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十大经典战术(功高谨厚人主不疑的武坛不倒翁高老鹞)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陈华
他是声名赫赫的将门之后,父亲被冤杀后,小学没毕业的他追随堂兄束发从军,搏杀疆场,屡为前锋,摧破敌阵,即便是面对契丹强寇也战意如虹。他长期追随李嗣源,婉拒唐庄宗的利诱。此后,任凭五代风云变幻,他始终秉持做人原则,谨厚小心,得亦悠悠,失亦悠悠,虽领强藩,列王爵,然而却"禄厚而君子不议,望重而人主不疑",在一饮一啄之间,保全功名于始终。其后人成功站队赵主,绵延不绝。可惜在演义小说中,他却被异化为妨主的高老鹞,生生地变成了五代版的樊於期。他就是五代名将、武坛不倒翁高行周。
五代出了不少将门,但很少有能够顺利过渡到宋朝的。出身塞上的高氏将门,恰是能够在五代大混乱中历尽劫波,始终红旗不倒的少数派,哪怕是到了两宋交替之际,仍有高家后人挺身而出,力抗外侮。
高行周
高氏将门中真正名显天下的首位大佬,就是领强藩、列王爵而君子不议、人主不疑的秦王高行周。
少孤从兄转战忙高行周,字尚质,生于公元885年,此时,黄巢起义虽然在各路藩镇的联合剿杀下平定了,但唐末的战乱却因为藩镇的崛起而愈演愈烈,哪怕是当时苦寒无比的幽燕之地也不能幸免。
俗话说,穷山恶水出强兵,作为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分界线的幽燕之地,历来民风彪悍,自然是强兵猛将不绝如缕。
就在这个越来越乱的大唐末世,以雄豪著称的军伍世家高氏诞生了一个注定不平凡的婴儿——高行周。
高行周生于妫州怀戎军雕窠里(今河北怀来),其父就是有"白马银枪"美誉的五代十国第一名枪高思继。高思继起先在镇帅李匡威手下为将,在卢龙军和幽燕豪客中颇有名望。出身于这样的家庭,小高同学自然从小就少不得习武练枪、打熬身体,为接过先人手中的枪做好准备。
就在小高同学一边读书一边习武之际,幽燕卢龙军的主帅却如同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公元894年,河东李克用在谋主盖寓的劝说下,也惦记上了幽燕之地,在带路党刘仁恭的引导下,顺利攻陷幽州(今北京)。
之后,李克用表奏刘仁恭为卢龙节度使,给了他一千多人枪,让他替河东经营好这块阻断契丹南下牧马的门户之地。
为了加强刘仁恭的力量,李克用还将在幽燕素有人望的高思继三兄弟留给刘仁恭。不过,李克用对于高思继兄弟是有所保留的,担心他们勾结燕北豪杰,尾大不掉。显然,独眼李克用这回是看错人了,他真正该防的是反复无常的刘仁恭,而不是秉性忠勇的高氏兄弟。
作为卢龙军老兵高顺励三子中的老二,高思继担任了中军都将、顺州(今北京顺义)刺史,兄弟三人一起统领幽州军队,在他们周围迅速团结起一大批燕北豪杰。对此,根本不用李克用提醒,在幽州立足未稳的刘窟头(仁恭)内心其实非常忌惮。那个时候的刘仁恭挺辛苦,又要防着高氏兄弟,又要招兵买马准备造李克用的反,真是忙坏了。
可惜,高思继兄弟一点也不懂得替领导分忧。作为幽州人,他们奉行好汉护三邻的本位主义原则,对于李克用特意留下来监视幽燕的沙陀兵本来就没有啥好感,加上这些人仗着李克用的势力横行不法。于是,高思继兄弟每每依法纠治沙陀兵,一来二去砍了不少沙陀勇士的头颅。这下可是捅了马蜂窝了。
