯浏览了一下,有水塔,高架的水罐,几台搅拌机,平铺的楼板,还有几间平房和车间,奥!原来是个“预制场”。

胖场长喘着粗气安排我们住下,说,明天给你们买些餐具,吃饭自己解决。你们刚来不熟悉当地的环境,早饭给你们买些馒头和咸菜,等日后熟悉了再说。

望着那些竹篦子,用几块砖搭起简单的床铺,突然有些失落。还好,有伙伴们的陪伴再加上困意袭来,也就不在乎那么多了。

陌生的环境再困也没睡踏实。早早的醒来,望一眼晴朗的天空,我有些诧异!太阳去哪了?回头发现,它居然从西边出来!唉!原来是走了一夜黑路,把方向搞错了,直到离开的那天,视觉也没纠正过来。

也不知什么原因?吃着那位场长拿来的馒头,一点也咽不下。不如出去走走,正好熟悉一下环境。一群女孩子借着来时的记忆,原路返回城里,逛了一圈商场,熟悉了道路和汽车站的方位,顺便买了些日用品。打工的第一天,就在迷茫和好奇中度过 。

终于要进车间了,车间主任安排一位三十多岁的大姐来教我们怎样制作地砖。她中等身材,模样还不错,脾气很好,说话慢声细语,就叫她师傅吧!她从第一道工序讲到最后的流程,听起来不难,可是真正上手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并不那么手巧。

首先准备好红、黄、黑、白四种颜色,然后用水泥混合着细沙,用密制小箩筐筛撒在用模具分割的色彩上,抹平,合上盖子,厚重的模具如同一个铸造铁龟。一切准备就绪,把它放在一个上有铁顶下能升起的平台,也就是一个特制的千斤顶吧!合闸慢慢的升起,掌握好时间拉闸再慢慢的落下。最难的就是从模具中把成品取出,平稳的放在水槽中等待一天的自然凝固,没有瑕疵的产品才算合格。如果掌握不好,产品还没退出,模具就碎的七零八散,颜色和水泥沙子就白白浪费掉。

有几位心细女孩一天下来足足的做了二十几块,而我只做了十几块。看到自己的战绩,想起那位胖场长说的出徒后一天能干一百多块地砖的数量,差远了。好脾气的师傅说:不要心急慢慢来。不管她怎么说,刚来的我们有些挫败感,也许是因为年轻没有耐性,一连几天也没有什么长进,挣钱的希望好像成了泡影。

如果没有听到哪位师傅和别人的聊天,我们或许也不会回来的那么早。那天午休后在厕所听到她和另一位同事说到了我们,这种活不好干,咱们老员工都挣不着钱,所以没人干,何况这群外地的小姑娘,还不如早日回家,免得时间久了,要家长拿钱来领孩子。当然她说这话的时候没有发现我的存在。

说真的,即便是没有听到她的话,我也有回家的打算。于是大家一致推举我成了和场长的谈判对象。我对场长说:我们打算回家和家长说说这里情况,因为过不了多久天就凉了,需要带些衣物,自己做饭还可以捎些面粉什么的,这样,就需要场里派车拉我们回去,顺便把东西一并带回厂。经过软磨硬泡,胖场长总算答应,条件就是把几位大一点女孩留下,行李不许带,半天的时间,五点出发中午返回。如果都想回家,那就一个也不送!自己想办法回去。

虽然小,总感觉是留下人质的意思。从没离开家的这些姑娘们,出来几天都有些想家了,谁也不愿意留下。

大家暗中商量,最后决定:有我带领年龄小的上车回家,大一点的女孩留下。如果不打算回来就提前打包收拾好行李,想回来就放在那里。等我们上车以后,留下的趁着人还没上班立马走人,自己坐车回家。如果晚了发现人都没了,开车送回家的希望就泡汤了。当然哪位介绍我们打工伙伴尽管不愿意,也只好默认,期间我还特意嘱咐她:不到家不准和司机说明。

如果是现在,可能半路就把我们拉回场里。那时通讯设施还很落后,每个村只有几部座机。中途我提议凑钱买个西瓜给司机师傅吃。想起来也挺对不住哪位师傅的,不想回去的打算瞒着他,蒙在鼓里他吃着西瓜还傻傻的高兴。

首先回到一个叫“郑碾子村”的村庄,介绍人的姐夫就住在那村。她实在憋不住,自己先下车和她姐夫说出我们不打算回去的意思!

司机和介绍人的姐夫劝我们回去,拉不回我们他没法向场长交待。如果不回就把我们放下自己走回去。说真的那地方离我们村有三十里地,走回去路不熟,大热天的一群小姑娘还真有点怕。

司机看我年龄大点,问我回不回场里去!我说反正我是不打算回了。还好,介绍人的姐夫毕竟是我们当地人,见我们主意已决,反而劝司机送回走时的村庄,也就是介绍人的村“张家庄”,他可能也觉得大热天的一群小姑娘万一有什么闪失没法交代吧?

怒气冲冲的司机因吃了我们的西瓜,一路上尽管不高兴也没好意思说我们,只是一个劲的说着:回去咋交代。到达张家庄,司机没有让我们走,说场长一回就赶来,让我们等等。这阵势!年龄小点的有些害怕,嘟囔着:不行就跟着回去。问我咋想?我说要回你们就回去,不用问我!

你不回我们也不回了,那好!离家还有几里地,路熟还不快走。也不知什么时候天空又下起毛毛细雨。折腾了一天,个个犹如落汤鸡似的,傍晚安全到家。

还没进村,老远就看见几位家长着急的等在路口,看见我们就嚷嚷着总算回来了。原来搭车回家的那两位早早的回家告诉了家人。看我们还没回来,家长们担心路上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晚饭的时候,也不知场长怎么想的,居然驱车赶来我们村庄,待在哪位年长我一岁的伙伴家里不肯走了。可能他感觉受到了欺骗或者实在找不到工人,非要带回我们。还口口声声的说:浪费的原料赔钱!真是可笑,到家了怎么能吃他那一套,爱回不回反正我是不去了!

后来听说:那位场长实在没办法只好自个回去了。

今天把这个打工故事说出来,就当是一个笑料吧。

打工背后的故事(打工的故事)(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