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家书道不尽家国情怀(文化石家庄烈士家书里的家国情怀)

烈士家书道不尽家国情怀(文化石家庄烈士家书里的家国情怀)(1)

高云锦烈士的父亲1948年写给他的家书。

烈士家书道不尽家国情怀(文化石家庄烈士家书里的家国情怀)(2)

解放军战士英勇登上新保安城头。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薄薄的一页草纸、寥寥的100余字,饱含了父亲对远在战场上儿子的牵挂,以及听闻儿子打胜仗的满满自豪。这封家书的主人高云锦牺牲在平津战役第一仗——新保安战役中,年仅26岁。在战场上,无数个像高云锦一样的解放军战士英勇、果敢、前赴后继,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梁少波 纪建敏

在位于石家庄市平山县的西柏坡纪念馆,收藏着一封1948年高振吉写给战场上儿子高云锦的家书。这封家书只是一页质地粗糙的草纸,长41.2厘米、宽21厘米,用毛笔竖排书写道:“云锦吾儿,见字知悉。至今尚未接到来信,也不知你在何处,时常惦念。昨日忽接来函,内容已悉知。儿得到了很大的胜利,身体也很强壮,使咱家人等非常高兴。再者,咱处早先洛(落)了好几次雨,□(字迹难以辨认)来麦子正在用雨的时候,每日不下雨,广(光)挂(刮)风,麦子大受损失,大概今年麦收很强不了。这次土改咱家是中农成份(分)。你四舅在四纵队侦察连,你弟在四纵队十旅七连。咱全家人等都很平安,别不多嘱。祝你及各位仝(同)志均安。”落款处为“父谕 四月初八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薄薄的一页草纸,寥寥的100余字,却有千斤重。稳重俊秀的字迹,饱含了父亲高振吉对远在战场上儿子的牵挂,以及听闻儿子打胜仗的满满自豪,而对家庭现状的描述似乎又试图使儿子消除后顾之忧,安心打仗。

这封家书的收件人高云锦,1922年出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孙庄村,1947年11月入伍,1948年12月22日在新保安战役中光荣牺牲,年仅26岁。高云锦的家庭是一个光荣的革命之家,他的四舅和胞弟先后入伍,其中胞弟高秋来1949年在太原战役中荣立一等功。

1948年5月,遵照中央指示,晋察冀军区与晋冀鲁豫军区合并组成华北军区,下辖2个兵团,8月上旬成立第三兵团,共11个纵队、32个旅、46万人。高云锦被编入3纵9旅26团,成为一名通讯员,主要负责上传下达的通信任务。通讯员需要灵活的头脑和精准的方向感,经常要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战场上来回奔跑,非常危险。

新保安战役是平津战役中的第一仗。1948年11月,随着辽沈战役胜利结束,淮海战役紧张进行,毛泽东在西柏坡统筹全局,当机立断决定发起平津战役,从傅作义的“七寸”张家口入手,以阻断其西逃之路。11月29日,包围张家口的战斗打响,平津战役拉开序幕。傅作义急命他的“王牌军”第35军火速赶往张家口支援。后因傅作义又命令第35军立即撤回北平,直到12月7日下午,第35军在军长郭景云的带领下才艰难进入新保安驻扎留宿。当毛泽东得知敌人东逃至新保安时,紧急发出一份电报:“望杨罗耿全力在宣化、下花园线坚决堵击。”华北军区2兵团司令员杨得志接到电报后,命令离新保安最近的4纵12旅不惜一切代价堵住35军,同时命令3纵、8纵和4纵的两个旅加快行军赶往新保安。大部队连夜行军的时候,王昭率领4纵12旅占领新保安,而后在郭景云的猛烈攻势下主动撤出,在新保安周围修筑了三道阻击阵地,切断了敌人的退路,随后杨得志也率领2兵团主力赶到了新保安,将敌人牢牢困在笼中。

在西柏坡的毛泽东得知此消息后甚是欣喜,同中央军委高瞻远瞩地认为35军已是瓮中之鳖,目前是要防止敌人突围,“暂不要打,以便吸引平津之敌不好下从海上逃走的决心”。杨得志准确领会了毛泽东“围而不打”的用意,重新部署包围35军,做好攻打准备,并将中央的精神及时传达给每一名战士。当时《野战报》刊登了一首诗:“三十五军好比山药蛋,已经放在锅里面;解放军四面来烧火,越烧越煮越软绵。同志们,别着急,山药蛋不熟不能吃;战前工作准备好,时间一到就攻击。”这首诗以直白质朴而又生动活泼的语言将敌我双方的形势描绘出来,鼓舞了战士们的士气。

围困新保安的日子里,解放军进行了如火如荼的大练兵活动。1948年12月19日,杨得志向平津战役总指挥报告:我兵团攻歼新保安第35军的准备工作就绪,拟于21日清扫外围,22日发起总攻。最后的总攻打响之前,2兵团向东北野战军4纵借了一个炮兵团,弥补了大炮空缺。12月22日清晨7时,华北兵团3个纵队和东北野战军1个炮兵团如期发起总攻。上午9时,4纵11旅首先从新保安南面城墙杀入城内,接着10旅从东门突破。原定5天的战斗,加上21日清扫敌人外围阵地,只用了25个小时,傍晚时分全歼35军1.6万余人。新保安战役消灭了傅作义引以为傲的“王牌军”,促使他真正开始考虑同解放军进行和谈,为解放平津创造了有利条件。

新保安战役中解放军将士表现勇猛,前赴后继迎着敌人的枪弹往前冲。在战斗中,高云锦等解放军通信员准确、迅速地将文件、信件、作战部署、作战命令等传递于指挥部和战场之间,确保信息通畅,各部队及时接到上级命令,团结一致发起攻击,凝聚了强大的战斗力。他们不怕流血牺牲,在战场上英勇、果敢,然而无情而猛烈的炮火吞噬了无数战士的生命,这其中也包括了26岁的通信员高云锦。2016年,高云锦的侄子高石辉将这封珍贵的家书捐赠给西柏坡纪念馆。

(本文作者为西柏坡纪念馆工作人员)


来源:石家庄日报客户端

记者:杨惠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