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柴集团历史简介(潍柴系的前世今生)
作为中国工业大省,山东因大型制造企业林立,其发展生态被称为“群象经济”,拥有海尔、魏桥、万华等多家知名企业。在众多大企业中,“潍柴系”脱颖而出,2019年以3900多亿元的营收登顶山东制造业,成为“象群”中的“头象”。
话说“潍柴系”,其前身可追溯到1946年,是位于山东威海的一家“几十根木桩撑起的一间大瓦房”、为解放军修理枪械的军工厂,随后迁至山东潍坊,1953年建立潍坊柴油机厂,走上柴油机生产的专业化道路。但此时的潍柴,只是一个偏居一隅、名不经传的地方国企。
1998年,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潍柴因跟不上市场经济步伐陷入困境,濒临破产。新上任的掌舵者谭旭光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让潍柴迅速走出困境,建立起了现代化企业制度,并在香港成功上市。
2005年,潍柴并购湘火炬,将行业内优质资源陕汽重卡、法士特变速箱、汉德车桥纳入麾下,打造了重卡黄金产业链,形成了“潍柴系”的雏形。2010年,随着亚星集团、扬州柴油机厂相继加入,此时的“潍柴系”已然跨越山东、陕西、重庆、湖南、江苏等八个省市,营业收入近1000亿元,成为当时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汽车及装备制造集团之一。
在国内,“潍柴系”已初具规模。但是谭旭光有更高的追求,他放眼全球,提出要打造一个国际化的集团。2009年,“潍柴系”试水法国博杜安,迈出了国际化并购的第一步,随后整合意大利法拉帝、德国凯傲和林德液压,并购美国德马泰克、PSI。“欧洲三部曲”将“大缸径高速发动机”“豪华游艇”“高端叉车和液压”等产品品牌带入“潍柴系”家族,“北美二重奏”又让“潍柴系”增添了智能物流和天然气发动机业务,实力不容小觑。
“潍柴系”在传统业务风生水起,新能源领域探索的脚步也从未停止。2018年,“潍柴系”与英国锡里斯、加拿大巴拉德、西港燃料系统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掌控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氢燃料电池、HPDI天然气发动机等未来新能源商用车的三大核心技术;2020年,与德国欧德思公司、奥地利威迪斯公司展开合作,有效填补中国在新能源动力系统和农业装备CVT动力系统的关键技术短板,加速新业态的产业化进程。
为了打造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在山东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山东省的优势资源也相继纳入“潍柴系”的版图。2009年,以潍柴为主体,联合山推、山东汽车集团等组建山东重工集团,形成了工程机械板块的产业联合;2019年,重组山东交工,将中通客车划归麾下,打造客车产业链;2018年9月,谭旭光被任命为中国重汽党委书记、董事长,2019年9月“潍柴系”完成与中国重汽重组整合,共同做强商用车板块;此后,雷沃重工国有股权划归“潍柴系”,志在做强山东农业装备产业……
许多企业一旦做大就开始多元化经营。与之不同的是,谭旭光坚持“心无旁骛攻主业”的发展理念,多年来始终站在动力主轴上进行产业开拓、延伸,从单一的发动机,到现在涵盖动力系统、商用车、工程机械、智能物流、豪华游艇、金融与服务六大业务板块。“潍柴动力”“中国重汽”“陕汽重卡”“法士特变速箱”“中通客车”“山推”“亚星客车”……成为了“潍柴系”上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如今,在社会各界眼中,“潍柴系”俨然成为中国装备制造的“超级航母”,它不单是一个由产权和股权关系维系的具体企业,而更是一个由谭旭光领导,有着共同发展愿景、管理模式、文化理念的新型企业集群。
“潍柴系”的未来在哪里?——2020年传统业务将超越世界一流水平,2030年新能源业务要引领全球行业发展;2025年前实现收入1000亿美元,2030年前实现收入1万亿人民币,成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的万亿级国际化跨国集团。掌舵者谭旭光目标明确,令旗一挥,“潍柴系”千帆竞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