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原理中的日积月累(杠杆原理蕴含的人生真谛)

遇到难以处理的事情,你是一个人卯足了劲死嗑到底,还是想方设法借助他人的力量去解决?

阿基米德有一句流传很久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这句话描述的是杠杆原理,告诉我们一个最简单实用的,借力使力不费力的力学原理。千百年来被智慧的人们用于生活、工作,关系的方方面面,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可以说他放之四海皆准。

杠杆原理中的日积月累(杠杆原理蕴含的人生真谛)(1)

借力使力为己谋

我们不难发现,懂得借力使力的人通常都能轻松实现自己的目标。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位穷人向上帝抱怨说这个社会太不公平了,富人整天悠闲自在,穷人却受苦受累,每天有干不完的活。

上帝问穷人,怎样才算公平?穷人说,要让富人和他们一样贫穷,一样做事。

于是上帝就把富人变得和穷人一样穷,给富人和穷人每人一座煤山,让他们挖煤,挖出来的煤可以卖掉,限期一个月挖完。

于是穷人和富人开始开挖,穷人做惯了苦力活,一天下来很轻松就挖了几车煤,到晚上拿卖了煤的钱换好吃的。

富人没干过重活,一天下来才勉强挖了一车煤,卖了之后,晚上只买了一点馒头填肚子,第二天将剩下的钱请了一个工人给他挖煤。第二天再留出一小部分生活的钱,用剩下的钱请更多的工人给他挖煤。

一个月后穷人只挖了煤山的一角,挖煤所得都吃喝用掉了,依旧贫穷。

而富人早就挖完了整座煤山,并且用挖煤得来的钱又去投资做其他的事情,赚了更多的钱,富人又重新变为了富人。

穷人习惯做苦力,富人懂得借力使力不费力,完成既定的目标。

会借力的人永远不会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人之事,我事之师,知人善用的人懂得如何成功地借他人之力达成自己的目标。

杠杆原理中的日积月累(杠杆原理蕴含的人生真谛)(2)

与强者联盟

如果一个人的圈子里都是社会名流、大腕大佬级的人物,单凭这一点,就能迎来人们对他的敬重、追随和另眼相待。

我们相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打铁还须自身硬,他若没有一点可圈可点的东西,自然也结交不上社会名流。

拥有关系和人脉就是一个人源源不断的资源,得资源者得天下。

有一个杜撰的故事:一位老人家和自己的儿子相依为命生活在乡下,有一个人说要把他的儿子带到城里去,为他寻一门亲事,老人不同意。

那个人便说:“如果我给你儿子找的对象,是洛克菲勒的女儿呢?”

老人想了想,要是儿子能攀上洛克菲勒家这门亲事,那真是太棒了。因此,他同意了。

然后,这个人找到了美国首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对他说:“尊敬的洛克菲勒先生,我想给你的女儿找个对象。”

洛克菲勒拒绝了。

这个人接着说:“我给你女儿介绍的对象,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

洛克菲勒想了想,终于被女儿嫁给世界银行的副总裁这件事打动了。

又过了些日子,这个人找到了世界银行总裁,对他说:“尊敬的总裁先生,你应该马上任命一个副总裁!”

总裁先生说:“这里这么多副总裁,我为什么必须马上任命一个副总裁呢?”

这个人接着问:“假如你任命的这个副总裁是洛克菲勒的女婿呢?”

当然,总裁先生同意任命洛克菲勒的女婿为副总裁。

这其实就是一个借力使力的例子。

“这个人”借洛克菲勒的女儿,让老人同意将他的儿子带走,随后,他又借“世界银行副总裁”的力,促使洛克菲勒同意把女儿嫁给老人的儿子,最后,他再借洛克菲勒的力,说服世界银行行长重新任命老人的儿子为副总裁,最后圆满地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借力使力,就是这样让一件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出其不意地变为可能,并圆满得到解决。

谁不想攀上高枝遇凤凰?个体能力不足的时候,都期望得到成功人士的助力。

而当一个人具备一定的能力之后,他更懂得遇强则强,遇弱则弱的道理,所以他会选择与强者联盟,强强联合,让其势锐不可挡。

就像一首歌里唱的那样:“一根筷子,轻轻就会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

杠杆原理中的日积月累(杠杆原理蕴含的人生真谛)(3)