其他的沙陀兵就越过卢龙军府向李克用告刁状。远在河东的李克用闻报大怒,他又不是李青天,哪里会去分辨真伪,再加上本来就对高家兄弟有成见,于是,他派人问责刘仁恭。刚还在冷眼旁观的刘仁恭马上变脸,将责任全部推给高氏兄弟,然后,高思继兄弟就被两个都看他们不顺眼的领导给出卖了,稀里糊涂地一起掉了脑袋。
那么牛叉的高思继死后的简历上居然混了个生卒年不详,想来应该卒于公元895年至896年之间,因为在896年,羽翼渐丰的刘仁恭不仅放单飞了,还将李克用美美地修理了一顿。对于白马银枪高思继的冤死,后世的高粉们可不干了,他们脑洞大开地为其灌水,编出诸多传奇:如高思继大战李存孝,打得不分轩轾;再如高思继硬撼王彦章,死于回马枪下。总之,深受说书人影响的高粉们,怎么吸睛怎么忽悠,夸得他简直比后世的某普还神。可惜,演义终归只是演义,我们看一看、笑一笑、悲一悲就可以了,千万别当真。
杀了高思继兄弟,刘仁恭一箭双雕,既除了心腹大患,又归罪于李克用,可以继续收买高氏子弟为我所用。
高思继一死,小高同学秒变孤儿,首次承受了失怙之痛。不过,出身革命大家庭的高行周并不孤单,他还有同样凶猛的兄长。
刘仁恭在借李克用之手除掉高思继兄弟后,又露出一幅假慈悲的模样,刻意拉拢小高兄弟。这样,小高同学就没有机会去找一张安静的书桌,当一个小鲜肉级的初中生了,他要随着堂兄高行珪一起进入刘仁恭军中,在战争的熔炉里迅速成长为肌肉男。当然,他最后的作为远远超过领他入门的堂兄。高行珪生猛有余(史称"骁果出诸将之右")、城府不足,而且贪鄙不法、滥杀无辜,实在不足为训。
初阵的高行周还是跟在堂兄后面的小屁孩,不过很会讨刘仁恭喜欢,常侍其左右。在刘仁恭眼里,小高兄弟没有老高兄弟看着瘆人,不仅可以限制使用,还可以利用他们广收燕地豪杰之心,何乐而不为呢?
后来,高行周找了个机会回到了堂兄身边,成为堂兄的臂助。
在刘仁恭与契丹、朱温、李克用纠缠不休的爱恨情仇中,小高兄弟在刘仁恭手下,一干就是十来年,哪怕是到了公元907年,刘守光杀兄囚父,成为燕地的新主,老黄牛似的小高兄弟仍在燕军中效力。
千不该万不该的是,公元911年,刘守光非要学着别人称帝,建立政权,这让晋王李存勖立时就不好了。本来,李克用对刘仁恭由爱生恨,临终还不忘遗命李存勖讨之尽孝。然而,李存勖想着是老爹与刘仁恭有仇,自己又不认识刘守光,完全可以先放一放,哪知道刘守光精虫上脑,非要称帝,如果不打他,不仅不孝,而且政治上也不正确,因此,李存勖不顾朱梁的威胁,命老将周德威挂帅以"僭逆不道"之名攻打幽州。
虽然老将出马一个顶俩,但那时的幽燕之地,路险兵强,真的不好对付。所以直到公元913年,周德威的大军也没有搞定刘守光。
李嗣源也参与了征燕之战。李嗣源善于招揽人才,曾听闻过高氏昆仲的大名,也约略知道一些高家与李家、刘家的纠葛,决定将小高兄弟招为己用。
此时的高行珪被刘守光任命为武州刺史(今河北宣化),负责在幽州外围打牵制战。高行珪虽然是一勇之夫,但作为彼时的高氏族长,他不得不为高氏的未来考虑。他深知刘守光倒行逆施,败亡只在旦夕,自己若跟着刘氏与李家死磕到底,恐怕灭门之日不远矣。至于老高兄弟死于李克用之手,那是上辈子的事了,还提个毬?再说,老高兄弟之死,与刘仁恭也脱不了干系,而且自己向李嗣源投降,又不是投降李存勖,这里面还是有区别的。
于是,高行珪接过李嗣源抛来的红绳,主动派高行周去联络李嗣源,双方一拍即合。
很快,燕军大将元行钦就听说了小高兄弟反水的消息,这家伙也是个猛人,二话不说,带上自己招募的勇士就杀向高行珪。
