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有哪些民俗活动(扒一扒二十四节气那些有趣的小民俗)

还记得我们小时候都会背的那首二十四节气歌吗?“​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二暑连。

秋处白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历法的国家之一。在古代,人们用“二十四节气”来指导生产和生活,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下面我们就来讲一讲关于二十四节气的那些事

立 春

二十四节气有哪些民俗活动(扒一扒二十四节气那些有趣的小民俗)(1)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这一天后,草木复苏,万物始生,春天到来。立春时节,此时的阳光不再像以前那样清冷,而是逐渐变得温暖,俗语就有“立春一日,水热三分”之说。

雨 水

二十四节气有哪些民俗活动(扒一扒二十四节气那些有趣的小民俗)(2)

如果说立春时节是乍暖还寒,那么到了雨水节气就真正的进入气象意义的春天,气温开始回升,降雨量增大。

在川西地区,雨水这一天有一项特别有意思的民俗活动,叫做“拉保保”,保保是四川方言,就是干爹的意思。旧时,人们有为自己的儿女求神问卦的习俗,看看孩子的命理如何,需不需要找个干爹庇护一下,让孩子健康的长大成人。在雨水节气拉干爹,取其“雨露滋润易生长之意”。

惊 蛰

二十四节气有哪些民俗活动(扒一扒二十四节气那些有趣的小民俗)(3)

“春雷响,万物长”,“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我国劳动人民自古视它为春耕的重要日子,此时,我国的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的农忙时节。

惊蛰日还有“打小人”的习俗。惊蛰时节往往平地一声雷,唤醒了冬眠中的蛇虫鼠蚁,有时会钻到家中,所以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用香味来驱赶它们。久而久之,演变成驱除霉运的习俗。

春 分

二十四节气有哪些民俗活动(扒一扒二十四节气那些有趣的小民俗)(4)

一场春雨一场暖,春雨过后忙耕田。这时,我国的大部分地区越冬农作物已进入春季生长阶段,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忙时期。农谚说“惊蛰早、清明迟、春分播种正当时”。

春分日“竖蛋”是比较有意思的习俗,这一天,人们通常选择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鸡蛋,小心翼翼的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鸡蛋比较难竖,但是成功的人也不少。

据史料记载,这个竖蛋的习俗在四千年前就有了,人们以此庆祝春天的到来,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清 明

二十四节气有哪些民俗活动(扒一扒二十四节气那些有趣的小民俗)(5)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水增多,所谓“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提醒着人们及时进行春耕春种。此外,清明时节还是远足踏青,寻春的好时节,亲近自然,驱散积郁的寒气和压抑的心情,有益于身心健康。

清明节还有放风筝的习俗,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里也放。在风筝的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星星,被称为“神灯”,人们把风筝放上天后,任凭清风把它送到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消病除灾,为自己带来好运气。

谷 雨

二十四节气有哪些民俗活动(扒一扒二十四节气那些有趣的小民俗)(6)

谷雨时节,南方的气温升高很快,即便是在寒冷的北方,基本上也看不见 霜了,故有“清明断雪,谷雨断霜”之说。所谓“有雨百谷生”,此时节的春雨滋润着万物的生长。

在南方,谷雨是采摘春茶的好时节,这天采的鲜茶叶做的干茶才算是真正的谷雨茶。传说谷雨当天采的茶有清火,辟邪,明目等功效。所以这一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采一些新茶留起来自己喝或用来招待贵客。

立 夏

二十四节气有哪些民俗活动(扒一扒二十四节气那些有趣的小民俗)(7)

立夏是一个万物并秀,充满生机的节气,草木生长至此而愈加葱翠,繁盛。田间劳作也日益繁忙。

立夏时,民间每家中午都会煮鸡蛋,而且这些鸡蛋一定要完好无损,不能有瑕疵。他们会把煮熟的鸡蛋用冷水泡上一段时间,然后放进事先准备好的丝网袋子里面,把这个挂在孩子的脖子上进行斗蛋游戏,就不会苦夏。

