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家长参加孩子的家长会(家长会是家庭和学校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纽带)
育邻梦
家长会是一座桥梁,它链接起辅助孩子学习成长的两大支点家庭和学校;家长会是一方阵地,它是学校教育理念和家庭教育方法碰撞的战场;家长会是一条河流,家长和老师关于如何教导孩子学习成长的智慧在这里汇集成承载孩子茁壮成长的江河。家长会不是政策、法规宣讲会,不是项目执行方案说明会,不是庆功表彰、过失批斗会,家长会应该是家庭和学校集思广益、通力协作寻找出辅助孩子更好学习成长的协调会。那么,应该如何开家长会呢?
家长会需要老师、家长、孩子三方积极参与
一、摆事实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孩子的学习成长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当孩子进入学校之后,孩子的学习成长就被分成了学校和家庭两部分,在此情况下家长和老师中的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全面、清晰掌握孩子的全盘学习成长状态。因此,家长和老师就急需有一个共享对方了解孩子学习成长状态的平台,这就是家长会的根本职能。
家长会家长和老师信息共享的根本目的是为更好辅助孩子学习成长提供最优解决方案。所以,家长会上家长和老师都应该坦诚各自对孩子学习成长状态的了解情况。首先,家长要如实和老师沟通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的成长表现,以便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制定有计划的辅导方案;其次,老师也需要以事例的方式将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转达给家长,以争取将孩子有些个性化的成长问题消化在家庭之中;最后,同学家长之间应该多分享育儿经验,坦诚各自优势的教学方法。因为,同一个班级的孩子们,在学习成长过程中彼此会相互影响,因此班级整体学习成长氛围对孩子个体学习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家长会不等于老师给家长上课
二、避免说教和推责每个人在特定场所都有些许特殊的优越感,有老师可能习惯了课堂教学方式,在家长会上喜欢延续课堂教学方式,通常以指导甚至是命令的口吻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做某些事情,比如老师讲:1、不要以为孩子的教育全是学校的事; 2、孩子的行为习惯与家长的教育有关; 3、孩子的家庭作业需要家长认真配合辅导完成。
****同学学习不专注、****同学课堂不专心需要家长用心,老师有许多工作没有那么多时间专心管教某个孩子;****在家样样都好,为啥到学校就变坏了?我们工作忙,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每个人都站在我的位置上看问题,时常是家长和老师就孩子成长教导问题不能达成一致的最大障碍。所以,家长会上家长和老师之间都要避免说教和推责,要就孩子学习成长中所遇到的问题合力寻找解答方案。
世界上并无绝对正确与错误,生活中几乎所有事物的对错都是相对的,而且相对的对错还会随着时光变迁发生位置转换。家长和老师作为站在不同辅助孩子学习成长的双方肯定会存在不少对立面,这就需要通过家长会这个平台来消减分歧、扩大更好辅助孩子学习成长的共识。所以,在家长会上家长和老师在如何更好辅助孩子学习成长方面都需要脱掉“我是对的”防护铠甲,坦诚相见为更好辅助孩子学习成长出谋划策。
孩子参与是教辅方案能够被高效执行的根本保障
三、与直接当事人做好沟通教学活动的直接当事人是孩子,家长和老师都只是孩子学习成长路上的辅助者,任何关于引导孩子学习成长的内容最终都需要孩子去执行。因此,家长会或者其他家长与老师就辅助孩子学习成长沟通的成果都需要引导孩子积极去执行。当然,沟通关于孩子具体的学习成长问题,最好是孩子能够成为直接核心参与方,孩子对自己参与制定的学习成长计划具有更强的执行主动性和责任感。
人有大脑、苗木有顶芽,教育辅助孩子学习成长的核心就是孩子,只有能够调动起孩子学习成长积极性的方式、方法才能有效。所以,家长会讨论孩子的问题最好容许孩子有直接发言权,引导孩子学习成长充分做好事前沟通、事中监督、事后评定,给孩子及时准确的成长评定反馈,对积极进步的孩子给予适度表扬。
在学校一个老师能够妥妥的管教好数十个孩子、在家中数个家长却难带好一个孩子,这就是目标确定且统一带来的成长教导优势。当然,家长和老师之间针对孩子的成长教导也同样需要目标统一,对孩子学习成长达成目标一致的教辅意见就是家长会最重要的职能。因此,家长和老师都需要重视家长这个沟通交流平台,共同维护好这根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纽带。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对于父母来说,需要您有足够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护。在很多人为陪伴孩子而选择回家时,我选择来北京做一项陪伴更多孩子的事业——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一套以邻里互助方式化解“独生子女症 隔代教育”难题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即社区邻里教育服务生态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