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柏邦妮心里有很多苦 活出了很多人向往

关注@青年不畏,做勇敢的自己!

作者:磊小石&理白


初识柏邦尼,是在第二季《奇葩说》:蘑菇头,黑边大框眼镜,实在不算美女。

但随着自我介绍:我是一名二手性学家,跟性有关的话题我都可以谈,百无禁忌。

引发全场沸腾。

老司机肖骁也双眼放光。

蔡康永随即质疑:

“看着不像啊。”

大家都以为《奇葩说》来了一位风流浪荡女。

马东说:

“这是《新红楼梦》最年轻的编剧,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

原来人家是内外兼修。

一句不像,准确展示了柏邦尼的特点,羞涩中隐含着才华,难以启齿的话题在她口中可以侃侃而谈。

《离骚》文曰: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形容柏邦尼再合适不过。

奇葩说柏邦妮心里有很多苦 活出了很多人向往(1)

01 二手性学家,是介绍,但不是标签

2005年7月一期《奇葩说》,在辩题为“好朋友能不能约”的环节中,节目组破天荒地对一名选手的发言采用了快进的方式。

她的嘴在动,却不知说什么,你只能看到4名评审的惊讶表情。

这名选手就是柏邦尼。

奇葩说柏邦妮心里有很多苦 活出了很多人向往(2)

而《奇葩说》,号称可以“无话不说”。

到底柏邦尼说了什么,当时引发大面积讨论,直到现在在网上搜索,大家的答案也五花八门。

大家只记得柏邦尼说完后马东的强行插话:

“邦妮是一个走在时代先锋的人。”

后来,在一次访谈节目中,柏邦尼谈及此事,自称只是把性这事聊得特别高兴,可能用词过于黄暴,态度过于激烈。

但如果你因此就觉得柏邦尼只懂性,那就大错特错。

只要在网上搜一下,即可窥一斑:80后作家,著名编剧、影评人、名博主、专栏作家。

尤其在编剧领域,从电视剧《浪子燕青》、新版《红楼梦》到电影《黄土谣》《花木兰》《撒娇女人最好命》,话剧《北京我爱你》。

她在打造只属于自己的柏式风格。

许多人评价说,这是一个笔底有烟霞的天才女孩,一个呼啸前行的咆哮女孩。

柏邦尼在《奇葩说》的辩论,没有马薇薇的犀利,范湉湉的霸道,更没有肖骁的妖娆诡异或是陈铭的一身正气。

但她总能用一股细细的暖流,不知觉地走进你的心里,然后获得认同。

关键的是,她的金句让人舒服。

有一期的辩题是“应该改变成恋人想要的样子吗”,柏邦尼反驳邱晨,一句:

“其实爱情不是运气,爱情是一种能力。”

引发全场共鸣。就连一向挑剔的金星,也频频点头。

柏邦尼在“你会接受开放式婚姻吗”中反驳肖潇的观点更是堪称经典:

“开放的人去找开放的人,保守的人去找保守的人,尘归尘、土归土、吃素的人去吃素,吃荤的人去吃荤。让所有思想淫荡身体解放的人,X到一起去,让大灰狼去X大灰狼,小白兔去X小白兔。”

“奇葩说第一杀手”马薇薇都忍不住鼓掌而没有反驳。

其实这才是辩论的最佳打开方式,所有人都能听懂,而且都爱听。

马东评价柏邦尼:

“我不知道为什么,听柏邦尼说话很舒服,他就像站在你旁边的一个朋友,而且轻声细语,声音也不尖。”

这个评价,我每次看柏邦尼都感同身受。

网上有人说,柏邦尼是被编剧耽误的好辩手。

其实,她没有被什么耽误,才华让柏邦尼在多个领域都游刃有余。

奇葩说柏邦妮心里有很多苦 活出了很多人向往(3)

02 叛逆青年 另类家庭

高考时,柏邦妮发挥出色,以江苏省艺术类状元身份考进南京艺术学院,这是很多艺考生梦寐以求的地方。

但上过一年后,柏邦尼做出了惊人之举:退学,然后到北京电影学院当旁听生。理由是对电影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真是一场说走就走的退学。

她也成为了南京艺术学院历史上第一个退学的人。

很多人说她叛逆,但柏邦尼不在乎,认准的事情就要去干。

在北京电影学院旁听期间,因不是正式学生,她住在北影厂每天15块钱的招待所,夏天一身汗,冬天冷飕飕,交着高昂学费,每天看电影学英语到深夜。

听课只听她认为有价值的,唯一例外的是文学系的所有课程。

那时,柏邦尼还没改名字,还在叫本名张珊珊,但在看了一部美国电影《邦妮与克莱德》时,被女主角邦妮与强大命运斗争,身中100余枪轰轰烈烈死去的镜头所触动,决定改笔名。

从此,世上再无张珊珊,多了一个才女柏邦尼。

跟所有北漂一族一样,别人吃过的苦,她吃过;别人没吃过的苦,她也吃过。

为了练习写作能力,每天键盘3万字,手肿到原来的两倍,拿筷子成了奢望。

逼急了,就双手捧着碗,像喝粥一样吃着米饭,即使这样,手也疼得直哆嗦。

在《鲁豫有约》中,鲁豫问她:

“这样的日子你过了多久?”