高行珪虽勇,可是帐下兵士太少,对付异常凶猛的元行钦,颇为困难,就让高行周再次向晋军求援。李嗣源闻讯后,决定好人做到底,率军驰援武州,双方在广边军(今河北赤城)一场恶战,最终,元行钦兵败投降。
幽州
战后,高行周受命离开兄长,转隶李嗣源麾下,与李嗣源的养子李从珂一起统领牙兵,慢慢地成长为李嗣源的腹心之将。从此,高行周告别了故乡,走上了一条辉煌的人生大路。
中年从唐建奇功高行周归顺后,一开始并不起眼,至少李存勖没有瞧上他。不过,后来长期把持幽州的土皇帝赵德钧却对这个同样出自幽州的小伙子大加赞赏,说他"心甚谨厚,必享贵位"。尽管赵德钧在历史上是个反面人物,但对高行周的看法却没有走眼。
想想也是,高行周小小年纪就眼睁睁地看着父辈因为木秀于林而遭李、刘联合绞杀,内心能平静吗?不过,经过多年反思的他,没有选择冤冤相报,而是选择认认真真做事,小心翼翼做人,这才能让他在王朝更迭的洪流中顺时而进、行稳致远。这一点,即便对他看得无比透彻的赵德钧也望尘莫及。
公元915年,经过多年苦战的李存勖终于全取河朔,获得了比较稳固的大后方,开始集中兵力南下攻梁。
当时,晋梁双方对峙于莘县。李存勖虽然在之前的战事中表现出色,但当他迎面撞上一步百计的后梁名将时,也不得不小心应付。
一次,晋将元行钦被梁军围困,力战不能突围。这位当年横行幽州的勇将因为受到李存勖青睐,专门从李嗣源手里要过来,还被赐名李绍荣。元行钦简直如同李存勖的影子一般,平时与主子寸步不离。不成想,这次元行钦遭到的算计,被困重围,脸上中箭,犹血战不止,眼看就要没戏。
就在众多晋将在心中默默向元行钦诀别的悲情时刻,刚过而立之年的高行周一马飞出,率领麾下精骑横挑梁阵,在枪林箭雨间往来驰突,最终在重围中救出了堪堪就要废命的元行钦。
这一战,让李存勖对高行周的看法立马发生了转变,瞬间爱上了这位白马将军,想着将他收入自己的夹袋之中。可是,刚刚从李嗣源麾下要走元行钦,现在又要高行周,李存勖有点儿张不开口。毕竟,此时的李存勖才继承李克用的大业不久,还需要干哥哥李嗣源们的帮衬。
李存勖索性派人对高行周说:"小高啊,大王很看好你,想给你当什么什么官,希望你能到大王帐中听用。"典型的拉拢利诱。
可是以前百试百灵的招数在高行周这儿行不通了。高行周不是不知道站队的重要性,但他感激李嗣源对高家的再造之恩,不忍心做个见义忘利的小人,就推辞李存勖道:"总管(李嗣源)用我,也是为了您的晋国,服侍总管和服侍您都是一样的。况且我家兄弟,能够脱离灾难遇上像您这样的明主,都是托了总管的厚恩,现在怎么能忍心背离他呢?"一席话,说得李存勖不免心生敬佩,也就打消了挖墙脚的心思。
四年后,晋梁之争变得对晋越来越有利。双方的主战场逐渐向黄河沿岸碾压过去。当然,梁军也不是全然没有反手之力,他们打算攻击并占领位于晋军上游的杨村寨,从而挤压晋军的战略空间。不成想,梁军的进攻线路被李嗣源提前侦知,李嗣源当即决定率部埋伏于梁军必经的斗门,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哪知,李嗣源的情报有误,梁军派出了远多于李嗣源伏兵的部队。这个失误差点让嗣源悲剧了,本来想打人家的埋伏,却被缓过劲来的梁军一个反冲锋困在垓心,形势变得岌岌可危。危急时刻,又是坐镇后方的高行周闻警,亲率精骑飞马驰援,横击梁军,一场血战,这才捞出了未来的唐明宗。
公元923年,李存勖建立后唐,与后梁的死磕也到了最后时刻。李存勖受命率军奇袭郓州(今山东东平)。这是一步险棋,也是一步妙棋,妙就妙在此计利用了梁军主力外派的空窗期,险就险在直捣后梁心脏必须速战速决,否则极有可能被聚拢上来的梁军主力包了饺子。
