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1-2期患者占90%(慢性肾脏病全病程管理中心)

9月20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慢性肾脏病全程管理中心成功揭牌,标志着慢性肾脏病全病程管理中心(CKDMC)项目落户该医院。

慢性肾脏病1-2期患者占90%(慢性肾脏病全病程管理中心)(1)

据介绍,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简称CKD)是一个“沉默的杀手”。在传统诊疗过程中,由于起病隐匿、知晓率低,大部分慢性肾脏病高危患者,尤其是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高危因素的患者,早期不进行管理,后期才到医院确诊,往往开始治疗时已经对肾脏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甚至进展为终末期肾病需要透析或肾移植,生命质量严重下降,治疗成本大幅增加。

我国慢性肾脏病的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存在着知晓率低、早期诊断率低以及治疗率低的“三低”局面。据研究显示,我国CKD患病率约为10.8%,以近1.3亿的患者数量成为全球CKD患者最多的国家,CKD死亡数也高居全球第二位,仅次于印度。而患者对CKD的认知率还不足10%,导致进入腹透和血透的患者逐年增长。我国透析登记数据显示:至2018年底,血透腹透的人数已超过67万,每个病人每年至少花费10万。如果所有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均实现血液透析,预估医疗费用将超过1000亿,对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可见CKD预防与诊疗的规范化之路迫在眉睫。

而CKDMC项目学科上依托国家肾脏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组织上搭建“全覆盖,分等级”的四级网络体系,技术上结合物联网、AI技术,旨在通过推动慢性肾脏病全病程管理的标准化及诊疗的规范化,强调肾脏病防治以预防为主,实现早期筛查、规范诊治和长期管理,提升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更多满足慢性肾脏病患者追求美好生活的实际愿望,为“健康中国行动”贡献一份力量。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单位和CKDMC的委员会单位,将结合本区域肾脏病防治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强化针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早筛、早诊、早治,让本地患者有机会在“家门口”享受高质量诊疗服务,早期管理延缓肾脏疾病进展,减轻疾病负担。同时中心也将充分利用CKDMC四级联动的平台,为致力研究慢性肾脏病的医务工作者搭建专业学习平台,积极发挥规划发展、监督评价、资源调配、促进交流等职能,促进陕西省肾脏病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慢性肾脏病1-2期患者占90%(慢性肾脏病全病程管理中心)(2)

相关链接

关于慢性肾脏病全病程管理中心(CKDMC)

慢性肾脏病全病程管理中心(CKDMC)是由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刘志红院士发起,基于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简称“国家中心”)建立的四级协同研究网络,构建我国CKD患者早期筛查、规范化诊治和长期随访管理的新体系。CKDMC以国家中心核心单位为重要支撑点和主要载体,进一步推动其诊疗网络的扩展,提升其作为省级肾脏疾病分中心的影响力;同时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全国慢性肾脏病的预防和诊疗规范化,进一步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远期预后,助力健康中国战略规划。

关于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是严重影响全国人民健康的常见疾病,进展至终末期肾衰则危害巨大。慢性肾脏病是一种严重的肾功能进行性下降(以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或肾脏损害或两者兼有为标志并持续三个月以上)疾病。引发慢性肾脏病最常见的原因是糖尿病、高血压和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脏病与这些患者显著的发病率和心血管事件(如心衰和过早死亡)的风险增加相关。在最严重的情况(即终末期肾脏疾病)下,肾脏损害和肾功能恶化将进展到需要透析或肾脏移植的阶段,而大多数慢性肾脏病患者在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疾病之前就会因心血管疾病死亡。

关于慢性肾脏病早期筛查

配备自助尿检筛查机及慢病管理机的自动上报系统,留取尿液可以直接在筛查机上自动读出并打印结果,再通过慢病管理机将结果自动上传到管理系统,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判断患者有没有肾脏疾病,通过这种方式起到早筛效果。再对该患者慢性肾脏病的程度进行分析,对相应的病因或者危险因素像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等进行管理,对肾脏疾病进行积极干预治疗,起到延缓肾脏病进展的作用。如果把自助尿检筛查机及配对的慢病管理机同时放置在陕西的各个社区和“田间地头”,让普通大众随时可以查尿,再上传结果,那么医生通过手机就能第一时间了解患者的尿检结果,将大大提高筛查效率和诊断效率,之后持续规范的对患者进行管理,这样会大大减少进入到尿毒症期的患者,大大减轻国家及家庭的经济负担。

来源: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超 张黎娜

编辑:王少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