柏邦尼回答:

“几年吧,而且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每天写3万字的。”

轻描淡写间,吃过的苦,只有她自己明白。

正是这种持久的低迷,枯燥的坚毅,造就了一个厚积薄发,不一样的柏邦尼。

在接到剧本《浪子燕青》的任务后,柏邦尼一个半月足不出户,硬是用每天2万多字的速度写完了整个剧本,导演拿到后甚至怀疑她找了枪手。

因为一个正常的编剧,每天一万字基本就是极限。

所有的底蕴在那一刻倾注爆发,所有的才华在那一瞬变为永恒。

粥佐罗在《学会写作》一书中曾说:

“用正确的方法坚持下去,成功是迟早的事。”

柏邦尼就是这么做的。

谈及自己的成功,她曾说,最感谢父母对她的宽容教育。

这是让所有家长大跌眼镜的方式,更是让教育专家不能容忍的方式。

作为女孩子,在青春期收藏通常男生喜欢看的黄漫画,在其他家庭看来简直是大逆不道。但在她们家,不没收,不过问,自由生长。

直到现在,柏邦尼回家,那一堆她学生时代收集的黄漫画,依旧整齐地叠放在一起,就放在床头可以随意拿到的位置。

正是这种没有打压,没有约束,没有条条框框的家庭,才成就了独特的柏邦尼。一个看似不走正路,但始终积极向上的奇葩女子。

奇葩说柏邦妮心里有很多苦 活出了很多人向往(4)

03 自由生长的柏邦尼,活出了真实

在一期节目中,她曾说:

“我特别不愿意听的一句话,就是别人跟我说,你要学会放下你的欲望。”


“我就想问,你的欲望被拿起来过吗?你的欲望都没有被拿起来过,你怎么能谈放下它呢?我觉得在现在大部分的中国人,特别是女孩子,一生中她的欲望就是被放下,被冷落,然后被禁锢,有一天就被劝退了。”

初看之下,羞羞答答;再看之下,醍醐灌顶。

柏邦尼活出了很多女人想活又不敢活的样子。

她能在《像邦妮一样爱你》一书中说出这样的激烈言辞:

“一个男人作践自己来取悦你的时候,千万不要因此感动。这个烟头烫在他身上,下一个就可能烫在你身上。”

也能在《见好》中提出客观见解:

“沉默是一个男人的美德,男人可以能言善辩,但不要滔滔不绝。”

她对异性的理解,超出了这个年龄段女孩的认知。

奇葩说柏邦妮心里有很多苦 活出了很多人向往(5)

在柏邦尼火了之后,曾有出版商找她,称只要她同意,就按照“新生代神秘天才美少女”来包装推广她,保她名利双收。

柏邦妮笑了笑,只跟对方说了一句话:

“如果找卖点,那还不如直接说我是38D好了!起码,这是真的。”

一句真的,暴露了柏邦尼的本性。

真实,涵盖了她的全部。

《名人访谈录》的作者曾说:

“和邦妮接触只要几分钟,就可以感受她的真诚和热情,和她聊上几个小时,会发现她的丰富与温暖。因为她没有成见,没有预设,永远热情,永远好奇。在她眼里,什么都值得赞叹。” 

既懂得爱,又懂得性。个性锋芒间的我行我素,掩盖不了内心的真挚。这样的80后女孩,是我们这个时代独特的风景。 

如同她的金句一般,既可以柔情似水:

“因为爱最重要的,不是我们俩一起慢慢变老,是我们俩一起慢慢变好。”

也可干货满满:

“善良是很珍贵的,但善良没有长出牙齿来,那就是软弱。”

甚至还能有点儿少儿不宜:

“但是贾宝玉有搞过林黛玉吗?没有,不但没有搞过她,对她连性幻想都没有。”

这就是柏邦尼,有点小傻又可爱的蘑菇头。一副一本正经的黑框大眼镜,略显木讷的外表搭配朴素的发言,甚至略有羞涩。

但不要被她的外表“蒙骗”。

恰如她在一次演讲中的话题《一场完美的性爱是我们想要的吗?》一样。

也许她短短几句话,现场就高潮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