深谙兵事的李嗣源不敢耽搁,立刻以高行周为前锋,率军向郓州杀去。
哪知道,天公并不作美。一路上阴雨绵绵、道路泥泞,唐军士卒行路艰难,浑身淋得像落汤鸡似的,非常不爽,再加上远离家乡深入敌后外线作战,情绪不高,牢骚不少。
和士卒并肩前进的高行周,耳旁不时传来士卒的抱怨,他知道此时绝对不能听之任之,就挺身而出道:"这是天助我军,这种大雨,敌人必然不备,我军必能出其不意,收获大功!"一席话,让刚才还牢骚满腹的唐军拔云见日,士气大增。
就这样,高行周的前锋军冒着大雨,连夜渡过黄河,在梁军毫不知觉的情况下一举突入郓州,敲响了后梁灭亡的丧钟。
战后,高行周积功升任检校太保,并遥领端州(今广东肇庆)。想来,还是因为他不肯成为李存勖的入幕之宾,所以至此仍不能实授刺史。
高行周
不过,高行周很快就由遥领变成实授了。公元926年,高行周出镇绛州(治今山西新绛),经过多年的打拼,高行周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州府。老实说,高行周的贵重来得有点儿晚,这显然与他的谨厚性格是分不开的,毕竟,无论何时,好哭的孩子有奶吃,那些能折腾的主儿总是先贵一步,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然而,对于始终小心谨厚的高行周来说,这也算不得啥,因为虽然起步晚,但是凭着小心谨厚,他终将成为一个走得更远的人。
累仕三朝列王爵事实证明,高行周当年不慕眼前富贵,忠于李嗣源的选择是无比正确的。
公元926年,当李天下(存勖)的戏演过头了,最终横死兴教门之后,李嗣源称帝做了唐明宗。李嗣源对于高行周这位跟了自己十年来,且忠心不贰的幕府旧将,非常宠信,先是让他改任复州(今湖北天门)刺史,在前线好好锻炼了两年,积累起自领一军的宝贵经验。
两年后,李嗣源一直看不上眼的义武军节度使王都发动了叛乱。李嗣源一下就想到了高行周,立即将他调到平叛前线,担任禁军右龙武统军,和根红苗正的符彦卿一起,辅佐归德节度使王晏球征讨定州。这下,叛乱本来进行得顺风顺水的王都,直接撞上了铁板。
没办法,王都不惜引狼入室,卑礼厚币地招来了外援。契丹猛将秃馁(托诺)伙同王都一起,打了王晏球一个出其不意。不过,王晏球也是位身经百战的老同志,一向遇事不慌,迅速做好防守反击的准备:一方面以自己为诱饵,激励唐军死守嘉山(今河北曲阳)苦战强敌,一方面乘敌疲惫士气大堕之际,放出高行周、符彦卿两个虎将蓄势夹攻。结果,三路大军齐头并进,杀得契丹、义武两军屁滚尿流。
之后,唐军攻入久困的定州城。此战,高行周因杀敌有功,升任颍州(今安徽阜阳)。
再之后,也就是公元930年,45岁的高行周被李嗣源任命为安北都护、振武节度使。美中不足的是,振武军(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失陷契丹多年,高行周这位节帅只能遥领而已。
四年后的公元934年,高行周调任彰武节度使,镇守延州(今陕西)。他之所以被调至西北,恐怕是因为后唐朝廷担心李嗣源的养子潞王李从珂难治,希望借高行周给予威慑。史书上并没有说,在那段时间里,盘踞凤翔的李从珂与高行周是否暗通款曲?不过,在李从珂不久称帝后,即改任高行周为昭义节度使,镇守潞州(今山西)。潞州可是当年晋梁之间反复血战的形胜之地,关乎汴梁安危,而且还是李从珂的藩封之地,如此重镇授予高行周,其中难保没点儿猫腻?
