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多高的孩子需要买票(地铁广州东站每天)

羊城派记者 张豪 孙婷婷

【写在前面】

暑假一到,又到了“遛娃”出行的高峰。不少地方都会听到“寻娃”的声音:火车站、地铁站、动物园、博物馆、景区……

广州地铁多高的孩子需要买票(地铁广州东站每天)(1)

暑运 图/视觉中国

每个家长都不希望发生这样的事情。很多家长会觉得,这种事绝对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看完本月的记者帮▪寻TA盘点,相信你会认同:大意真是要不得。

“5米的距离,5秒钟,娃就在滚滚人潮中不见了。”

今年五一,6岁的小夕和父母一起出游,哭闹着要买一个玩具,父母不同意,小夕一边用余光瞄着父母一边一边快步前行,父母想让小夕自行冷静下来,就一边用余光瞄着小夕,一边保持5米左右的距离跟着。

“我们就上个厕所,孩子先出来在门口等,我们也很快出来,就找不到孩子了。”

“我就买个票的空档,刚刚他还在我身边呢。”

“他以前也常在家门口玩儿,天黑了自己会回来的。谁也没想到,这次就没回来啊!”……

上面这些的场景,是不是觉得很熟悉?相信很多父母都曾经历过,或者见到过。有些孩子幸运地找到了,有些孩子再也没有回来。陌生环境不能远离父母,与父母失散不跟陌生人走,记牢父母的电话号码和报警电话,外出旅游一定要带好手表……

用一分钟的时间去想一个问题,也许这样的事会大大减少:假如孩子丢了再也回不来,我会怎样?暑假还没结束,希望所有娃娃平平安安。

暑运是孩子走失的高发时段

7月是暑运的开始,火车站、地铁站、动物园等人流量多的公共地方,寻人“声音”也频繁出现,尤其是地铁站、火车站等公共交通场所。据广州地铁统计,仅7月1日至5日期间,地铁广州东站每天发生寻人事件超过5起,其中多为儿童。

7月3日,晚上10点多,广州地铁广州东站站的工作人员在站厅发现一名10岁左右男童独自玩耍,身上有点脏,而且没有家人陪伴,考虑到安全因素,工作人员上前沟通,并将其带到车站控制室照顾。由于孩子不愿意沟通交流,只说是金沙洲的。车站同时打开寻人广播,但一直没家长前来认领。

后来一位广州东站工作人员发现自己隐约在朋友圈看到过一个寻人启事,仔细比对寻人信息,较为吻合,便与对方取得联系,果然这位男童正是寻人启事中走失的。晚上11点多,孩子家长与学校老师赶到地铁站,一家人终于团聚。

原来,孩子当天下午5点左右放学时,趁陪护老师按电梯就自己溜走,随后进入地铁站跟随乘客过闸,一路坐地铁来到广州东站。

而7月17日,在东晓南地铁站,一位2岁的男童与妈妈走散,独立一人走进地铁闸机,准备乘坐嘉禾望岗方向列车,幸好被地铁工作人员发现,及时冲上去将其抱下来,约20分钟后,最终在地铁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顺利地回到了家人身边。

7月20日,广州动物园一名四五岁的女孩与一同游玩的家人走失,被园区志愿者及热心市民耐心安抚,走失近一个小时后找到家人……

记者在广州东站地铁走访时发现,相比以往,暑运期间人流量更大,很多外地来穗人员将子女从老家接来玩,记者看到一个家长带着两三个小孩较为常见,有家长让孩子们手挽着手,不让离开视线范围。

广州地铁工作人员表示,家长在出行时要看护好孩子,若不慎走丢要第一时间向地铁工作人员求助,将小孩走散或小孩未上、下车,及时将时间地点以及小孩的衣着等关键信息告知工作人员,也可以拨打地铁服务热线96891,千万不要独自跨站寻找,以免耽误时间。

青少年离家出走问题仍突出

从5月中旬开始,羊城派公益板块重磅栏目“记者帮·寻TA”上线已经近100天,记者帮团队一直秉持初心,坚持每天都在落力寻人,让不少家庭重新团聚,在一声声的感谢声中,记者也颇感欣慰。我们的愿望很简单,就是让越来越多的市民参与进来,和羊城派一起,让记者帮走向众帮。

7月份以来,记者日常跟进的寻人案例有19宗,最终与家人团聚有11宗,覆盖各个年龄层,既有中老年人,也有青少年。

在青少年人中,走失原因多为与家人发生矛盾而选择出走;在中老年人中,则多为精神失常、智力障碍的患者。这也是我们跟进寻人的总体情况基本一致,这类问题需要引起社会关注。

在记者跟进寻人的案例中,青少年有8宗,其中因与家人发生矛盾而选择离家出走的有6宗,年龄在11岁至18岁之间,目前仍然有3人至今未归。

白云区一位14岁的男孩,曾因沉迷游戏偷偷跑去网吧待了两天,这次因为犯了错误挨了父亲的打,便选择离家出走。起初家人以为等他气消了会自自己回来的,没想到这么多天过去了仍然未归,这让家人心急如焚。

花都区狮岭镇一位14岁女孩贺艳宁也是因为顽皮被父亲打了,当晚贺艳宁便跑去同龄同学家暂住,没想之后和同学一起离家出走,至今未归。

贺艳宁的家长借羊城派想对孩子说:“你们还那么小,一个人在外面很危险,早点回家好不好?”这一系列案例的背后反映出孩子的心理脆弱,但家长也有责任,家庭教育的不足值得家长们深思。

智能腕表帮寻走失老年人

在7月份的寻人案例中,有6宗是老年人,其中走失原因有3宗是老年痴呆,1宗是精神障碍,另有2宗是走失。不过幸运的是,这6位老人最终在各方的帮助下,安全地回到了家人身边。

老年痴呆、精神障碍……成为了老年人走失的重要原因,面对这一人群,怎么做好家庭照护、预防老人走失呢?广州市正在开展智慧养老健康平台或许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从2017年开始,广州市开始试点智能养老服务,推出了“平安通“项目。

全市80岁以上的老人或者是60岁至80岁中残疾、精神障碍等疾病的长者可以免费享受服务,“平安通”可以提供紧急呼援、定位服务、定期关怀、咨询转介、心理慰藉、提示服务等六种基本服务,并提供智能腕表、老人手机等智能终端设备。

7月31日下午1时50分左右,“平安通”客服人员接到一位老人求救电话,原来老人家住广州白云区棠景街,因患有老年痴呆症,在白云区少年宫附近迷了路,遂向路人求救。

在路人的帮助下,通过“平安通“手机一次呼叫,拨打了客服的热线,联系上了家属,最终在下午2点半左右家属顺利地找到了老人,并安全地接回了家。

“当老人遇到紧急情况,可长按终端设备的SOS键一键报警,我们的客服收到消息后会第一时间联系老人的监护人,并询问是否需要联系120或其他监护人。”该平台负责人苏艾瑞介绍道。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孙磊 吴瑕

实习生 | 梁敏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