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最喜欢的角色(韦伯为曹雪芹的隔世知音)
来源:深圳特区报曹雪芹(约1715年-约1763年),清代早期伟大的小说家其所著长篇小说《红楼梦》,系统地反映了清代早期的社会经济生活,堪称那个时代的“百科全书”,不仅在当时风光无限,而且历久弥新,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比他晚出生一百多年的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就是他的隔世知音,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曹雪芹最喜欢的角色?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曹雪芹最喜欢的角色
来源:深圳特区报
曹雪芹(约1715年-约1763年),清代早期伟大的小说家。其所著长篇小说《红楼梦》,系统地反映了清代早期的社会经济生活,堪称那个时代的“百科全书”,不仅在当时风光无限,而且历久弥新,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比他晚出生一百多年的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就是他的隔世知音。
韦伯指出,“边际效用理论的启发性意义,源自于这个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资本主义时代),而不依赖于其所谓的基础,即韦伯-费希纳定律(the Weber-Fechner law)”。“事实上,随着经济行为本身变得日益理性化,理性经济行动的概念在分析现实时也变得日益重要”。
贾府及贾府一系列经济行为有明显的边际效应考量,韦伯对边际效用理论的基础和有效性所做出的另一种转变,更多地具有一种逻辑或认识论的性质。这意味着,在他的告诫中,边际效用理论“并没有脱离边际效用定律本身”,亦即边际效用递减。《红楼梦》第24回中,贾芸父亲早亡,和寡母相依为命的贾芸,因是旁支,虽然年龄只比贾琏小一些、比宝玉大五六岁,却从未像他们那样享受过生活。他是个懂事的孩子,知道家里没钱供他读书识字,稍大一些就想着在贾府谋个好差事儿,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来回报含辛茹苦将他养大的母亲。恰逢贾府筹建大观园,贾芸赶紧去求了贾琏,不曾想真正说了算的,还是王熙凤。为了讨好王熙凤,贾芸决定厚着脸皮去开药铺的舅舅家里,赊点冰片麝香,还允诺八月节按数送了银子过来。却未料,碰了一鼻子灰不说,还被舅舅嘲笑讽刺了一番。这贾芸从舅舅家赌气回来的路上,因心中烦恼,低着头走路,又不小心撞在一个醉汉身上,醉汉骂骂咧咧的。贾芸想要躲开,早被醉汉一把拽住。对面一看,竟然是邻居倪二。这是个专放重利债,赌场吃闲钱,专管打降吃酒的泼皮,正从欠钱人家索了利钱,喝醉了酒回来。不曾想被贾芸撞到,正没好气,抡起拳头就要打,贾芸急忙叫住了他:“老二住手,是我冲撞了你。”倪二一听是熟人的声音,将醉眼睁开,见是贾芸,忙把手松了。问贾芸往哪里去,贾芸就把刚才的事情跟倪二说了。倪二大怒,还把自己现有的几两银子借给了贾芸,并且还不要借据、不要利息。可谓是因祸得福,贾芸拿着倪二借给他的银子,顺利地办完了与王熙凤见面、送礼、得到工作、拿到银子等一系列事务。每每读到倪二这一段行侠仗义的描述,内心便颇多感慨。经济学上有个边际递减效应,就是一样的物品,使用的次数越多,这个物品的价值就呈现出递减效应,对人越来越没有吸引力,甚至引起人们的反感和厌恶。这个边际递减效应,同样适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产生的各种恩情、感情和友情方面。
红楼梦描写的贾府,是在中国的封建时代,它的管理必然带着“中国”和“封建”的烙印。有趣的是,我们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眼光审视,贾府的管理与德国“组织理论之父”韦伯的管理理论有很多暗合之处。
马克斯。韦伯1910年在《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官僚结构的模型”,即最高领导层、行政官员层、一般工作人员层。最高领导层主要职能是决策;行政官员层主要职能是贯彻最高领导层的决策,一般工作人员层主要职能是从事各项具体的实际工作。这竟与贾府的家族管理有着惊人的相似。
单纯从组织形式上来看,贾府的管理与韦伯所推崇的官僚结构模型是很近似的,韦伯认为官僚结构管理是最有效的形式。但他所推崇的这种管理办法在《红楼梦》中是失败的,韦伯过于乐观了,原因就在于,他从纯技术的角度构筑了一个乌托邦式的乐园,没有预料到官僚行政式管理之下的不负责任、效率低下甚至以权谋私的种种非技术因素,这恰恰在《红楼梦》这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中做了淋漓尽致的再现。
翻开韦伯的书籍,再回味《红楼梦》和曹雪芹的经历,真叫人万千悲欢涌上心头。他俩都是生前倍受冷落,死后才扬名,最终被世人承认了。他们对封建社会和人的生存状态的认识高度契合,互为因果和补充,令人感慨。
(张麒,作者系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