李从珂抢来的皇位坐得并不踏实,因为他的干妹夫石敬瑭也在惦记那张宝座。公元936年,在出卖幽云十六州换得契丹的支持后,石敬瑭在河东军的大本营太原扯起了反旗。
当年,李从珂与石敬瑭同为李嗣源的左膀右臂。要说,李嗣源也是个没文化的奶霸,根本不知道乱世里根本没有安静的温室,更不可能有温室里的花朵,他舍不得让自己的亲儿子上阵杀敌历练,对别人又不太放心,就只好让干儿子和亲女婿挑起重担,结果成功地把自己的亲儿子变成了废柴。现在,干儿子和亲女婿都已成长为自家的掘墓人,真不知道老李同志泉下有知,该当如何?
当了皇帝的李从珂爱惜羽毛,自然不肯亲自上阵去砍好妹夫,就派大将、建雄军(今山西临汾)节度使,外号人称"生铁"的张敬达率领诸镇联军进讨太原。高行周以太原四面招抚兼的身份参与其中。
起先,张敬达打得有板有眼,石敬瑭被困在太原城中,日子过得挺煎熬的。幸好,老石虽然顶着个汉奸的恶名,打仗的手艺还是不错的,在刘知远等心腹大将的支撑下,愣是守住了太原,等来了契丹的援军。
这次,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是来收取幽云之地的,当然不会虎头蛇尾,因此,他亲率五万精骑南下救援。
高行周和自己的好搭档符彦卿受命迎击契丹大军。哪知,这次二人的黄金组合不灵了,在优势敌军的猛攻下,高行周等人只好保着张敬达退入太原南面的晋安寨,凭险据守。契丹军本就是来收取利息的,当然不舍得强攻,就与石敬瑭合兵一处,将晋安寨团团围住,反正打不死你还困不死你嘛。
然后,石敬瑭被耶律德光扶上了儿皇帝的宝座。在那个时代,中原板荡、胡马纵横,像李存勖这样的沙陀人只要能够安靖四方,照样可以身登大宝,得到中原百姓的认可。然而,像石敬瑭这样出卖国家利益损害民族尊严的儿皇帝,即使是汉族(何况老石还是沙陀人),亦将遭到天下痛恨。
此时,已到了十一月,晋安寨中粮秣不继、军心不稳。唐军副帅杨光远见到突围无望,渐生异志,准备杀死坚决不降的张敬达向石敬瑭邀宠。高行周觉察出军中有异,就领着勇士护住张敬达。哪知道张大帅真是块儿生铁,根本看不出高行周是在暗中保护自己,反而对别人说:"行周总是跟在我后面,有几个意思呀?"听到主帅如此说,高行周也不好再贴身保护了,他毕竟不是特勤局的专职保镖。没了高行周的保护,张敬达很快就被杨光远杀害了,在晋安寨中望穿秋水的唐军随后集体出降。高行周见大势已去,也只能放下了手中的武器。想想也是,保老主的干儿子,与保老主的亲女婿,好像也差不多。
有了这么一大拨儿唐军精锐的加入,石敬瑭立马腰杆子硬了,随即率军南下,攻入洛阳。李从珂自焚而死。后唐至此灭亡,被后晋取代。高行周转仕后晋,获授同平章事,以使相的身份归镇潞州。
公元937年,河朔三镇中最难搞定的天雄军(魏博)节度使在魏州(今河北大名)起兵叛乱。这是五代大戏中最常见的桥段,一个人只要手里有兵有地,总会生出一些不切实际的痴心妄想,这不,因观望石敬瑭篡立未能及时致贺的老范,就满怀惧罪和渴望,趁着后晋立朝未稳准备逆袭一下。
