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与网络规范的关系(传播学视角下我国的网络流行语)

一、 网络流行语是如何融入到生活中的,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网络流行语与网络规范的关系?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网络流行语与网络规范的关系(传播学视角下我国的网络流行语)

网络流行语与网络规范的关系

一、 网络流行语是如何融入到生活中的

1、 大众传媒对人们影响深刻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在网络上获取的传播信息渠道也越来越发达,随之而来的是信息大爆炸的一个现象,在这信息大爆炸中,诞生了一种让人又爱又恨的网络语言——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语出现于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游戏当中,比如“886”对应“拜拜了”,“大虾”对应“大侠”。而这些是最早使用谐音的网络语。当使用的人多了,便出现了一传十,十传百的传播效果,各个都会争相模仿去学习,仿佛不去学习这个网络用语就会出现与社会脱节的存在,成为“原始人”,每个人都会想成为那个时髦的人,学习更多的网络流行语。可能当你一段时间没有上网,别人忽然和你说起了一个网络用语时,你就会一脸茫然。随后他便还会说一句,你怎么连这都不懂。这便凸显出了网络流行语的传播价值。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2008年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叫“神马都是浮云”的网络用语(什么都是浮云),这个“神马”可所谓是影响了非常多的网民,有的人甚至从不上网都能知道何为“神马”。再加上如今互联网时代飞速发展,各种平台也相近的出现,例如抖音、快手、微博、贴吧、B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网络流行语的出现率,如今,有数据显示,一天会出现近30个网络新用语的可怕数据。

2、 网络流行语能让人成为网红

说到网络流行语就不得不提到网红这个概念了,网络流行语,很容易让一个人意外走红,带来巨大的收入。例如在抖音平台上的“迷人的郭老师”因为一句“迷Hotel”(猕猴桃)就收获了30万的粉丝。之后发布的视频,只有奇奇怪怪的口音,都会带来非常强大的传播效果,这些传播效果还会被各种自媒体平台拿去“恶搞”“改造”,再经过一系列的传播,就变成了人尽皆知的网络用语。再例如在直播当中连续和水友说了近7个小时的“您配吗”的药水哥,直接引来了百万人观看这场“战斗”带来了非常之多的人气。随后这场直播也被各大网络媒体相继转发。“您配吗”三个字便成为了游戏网络中常用的嘲讽人的三个字。也是“药水哥”开启网红之路的第一枪。再例如最近最火的“饮茶哥”,在网络上发布了一条“三点几啦,饮茶先啦”的视频。非常的洗脑,也被各大视频博主相继模仿,转发。“饮茶哥”在平台一个星期的账号就收获了百万之多的粉丝。而这一个网络用语,反映出来是人们在辛苦工作之余,提醒别人不要忘记喝下午茶,要懂得去放松自己的。就这句普普通通的一句话给人一种独特的关心,可能这就是网络用语独特的魅力吧。

