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十大忌讳(正说西游记之人的元神与学道的目的)

话题扯得有点远了,还是回到西游记里,我们且来看前面樵夫唱的“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过去道家认为,人的真正生命是他的元神,也叫识神,但是它却不在我们这个空间,它在另外的肉眼看不到的微观空间里,当人的肉身死亡时,人的元神就会出离肉身,重新进入轮回。在西游记里这类例子可谓比比皆是,我们来看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里的几段:在第一戏里“那怪物有些手段,使个解尸法,见行者棍子来时,他却抖擞精神,预先走了,把一个假尸首打死在地下”,“却说那妖精,脱命升空。原来行者那一棒不曾打杀妖精,妖精出神去了。他在那云端里,咬牙切齿”;再看第二戏“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那怪见棍子起时,依然抖擞,又出化了元神,脱真儿去了,把个假尸首又打死在山路之下”,“却说那妖精,原来行者第二棍也不曾打杀他。那怪物在半空中,夸奖不尽道:‘好个猴王,着然有眼!我那般变了去,他也还认得我。这些和尚,他去得快,若过此山,西下四十里,就不伏我所管了。若是被别处妖魔捞了去,好道就笑破他人口,使碎自家心,我还下去戏他一戏。’”

西游记的十大忌讳(正说西游记之人的元神与学道的目的)(1)

美猴王火眼金睛,一眼就识破了白骨精

我们再看在第四十回“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刀归木母空”里红孩儿这一段:“那怪闻言,恐怕大圣伤他,却就解尸,出了元神,跳将起去,伫立在九霄空里”,就是指人的肉身和元神在一定状态下可以分离,不仅神仙可以如此,就是这些有本事的妖怪也可以做到;而道家认为这个元神平时就住在人的“黄庭”这个部位,而且这个元神在人的身体里还可以串门走亲戚。有时他会跑到人的心脏部位小住一段时间。那么这个黄庭到底在那儿呢?据一位既通医学、又对古书颇有研究的前辈朋友的考证,他认为道家所说的黄庭,也叫“泥丸宫”,对应到我们这个物质空间,应该就在大脑的松果体这一部位。如果元神在松果体,那么他发出的念头反应到我们这个空间就是大脑在思考;如果他跑到心上去度度假玩几天,就是人们常说的“心想”,心在想问题,不是有个说法叫“心想事成”吗?那么修炼不就是修心,不就是净化人的元神,不就是净化人的思想吗?通过修行使你的思想变得纯净,越来越纯净,最后纯净的就像金刚石一样坚固,纯净的就像透明的美玉一样,没有一点杂质,就是这个意思。所以《黄庭经》讲的也是如何修养心性﹑净化人的思想的经文,归根到底修行就还修心呀,这是千古不易之理!

说到这里,我们再岔开一笔,来谈谈须菩提祖师对待樵夫﹑悟空和他的一众师兄弟之间的不同:樵夫因为“家事劳苦,日常烦恼”,认为修行和奉养老母之间二者不可兼得。因为要奉养老母,所以不能修行,这是他的认识,所以须菩提祖师只是教他些修养心性的歌词,让他在“遇烦恼时即把这词儿念念”,以此来陶冶情操,放宽胸怀,散散心,解解闷;而对于悟空的一众师兄,也是有志于学道的,但是学道的目的与悟空还是有所不同,你看当祖师问悟空“从我学些甚么道?”悟空虽然表面谦虚地对祖师说“但凭尊祖教诲,只是有些道气儿弟子便就学了。”但是当祖师分别将那“术”字门中之道、“流”字门中之道、“动”字门中之道和那“静”字门中之道要讲与他听时,他一听说不能长生,立刻摇头道“不学,不学!”最后祖师气的手拿戒尺向悟空猴头上打了三下,然后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却将中门关了撇下大众而去,师父这时其实在观察各人的心态和悟性。你看“唬得那一班听讲的人人惊惧皆怨悟空道:‘你这泼猴十分无状!师父传你道法如何不学却与师父顶嘴?这番冲撞了他不知几时才出来啊! ’此时俱甚抱怨他又鄙贱嫌恶他。”在大众师兄看来,悟空冲撞了师父,害怕师父不出来了,以后不能及时听到师父讲道,影响了自己修炼提高,还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来看待问题,人人都来埋怨悟空。

西游记的十大忌讳(正说西游记之人的元神与学道的目的)(2)

本来悟空长得又是个猴形,容貌丑陋,所以大众“又鄙贱嫌恶他。”这里面流露出一众师兄的认识,却不知道这是师父对悟空也包括对他们的试探,看谁能有这个根基和悟性打破自己的“盘中暗谜”,这一试就试出了各人的深浅,大部分弟子学道,只是看看风水,驱驱邪,治治病,“请仙扶鸾趋吉避凶”就已经满足了,学成回去后自己这一辈子的衣食不愁了,所以后来当祖师传悟空筋头云时,那“大众听说一个个嘻嘻笑道:‘悟空造化!若会这个法儿与人家当铺兵、送文书、递报单不管那里都寻了饭吃!’”看来他们大部分人都没有跑出前面祖师讲的“术、流、动、静”几门的范围,所以你看后来当祖师“复登宝座与众说法。谈的是公案比语,论的是外像包皮”,讲得都是些皮毛浅层次的东西。

- 安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