石敬瑭闻讯后立即下旨征讨。高行周被委任为魏府西面都部署,率昭义军从西面进攻魏博。老范一见晋廷动真格儿的,很快就怂了,正好石敬瑭上位不久,也不想和各地强藩摊牌死磕,就收下范的二子做人质,暂时放过了老范。
高行周讨逆有功,被改任河南尹兼东都留守,成为石敬瑭身边的重臣。
两年后,石敬瑭将都城从洛阳迁回开封,改洛阳为西京,又让高行周担任西京留守。年底时,石敬瑭将魏州广晋府升格为陪都,在魏博军中楔入了一个漂亮的钉子邺都留守司,高行周又被任命为广晋尹、邺都留守。又过了两年,也就是公元941年,高行周再次担任河南尹兼西都留守。这几年,老高一直很忙,虽然从未进入权力核心,但一直在三都留守的重任上周转,与各级官佐打足了交道,他的低调稳重能干也赢得了朝廷上下的尊重。
公元941年年末,山南东道节度使安从进据襄州(今湖北襄阳)叛乱,秘密勾结荆南等镇企图引兵北犯。石敬瑭接报后立即任命高行周为南面行营都部署,全权负责平叛事宜。久经考验的高行周终于跃升成为一军统帅。
各路平叛晋军在高行周的率领下,马不停蹄地赶赴前线,在唐州(今河南唐河)迎头痛击叛军,打得叛军丢盔弃甲,还顺手缴获了安从进的节度使印信。老安如丧家之犬似地躲进襄州,利用易守难攻的襄阳城负隅顽抗。
不久,高行周的大军抵达襄州城下,将襄州城团团围困。此时,曾与安从进暗通款曲的荆南却如聋子一般,对安从进的求救不理不睬。
深知襄州难下的高行周借鉴当年追随王晏球打定州的故事,剿抚并用,在围城的八个月里,前后招降了叛军近两千人,逐渐地瓦解了敌军的斗志。
就在高行周准备对襄州发起最后一战的前夕,公元942年,石敬瑭走完了晚节不保的一生,其侄石重贵即位。当时,高行周仍身在前线,无法奔丧,只能在军中带孝,并上表谢罪。石重贵倒也不计较,命其所领使相衔升为侍中。
高行周走完对石敬瑭的悼念程序后,立即下达了总攻襄州的命令。在襄阳城下蓄势已久的晋军闻令而动,冒着枪林箭雨冲上襄阳城头。安从进见大势已去,遂自焚而死。凭着"平定汉南"的战功,高行周加授检校太师,转任归德军节度使,镇(今河南)。
与石敬瑭甘当儿皇帝不同,年少气盛的石重贵可不愿继续当孙皇帝,因此,在他的一番骚操作下,契丹与后晋的友谊小船说翻就翻了。
公元943年底,欲壑难填的契丹大举南侵。石重贵也不含糊,下令诸镇帅毕集汴梁共商抗敌之策。第二年初,高行周以北面行营都部署之职率符彦卿、皇甫遇、王周等悍将,随石重贵一起北征。
哪知,以骑兵为主的契丹军行动如风、攻掠如火,他们竟然前出至澶州(今河南),与高行周的部队迎头撞上。事发突然,高行周的军队还没来得聚齐,就被困在北面的戚城。无奈之下,高行周只好派人向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景延广求援。不成想,这位石重贵信任的禁军统帅全然没了当初豪言"我有十万横磨剑,要战则早来"的狂气,只知拥兵观望,迟迟不肯救援。
关键时刻,还是老战友符彦卿给力,闻讯后立即率军驰援,这才将拼死力战的高行周、高怀德(也是牛人,以后有机会再讲)父子救出。劳师袭远的契丹军战事不利,生怕久顿澶州城下陷入晋军重围,匆忙撤军北归。
