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派特点(清朝的桐城派文化为什么没落了)

文 | 胡一舟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桐城派”初创于康熙至乾隆时期,此一时期,“桐城派”的“前三祖”方苞、戴名世、刘大櫆活跃于文坛,他们前既宋明理学之余势,是明季方以智等桐城古文家的进一步发展,倡导“言有物”、“修辞立其诚”。

桐城派特点(清朝的桐城派文化为什么没落了)(1)

方苞

逮至乾隆时期,刘大櫆的弟子姚鼐继续发展了桐城派文化。在他四十余年的学术活跃时期,曾在很多书院讲学,并编纂了《古文辞类纂》等诸多著作。这一时期的桐城派更加鲜明的提倡“考据、义理、辞章”的兼备,并且由一个南方流派发展状态。当时南北文学无人不言桐城,无人不言“方(苞)、姚(鼐)”。

桐城派特点(清朝的桐城派文化为什么没落了)(2)

严复

其二,并不能简单的将桐城派的兴衰理解成清代一种文学流派的发展和消亡,而应当将其至于理学发展的大背景下去讨论。桐城派文化的兴衰反映了清人学术取向的重要变化。明季理学由尊德性向道问学的发展是桐城派文学得以发端的重要内因,而乾嘉时期,浙东、浙西戴(震)、章(学诚)对于义理和考据的重视,使得道问学的传统进一步加深,这是桐城派得以兴盛的重要原因。同时,不应该忽略的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以国士自居”的价值取向,在清末变局下,桐城派对于时局的建议、举措的成败也折射出桐城派末流发展、没落和最终失语的原因。

以上是我的回答,请老师及朋友们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萧一山:《清代通史》

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

钱穆:《近三百年学术思想史》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季我努学社头条号(搜索季我努学社)及季我努学社微信公号(名称季我努学社,搜索jiwonu)季我努学社系国内著名的历史学民间学术社团,已出版中国近现代史料及研究作品逾3000万字,代表作为《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中国抗战影像全集》(全30卷)、《日本远东战争罪行丛书》(第一辑5卷,第二辑已出1卷)。其创办的季我努沙龙系国内最著名的公共历史讲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