借他人声望

“狐假虎威”的成语故事,我们都不陌生,狐狸并非是王中之王,那些动物惧怕的是狐狸背后的老虎,狐狸只不过是借助老虎的威力和声望吓走了百兽。

同样,人类也会习惧怕权威。1961年,耶鲁大学米格拉姆教授,做了一项备受非议的电击试验,关于权力服从的心理试验。得出的结论是:人们对权威无条件服从。

很多情况下,只要权威说了话,其他本应该考虑的事情就不加思索了,在权威的命令下,成年人几乎愿意干任何事情。

因为服从权威人士的命令,总是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实际的好处。

比如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家长和老师因为比我们懂得多,他们的建议总是对的,也是有益的。一方面是他们能够用智慧引导我们,另一方面是他们手握对我们听话与否的奖惩。

成年之后,权威人物变成了老板、领导、专家等,他们身处高位,掌握实权,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信息。

因此,按照权威人士的愿望去做是有道理的。正因为他太有道理了,所以有时候,哪怕权威人物说的没有道理,我们也会习惯性照着做。

精明的商家正是借助人们对权威的顺从,在销售中运用权威之力,比如专家、学士给客户讲解某方面的知识,以达到销售产品的目的。

在专家的权威下,人们很容易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有的时候光是一个头衔看起来像权威,就足以让人信服,让陌生人表现出更恭顺,也让那个人在旁人眼里也显得更高大。

运用人们对权威的顺从,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就是借力权威人士的威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杠杆原理中的日积月累(杠杆原理蕴含的人生真谛)(4)

努力的另一个含义

我们常常强调个人努力对于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在这样的观念下,许多人习惯单打独斗,不知变通地使用蛮荒之力,结果却总是差强人意。

不管在什么条件下,单凭依靠个人力量就想获得大成就是不太可能的。个人努力不仅仅限于自己的力量,其实也包括你努力能借到别人的力量。

办公室新来的实习生,月底统计的时候被上司骂得抹眼泪,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便问她:“你为什么不努力做好呢?”

实习生更委屈了:“我已经尽力了。”

“不,你并没有尽全力,因为你没有向我请求帮助,而我就在你对面。”

随后,我告诉她几个实用的公式和一些小窍门,半个小时就将数据统计好了。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你不会的,别人却能轻而易举地解决,个人努力加上别人助力,就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世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经说过:“永远不要自己一个人花100%的力量,而要靠100个人花1%的力量。”

杠杆原理中的日积月累(杠杆原理蕴含的人生真谛)(5)

如何借力使力

虽然我们都知道借力使力不费力,但总有人不愿意借助他人的力量,不愿借力的人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呢?

不懂得借力的人都比较盲目自我。他们过于倚重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而不懂得去获取别人的帮助。甚至有些人过于突显自己,标榜自己,而把本来想要借力的人给赶走了。

他们认为向别人借力是无能的表现,只是,到底是向别人借助力量显得无能,还是失败更显得无能呢?

不肯借力的人都死要面子。在借力的过程中,难免要有放下面子的时候,请求别人借力给你。有些人不是不想借力,而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在现实生活中,开口求人办事确实挺难的,要如何突破自己呢?

《鬼谷子·捭阖第一》:“捭阖之道,以阴阳视之,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

这段话什么意思呢?运用捭阖之术,要从阴阳两个方面试探。和光明磊落的讲话,内容要崇高,和品行卑劣的人说话,内容要卑下。

下与小,为阴,我们要用卑下的阴言去打动小人;高与大,为阳,我们要用崇高的阳言去说服君子。

投其所好,没有建立不了的情感,没有不听从我们决策的人和说服不了的对象。捭阖之术,可以运用的范围小到个人,大到家国。

当然并不是说向别人借力了就一定会成功,但成功的人一定是善于借助他人力量的人。孤掌难鸣,独木不成林,三个臭皮匠,顶过诸葛亮。

杠杆原理中的日积月累(杠杆原理蕴含的人生真谛)(6)

那么该如何借力使力呢?

  • 找到一个成功的导师,巧借他人声望。
  • 找到一个优秀的团队,“攀龙附凤”。
  • 积聚人脉,与强者联盟。
  • 善用工具和技术,四两拔千斤。
  • 复制系统,运用他人智慧。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纵观历史,古今中外几乎就没有单打独斗的,努力到无力不如学会借力使力,突破“我”的局限,世界将变得更宽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