石重贵的亲征秀虽然有点虎头蛇尾,但终归是将来势汹汹的契丹军赶走了,所以也就高高兴兴地班师还朝了。临行之际,他特意留下二周(高行周、王周)镇守澶州,防止契丹人杀个回马枪。
石重贵回朝后不久,在众臣对大话王景延广群起攻之的情况下,不得不将他遣去西京。然后,石重贵任命高行周为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成为后晋的禁军统帅。此时的高行周,用他小心谨厚、忠心办事的态度与能力,赢得了石重贵的信任。
到了公元945年,已届花甲之年的高行周加授天平军节度使,不过由于他仍担任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故此一直逗留京师,并没有前往郓州赴任。但是,此时的侍卫亲军中出了一个爱搞事情的都虞侯李彦韬,这哥儿们工于心计,仗着石重贵的宠信,一味揽权专断,很快架空了名义上的禁军司令高行周。对此,高行周当然明白,毕竟自己不是石重贵的班底老人,犯不着和二杆子似的李彦韬较劲,那样做搞不好反而会触了小石同学的逆鳞。于是,高行周悠然自得,丝毫不以李彦韬为意,哪怕是与朋友喝高了,也从不语及李彦韬的那点儿破事。一来二去,反倒搞得石重贵不好意思起来,干脆外放高行周回归德军,继续担任节度使。
第二年,小石同学头脑发热,居然派自己的姑父杜重威统军北伐。哪知,同样是人家的妹夫,石敬瑭妹夫杜重威与李从珂妹夫石敬瑭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杜重威整个是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草包,由他统军,不失败才怪!果然,此次杜重威兵败瀛州(今河北河间),引来了一个可怕的后果。耶律德光趁机再次南侵,与晋军相持于镇州(今河北正定)城南的滹沱河。
眼见此次契丹军南下恐怕不会善了,石重贵忙命高行周为北面行营都部署,让他与符彦卿共同驻守澶州,防止契丹铁骑南冲。可惜,小石同学的部署没有赶上杜姑父的投降步伐,这哥儿们想着李从珂的妹夫能当皇帝,自己作为石敬瑭的妹夫亦能,自己完全可以复制石敬瑭的发家史,不就是向契丹投降吗?
于是,杜重威率晋军主力投降契丹,并引契丹军长驱南下,攻入汴梁。小石同学这回可让自己的姑父坑惨了,无奈之下只得出降,后晋随之灭亡。
那时的耶律德光自恋得不行,认为中原全是他的了,自己可以在中原称王称霸、予取予求,结果惹得中原各镇军民同声反对,特别是听说刘知远在太原起兵,迅速得到了中原藩镇的拥戴,建立后汉政权,耶律德光这才如梦初醒,仓皇撤回塞北,途中就翘了辫子,还被做成"帝羓",整成了个契丹版的埃及法老干尸。
刘知远开始着手收拾旧山河,依然离不开高行周等强藩的支持。于是,他加封高为中书令、,并进爵临清王。也就是从这一刻起,老高同学也是头戴王冠的贵人了。
刘知远还给了高行周一个命令,让他率军讨伐卖国求荣的祸首杜重威。想想老杜也挺冤的,放着坚城重兵建功立业的好事不干,非想着引狼入室黄袍加身,结果人家帝羓只想自己做胡汉双料儿皇帝,根本不理他这个茬儿。现在好了,自己成了天下共讨之的国贼,真是冤死了,可这又能赖谁呢?