小 满

二十四节气有哪些民俗活动(扒一扒二十四节气那些有趣的小民俗)(8)

小满是指夏熟农作物到了农历四月中旬的时候,尽管籽粒变得很饱满,当并没有完全长成,所以叫“小满”。在这个节气,全国各地渐次进入夏季,南北温差缩小,降雨量增多,是适宜水稻栽插的时节。

在北方的一些地区有烤麦子的习俗,小满时节麦子将熟时,农民会摘下一些半青半黄的麦穗,放在炉火上烤熟,用双手搓掉麦芒和青皮给孩子吃。烤熟的麦子有一股焦味和香味,嚼起来还有一丝的韧劲。在北方,烤麦子不仅成为许多人童年的珍贵回忆,还承载了农民祈求丰收的美好愿望。

芒 种

二十四节气有哪些民俗活动(扒一扒二十四节气那些有趣的小民俗)(9)

芒种是农民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芒"是指禾科的有芒作物,如小麦,大麦等,这些作物到了芒种就成熟可以收割了;”种“是指谷黍类作物的播种,比如玉米,豆类、花生等秋熟作物。既要收割,又要播种,所以,农民在这一天是最忙的。

古时,送花神是芒种时节最为盛大的节日。此时百花凋零,枝上绿肥红瘦,地上落英缤纷。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的仪式,把二月十二花朝节上迎来的花神归位,表达对花神的依依惜别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夏 至

二十四节气有哪些民俗活动(扒一扒二十四节气那些有趣的小民俗)(10)

天文学上认为,夏至才是北半球夏季的开始。夏至过后,北半球的白天将会越来越短,古人认为是阴气初动,所以称”夏至一阴生“。

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吃面是许多地区的重要习俗,南方有阳春面、肉丝面、干汤面、三鲜面等,北方则是打卤面和炸酱面。因夏至麦子已经收割,所以磨麦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小 暑

二十四节气有哪些民俗活动(扒一扒二十四节气那些有趣的小民俗)(11)

小暑是一个体现天气炎热程度的节气,”小“自然就表示还不是最热,一般情况下,小暑节气的标志是入伏和出梅。入伏是进入伏天的意思,出梅则是指江南梅雨结束。

民间则在六月六这一天晒各种各样的物品,气温高,日照时间长,阳光辐射强的天气里很适合晒东西。如果天气晴好,家家户户都会不约而同的选择这一天”晒伏“,把存在箱子柜子里面的衣服,书籍拿出来接受阳光的照射,去除潮湿之气。

大 暑

二十四节气有哪些民俗活动(扒一扒二十四节气那些有趣的小民俗)(12)

大暑是一年中温度最高的时节,大暑节气一般处在”三伏“里的中伏阶段,是我国一年中日照最多的时期。所谓有“冷在三九,热在中伏”之说。

大暑所在的阴历六月也称“荷月”,此月民间多有赏荷的习俗。那一天人们多结伴游湖赏荷,若遇雨而归,常蓬头赤足,故有“赤足荷花荡”的戏称。

立 秋

二十四节气有哪些民俗活动(扒一扒二十四节气那些有趣的小民俗)(13)

立秋标志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随之而来。立秋后天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逐渐下降,谷物成熟,收获的季节就快到了。

民间流行立秋之日“贴秋膘”的习俗。人们在立秋这天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是对比。因为夏天炎热,人们往往吃饭没有胃口,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就要下降。秋风一起,人们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东西补偿一下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做各种各样的肉菜,如炖肉,烤肉,红烧肉等,吃的满嘴流油,称作“以肉贴膘”。

处 暑

二十四节气有哪些民俗活动(扒一扒二十四节气那些有趣的小民俗)(14)

处暑是一个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处是终止的意思,处暑表示炎热的暑天即将结束。到了处暑时节就已经出伏了,每当秋雨过后,人们会感到明显的降温,故有“一场秋雨一场寒”之说。