二、 网络流行语的两极分化

1、网络流行语带来的生活上的便利

网络流行语的出现就是为了方便人们生活上的便利。比如最开始的谐音,用数字代替文字打出来,再或者用一个词形容一件事,从中获得的道理,例如“凡尔赛”“潘嘎之交”。凡尔赛这三个字就可以形容那种身在福中假装不知福的人,从而隐形炫耀,然后人们就会发现,并没有很好的词汇可以形容出这样的人,可能有类似的,但是却没那么深入人心。各大网友就发明了一个“凡尔赛”的网络流行语,用来形容这类人。每当我们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例子,我们就会用这个网络流行语来形容这种人。这样做其实还有一个好处,当有人不知道凡尔赛是什么意思的情况下,他会选择去各大搜索网站上查询,甚至从中了解到欧洲文化。在游戏中,应对着瞬息万变的场景,人们也发明了各式各样的网络用语来节约时间,从而达到自己理想的效果。例如:在某网游正在打怪物,阵亡了以后,为了快速提醒队友会说“995”——救救我的意思。在“斗地主”纸牌游戏中,因为不能打字,人们就想到了一个农民能够互相配合的方法,比如发一个“和你合作真的是太愉快了”来提醒队友该出“炸弹牌”了,也有人会将“斗地主”中的,“你打牌真是忒好了”来嘲讽一个人打的牌实在是太烂了。在娱乐、生活上,网络流行语给我们带来了非常良好的体验,给我们带来了快乐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多的便捷。在这种情况下,媒体在传播类似的网络流行语,一方面可以增加自身的知名度,(也可以理解为“蹭热度”),也可以让受众更加去接受这一则新闻,也会让这则新闻更加亲民,也让读者更容易理解这则新闻的含义。例如在报纸头条中,就特别喜欢用流行的网络语言来做头版头条。例如在去年的疫情,“逆行者”成为了一个网络流行语,他们讲述的是一位位抗疫医生,往疫情区走去,去为患者治疗,隔离。传播者把“逆行者”从一个违法交通的行为,成为了一个英雄的称号,这也是网络流行语独特的能力。在平时的聚会当中,婚礼现场当中,合理地使用网络用语,也可以很好地去活跃现场氛围,更贴合民众,我认为主持人非常有必要与时俱进的,去了解各种各样的网络流行语,适用于各种主持场合。在主持人口语传播的过程中,受众会有非常大的反馈。我还记得在最近,我观看了一个篮球比赛,这个解说员在解说的过程中,也是使用了非常多贴合群众,惹人发笑,幽默的网络流行语,也是受到了非常多观众的喜爱。现如今的很多自媒体,也会在自己的视频中加入流行网络语的元素,总是会让人眼前一亮。

2、网络流行语所形成的信息污染

当然,物极必反,网络流行语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信息污染问题也变得严重起来。这些网络用语,使用不文明的词语,严重损害了社会的健康,这些不良的信息,会影响到各个年龄段的人。2015年贵阳的一所小学,学校出台政策,在学校严禁使用网络用语。在小学里,已经出现了使用脏话骂人的现象,儿童语言成年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这也是网络中带来的一些现象,而接触网络,就一定会受到这些不良风气的影响。甚至还有各种不健康的流行网络用语在校园里面流传着。在去年,网络上的一位“功夫大师”马保国频频上了热搜,在他的几段视频里,频出金句,例如“缠斗”“闪电鞭”“窝里斗”被网友恶搞成各种污秽的形容词和动词,马保国这三个字也在各个平台上被转发,鬼畜,也有人把他说的话和图片做成了恶搞的表情包。殊不知在这种搞笑的,网友恶搞的情况下,其实是损坏了我国一个中华传统文化的武术的形象,让不知道的人觉得中华武术都是花拳绣腿,用电影的一句话来形容就是:“你这样弄,让那帮老外怎么看我们”。随后这件事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最后遭到了国家的封杀。这样的例子也有非常多。例如知名游戏主播卢本伟,在直播平台有着几百万的粉丝,却把说脏话养成了习惯,他说的每一句脏话都被粉丝听在心里被做成了不文明的流行网络语,也记住了各种骂人的方式,在直播游戏的时候,时不时就会说出令人不悦的词汇,在最后,他因为教唆粉丝说脏话也遭到了封杀,从此没有进入过大众的视野中,实在是令人可惜。可以看得出来,国家也有意地在净化网络不良的行为,毕竟一个名人他的名气越大,就会有更多的人去模仿他,他说的话就越容易成为网络语,大家如果去争相模仿,会给这个社会带来非常大的不好的影响。

结束语:对于网络流行语传播,我们应该保持理性的态度,自觉区分各种信息是否污染,对于健康的信息,比如:“正能量”如果是被污染了的信息,我们应该做到不传播,不制造,不去做这些信息的受众。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我们更应该提升的是提升自己的个人素质,让这网络成为一个绿色、健康、友善的家园,净化网络环境,应该从每一个网民开始做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