说起来,老高和老杜也不是外人,高行周的女儿是杜重威的儿媳。可是,面对人人得而诛之的国贼,高行周岂敢怠慢,率军围住了杜重威据守的魏城。旧地重游,用兵如做人,一向小心慎重的高行周深知魏城防守严密,旦夕难下,故此决定暂时围而不攻,静待城中发生变化。
可是,高行周选择了攻取魏城最为稳妥的方法,却惹恼了一个人。这个人来头可不小,他是吐谷浑人,担任讨伐军的副帅,这还不算,他是刘知远同母异父的弟弟,怎么样,这个关系不一般吧。刘知远派他前来,用意不言自明。
虽然有皇帝哥哥做靠山,但是此前表现很一般,现在好不容易捞着一个立功的机会,却被高行周推三阻四,这怎么行?于是,他就在军中散布谣言,说高行周顾念亲家,留情不攻,这让高行周非常恼怒。
幸好,刘知远是个打老仗的人精,深知高行周采取的战法是正确的不二之选。于是,命向高行周道歉。刘知远这样做显然是个明白人。可是,在当了一段时间的皇帝后,刘知远看问题的视角变了,觉得久困不是办法,又强令高行周按的主张迅速攻城。高行周刚还因为刘知远的理解而感激涕零,现在却因为皇帝的天威难测而战战兢兢,只好下令强攻,结果一天下来就死伤过万,不得不停止攻城,再次改为围困,直到杜重威受不了投降为止。
至此,刘知远也不得不称赞高行周见识卓远,同时,为了压住叛服无常的魏博军镇,索性改任高行周为天雄军节度使。
后汉小朝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等到刘知远的大将郭威黄旗加身,建立后周王朝后,郭威立刻封高行周为齐王。这让侥幸逃脱的前朝余孽很不爽,想着自己身为前朝国戚都没资格封王,高行周凭啥为王,而且还是一字王?既然郭威不给自己王冠,不如自己创业挣顶王冠戴上,那多拉风啊。不过,造反前还是要拉上高行周的,毕竟大家在魏城下也是一个战壕里的革命战友啊。当然,如果拉不上的话,将其出卖给郭威也不错。
于是,面黑心诈的伪造了一封高行周的书信,派人送给郭威。信中多处直指后周过失,还隐约透露出要与联合谋反。
可是,巧施反间计的这回遇上的不是他的好侄子后汉隐帝刘承祐,而是老江湖周太祖,哪能看不出其中有诈。于是,郭威直接将书信转给高行周,这让高行周感动得无可无不可。
见到反间不成,索性联合南唐、北汉扯起了反旗,郭威早就想除掉这个前朝国戚,一见飞蛾扑火,立即率军亲征兖州,直接将其灭。可叹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就在忙着和他的好哥哥好侄子相会与地下之际,高行周也走到了人生光荣的尽头。公元952年秋,高行周病逝。郭威闻报后,下令追赠其为尚书令,进爵秦王,谥武懿。
看到这儿,我们可以毫不迟疑地否定演义中的一个经典桥段。因为高行周江湖诨号"高老鹞",让人称"郭家雀儿"的郭威寝食难安,于是,命令禁军大将赵匡胤设法除之。赵父与高行周是结拜兄弟,郭威让赵匡胤做杀手,明显不安好心。左右为难的赵匡胤只好只身求见高行周吐露心曲,表达了欲借高行周首级实现自己统一天下的初衷,这让高行周非常感动,认为"将来安天下者一定是此人",遂将其子怀德、怀亮托付给赵匡胤,然后拔剑自刎。赵匡胤深受感动,不仅与高怀德兄弟结为金兰之好,还将妹妹许配给高怀德,之后一起统一天下,共同开创了两宋锦绣河山。这个桥段中的高行周妥妥的是五代版樊於期,光照日月、气壮山河,令人感佩不已。可惜,这只是演义,是人们对英雄人物的别样升华。
不过,高思继、高行周、高怀德爷孙,为后世武林贡献出一套流传千年的四季拳,却是有根底的。四季拳以"天、地、人"三才为根,以"精、气、神"三宝为宗,借鉴模仿春夏秋冬四季之风的不同力道,分为"和风式""熏风式""金风式"与"飓风式"四个大式,每个大式里又分108式,共计432式。其中,"和风式"主缓,"曛风式"主粘,适宜春夏两季练习,又因其轻柔的特性,特别适合老人练习。"朔风式"主劲,"飓风式"主刚,适宜秋冬两季练习,因其一招一式中尽显力量,故而成为年轻人的练武首选。总的来看,四季拳柔中带刚、刚柔相济,是一套老少皆宜的大众拳法。
明清两代是四季拳发展的时期,高氏族人习武成风,高手辈出,如康熙年间的高万胜、道光年间的高化岚、清末的高瑞臣等都是当时武林高手。千年以降,高氏武魂不灭、英风常在,在倭寇犯境之际,高氏族人习武杀敌,续写了一曲曲令人难忘的英雄赞歌。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欢本文/作者,文末赞赏一下表达支持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