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神秘人捐款22年超千万(神秘捐款人今年再次如约而至)
11月23日,宁波市慈善总会收到了一笔105万元的捐款,捐款人署名“顺其”,落款地址是并不存在的“中山路1号”。这位捐献巨款的“顺其”对宁波市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和宁波市民来说并不陌生,从1999年起,这位神秘的捐款人每年都会向宁波市慈善总会捐款,今年是第23次,也是金额最大的一次,宁波市慈善总会副会长陈海英参与了“顺其自然”历次捐款的接收和处理。
23年前 “顺其自然”首次匿名捐款5万元 “很难想象”
1999年12月6日,宁波市慈善总会收到神秘捐款人“顺其自然”的第一笔捐款。
陈海英:我印象很深,当时是邮局汇来的,而且没有名字。当时个人捐赠很少,个人捐赠额度能够到5万块已经是非常大一笔款项了,在当时很难想象。
那一年,银行汇款还没有实行实名制要求,五万元捐款用的是一张汇款单,上面署名为“顺其自然”。在给宁波市慈善总会的信上,“顺其自然”这样写道,“从媒体上看到‘慈善一日捐’引发了更多的好心人对慈善事业的奉献,我作为群体中的一员,特献上一份微薄的心意,寄上人民币5万元去帮助更需要的人们。”“顺其自然”是谁?宁波市慈善总会和当地媒体一起前往寻找。
陈海英:当时我们第一时间通知了媒体,顺着信封留的地址江东路一号去找,我们也想到了没有江东路这个地址,后面也确实没找到。后来我们又去了邮政局,工作人员描述说是一个女士来捐的,还说和她说了宁波区域不大,你在这里捐款,不如打的送到海曙区,打的费也就十几块钱。因为当时汇款要收费,我对这段描述印象特别深刻。
最后,那次寻找无果而终,宁波市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要做的是如何用好这笔善款。
陈海英:我觉得对于慈善来说,最大的压力往往是那种没有联系的匿名捐款人,如果没有任何信息,这似乎要鉴于我们双方之间的一种信任度,开始需要我们很努力谨慎地去用好它。当时我们考虑到她提到帮助困难的人群,所以我们决定,春节直接(把钱)给那些生活困难的人,我们觉得“顺其自然”可能会接受,我们也通过媒体把情况讲出去了,希望她看到,我们收到她的捐款后是很慎重地处理了。
第二次匿名捐款 “坏事不做,好事不说,顺其自然”
2000年12月5日,比上一年提前了一天时间,“顺其自然”同样以隐名的方式汇来了20万元的捐款。因为当时邮局汇款每笔最大限额为5万元,这笔捐款一共有4张汇款单。
陈海英:第二年我其实是没有期待的,因为觉得这是个偶然现象。我们觉得匿名大额(捐款),她表达一个心意很正常,可能她觉得捐过就好了。第二年又收到她捐款的时候,真是发自内心的开心,就觉得我们做的她很认可。
第二次捐款,“顺其自然”同样给宁波市慈善总会写了一封信,信中的一句话“坏事不做,好事不说,顺其自然”,至今令陈海英印象深刻。在随汇款单寄来的信件中,“顺其自然”还表达了想用捐款来建一所希望小学的心愿。
陈海英:几位老领导非常重视,他们找了好多地方,最终决定在梁弄镇造一所学校,我们觉得20万可以造一栋教学楼,当时就造了教学楼。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一步怎么做的都通过媒体去讲了,就是希望她私下自己想去看的时候,一下子就能找到。
放弃寻找“顺其自然”“我们把这钱花好,就是对她最大的尊重”
2001年12月3日,比上一年又提前了两天时间,“顺其自然”第三次汇来善款,这一次的金额是15万元。经过媒体报道,“顺其自然”连续3年隐名捐款的事迹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顺其自然”到底是谁成为宁波人的热门话题。
记者:这时候应该不是好奇了,而是从情感上有了这几年的交道之后,想知道她是谁,她到底在哪儿?
