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出班级管理的有效经验(如何应用小组制)

我在上一篇工作经验中分享了班级如何划分小组,那么小组分好之后,“小组制”又如何参与班级管理,如何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呢?根据小组成员构成特点,我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探索出来以下几条基于“小组制”的班级管理办法,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总结出班级管理的有效经验?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总结出班级管理的有效经验(如何应用小组制)

总结出班级管理的有效经验

我在上一篇工作经验中分享了班级如何划分小组,那么小组分好之后,“小组制”又如何参与班级管理,如何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呢?根据小组成员构成特点,我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探索出来以下几条基于“小组制”的班级管理办法。

第一,班级日常事务由小组轮流负责制。

班级学生自主管理岗位的设置也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问题。学生岗位也不能“养闲人”,每个位置的同学都要得到充分的锻炼,但是,锻炼又只是常设的几个岗位的学生干部,其他同学可能因得不到适合的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而缺乏主人翁意识,不利于班集体的建设。我的班级除了班主任助理和班级团支部需要设置的岗位外,每周的班级日常工作主要由一个小组的六名组员共同承担,我针对小组成员数设置了六种班级日常管理必需岗位(并有详细的工作明细):轮值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电教委员、安全委员、图书管理员。轮值班长由小组长承担,负责班级日常全面工作,剩下的五名组员根据自己兴趣、能力选择其一。

小组轮流值日好处是:首先,让每位同学都参与班级管理中来,让每位同学都能够树立主人翁意识,让他们在参与班级管理的实践中懂得班级建设人人有责;其次,让每位同学都能体验到作为班干部所需要做的日常琐事,并且培养自身的管理与沟通能力;再次,此举特别有助于性格较内向同学找到锻炼自己的沟通与协调能力的途径,改变以往那种班干部基本由能力强且性格外向同学包揽的状况,力求给每位同学锻炼的机会。

第二,承担班级日常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任务。

一是,当周值日小组策划并召开主题班会。组员按兴趣及能力特点分别承担班会主持人,班会前期筹划、幻灯片制作和班会课记录工作,如我在本学期侧重引导孩子们学习与理解祖国传统文化,选择《弟子规》作为班会课切入点,每个小组按顺序为同学们讲解十六句文本内容,要求形式多样,互动有效;

二是,制作既定主题的黑板报或宣传小组文化特色的黑板报。小组负责当期的黑板报,小组没有具备绘画功底的同学怎么办?小组一起想办法。另外,我特别在黑板上开辟“小组宣言”专栏,专栏由小组每周更新,或对学习的反思,或对生活的感触,但必须小组原创。小组皆希望写下的小组宣言是最棒的,因此会字斟句酌。而对所写内容进行思考、提炼时,又是对自己思想的一次反思和总结。同学的原创作品,更容易引起同学的关注、讨论,并被内化为自己的思想;

三是,开展小组读书交流活动。我在班级制定“yuè(包括阅、月、悦)读书计划”,借主题班会开展“小组读书推荐交流会”,以小组为单位推荐值得同学们阅读的课外书籍。下一步,我将在小组内开展“同读一本书”活动,激发小组成员多角度解读一部书的兴趣,推进阅读活动的纵深思考;

四是,小组作为学习共同体。一个小组同时也是一个学习共同体,由于分组已经考虑小组平均分相差不大和同学们各有优劣学科等因素,所以,我鼓励组内同学互相帮助与鼓励,更鼓励小组间学习竞赛,大型考试对班级成绩进行分析时特别对比各个小组成绩的数据变化,以组内带个体,以组际带全班

五是,小组共同完成班集体其他活动。如,每周的班级大扫除和下周的调换座位,或者其他的临时性班级工作。

以上便是我对“小组制”参与班级管理的形式的实践与探索。任何一种班级管理形式的实践都会遇到特殊情况,如,两位关系不和的同学抽签分到了同一小组怎么办?小组内出现了“不合群”组员并且不配合小组整体活动怎么办?在承担班级活动时,小组成员沟通协作和组织处理能力不能胜任怎么办?这些特殊问题都是班主任要及时关注化解或适时给予指导帮助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