陈海英:特别迫切,比前几年还要迫切,到第四年已经有一些声音出来了,大家都在说邮局肯定有公共视频,到底查不查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我们当时的老会长就讲了一句,说“顺其自然”说过坏事不做,好事不说,顺其自然,她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我们当时也觉得她是做好事不是犯罪,你干什么花那么多力气把她挖出来?这是不是也是对她本人的一种不尊重?所以第四年老会长特意把我们叫在一起,他说从现在开始我们就不再查她是谁,我们要尊重她。把这笔钱花好,就是对她最大的尊重。
神秘捐款人“顺其自然”的最后一封来信
后来,宁波市慈善总会放弃了对“顺其自然”的寻找,每年秋冬之交,人们期盼着与“顺其自然”温暖的约定。
记者:她写的第四封信,也就是跟你们交流的最后一封信写了什么?
陈海英:尊敬的总会领导,你们好,她用的是你们好,她不是单独写给个人,是写给我们所有慈善人的。又是一年一度的一日捐活动,你们(做的是)高尚的事业,为需要帮助的人忙碌奔波,同时也感谢你们为关心慈善之事传递了爱的种子。我们帮她把善意传递出去,这句话其实她自己就定性了——她只是个献爱心的人,而我们是帮助她传递的人。
记者:不仅是肯定而且是表扬了。
陈海英:对,其实我们每个人把自己的位置定好,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寄上18万可否作为助学金?这里头她用可否,我们也特别感谢她,似乎是对我们的一种尊重,后来我们还是继续助学,愿爱心无限,这是她最后一封,以后没有再来信,剩下就是一年一年,她用空白的纸包着单据,我们打开很想看到纸上是有字的,但是很可惜总是没有。
百岁老人加入慈善队伍 “作为宁波人,我特别自豪”
这位捐款人最初使用的化名是“顺其自然”,后来使用的化名多是从“顺其自然”四个字中随机抽出两个字组合而成。让宁波市慈善总会工作人员感到欣慰的是,在“顺其自然”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了慈善的行列。
陈海英:有些人来捐款,我们说你一定要把名字留下来,他说不要留姓名,就写“顺其自然”,不是宁波有个爱心人士叫“顺其自然”吗,我们也写个“顺其自然”。有一位老爷子都一百岁了,自己开着个小电驴,一个月来一趟,一说到写名字,就说不要写。我们各个县市区都有这样月月捐、年年捐,不愿意告诉我们他是谁的人。宁波整个慈善一直在往上走,作为宁波人,作为宁波慈善组织的工作人员,我特别自豪。
大爱无声 “我们希望她越来越好”
宁波市慈善总会有一个档案柜,是专门为“顺其自然”设的,“最美宁波人”“十大慈善之星”“中华慈善奖”……这里摆放着各界授予“顺其自然”的各种奖项。在宁波的爱心公园,人们为“顺其自然”创作的雕塑《大爱无声》静静矗立。23年来,“顺其自然”捐款的累计金额已达1363万元,“顺其自然”似乎已化作慈善的一个符号,与宁波这座城市融为一体。
记者:对您来说,这23年有这么一个人在旁边守着是什么感觉?
陈海英:我首先觉得有力量感,做事情不孤独、不无助。到今年23年,我不是期待她来,而是担心她不来。担心她不来并不是说我一定要她捐款,而是关心她身体好不好,这也是我作为长时间接触她的工作人员最难受的一点。不仅仅是“顺其自然”,其实二十多年来,有很多爱心人士成就了我们宁波慈善,有一些人把名字露出来我知道他是谁,我可以去了解他的情况。有些人一直隐名,前几年他来了,到后面就一直没出现过,我们根本没法去联系他。之前我也认识很多老先生八十多岁九十多岁来捐,捐了几年之后就再也不来了,我心里很清楚发生了什么。
记者:假如有一天“顺其自然”作为一个具体的人出现了,你会对她说什么?
陈海英:会有那种幸福感,第一句肯定是感谢,感谢完了剩下的就是祝福,希望她越来越好。
来源: 央视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