处暑节气有出游迎秋的习俗,处暑之后,秋高气爽,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赏秋景的时候,此时暑热消散,天上云卷云舒,民间向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

白 露

二十四节气有哪些民俗活动(扒一扒二十四节气那些有趣的小民俗)(15)

白露,八月节,寒气渐重,水土湿气凝结而为露,白露表明气温已经降低到可以使水汽在地面上凝结成水珠了。

旧时南京人有喝“白露茶”的习俗。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长的好时机。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甘醇清香的味道。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

秋 分

二十四节气有哪些民俗活动(扒一扒二十四节气那些有趣的小民俗)(16)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的“分”是“半”的意思。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

秋分日设立秋社,祭祀地神。农家割新稻,以新米饭祭献土神,谷神,祭毕聚集安饮,依年龄列座,分享祭品。男女做投壶游戏,善作诗的可以饮酒吟诗。饭食由各家拿出少许新米,比较优劣后烧煮做饭。另有集资请戏班唱戏的风俗。

寒 露

二十四节气有哪些民俗活动(扒一扒二十四节气那些有趣的小民俗)(17)

寒露时节,气温比白露是更低,由白露的凉爽转为寒冷,地面的露水快要凝结成霜了。

此时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

重阳节一般逢着寒冷节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一般有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的活动。

霜 降

二十四节气有哪些民俗活动(扒一扒二十四节气那些有趣的小民俗)(18)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古时秋猎常在此时举行。因为树木叶子尽落,鸟兽不易躲藏,山泽路径也容易辨认,非常适宜打猎。

立 冬

二十四节气有哪些民俗活动(扒一扒二十四节气那些有趣的小民俗)(19)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这时候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规避寒冷。

民间有“入冬日补冬”的食俗。古人认为天转寒冷,要补充身体营养。劳动了一年,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顺便犒劳一家人的辛苦,而且此时最宜进补。食补可以补充元气,抵御冬天的寒冷。俗语说“立冬补冬,补嘴空”、

小 雪

二十四节气有哪些民俗活动(扒一扒二十四节气那些有趣的小民俗)(20)

小雪节气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此时由于土地还不是很寒冷,故雪量还不大,所以称为小雪。

小雪时节,人们开始准备过冬的物品,家家户户开始腌制、风干各种蔬菜,以及鸡鸭鱼肉等,延长蔬菜,肉类的存放时间,以备过冬食用。

大 雪

二十四节气有哪些民俗活动(扒一扒二十四节气那些有趣的小民俗)(21)

大雪,表示雪下大了,到了这个时段,往往会降大雪,甚至暴雪。北方出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象,进入隆冬时节。

在南京有“小雪腌菜,大雪腌肉”的习俗。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用来迎接新年。

冬 至

二十四节气有哪些民俗活动(扒一扒二十四节气那些有趣的小民俗)(22)

冬至这天,北半球白昼达到最短,黑夜最长,过了冬至以后,白昼将逐渐变长,俗话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民间流传着冬至吃饺子的习俗,每年冬至这一天,不论穷富,饺子都是不可少的节日饭。所谓“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小 寒

二十四节气有哪些民俗活动(扒一扒二十四节气那些有趣的小民俗)(23)

小寒,从字面意义上看,表示小的寒冷,还没到最冷的程度,大寒应该最冷,但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最冷的节气却是小寒。俗语讲“冷在三九”,三九就在小寒之内,因此有“小寒胜大寒”的说法。

小寒节气探梅、访梅是一件雅事。此时腊梅已开,红梅含苞待放,正是观赏梅花的好时节。小寒时节有涮羊肉火锅,吃糖炒栗子,烤白薯等食俗。

大 寒

二十四节气有哪些民俗活动(扒一扒二十四节气那些有趣的小民俗)(24)

大寒是最后一个节气,在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节日,如尾牙祭、祭灶、小年和除夕等,有时甚至连春节也处在这一节气中。

广东佛山民间有在大寒节瓦锅蒸煮糯米饭的习俗,糯米味甘,性温,食之具有滋补驱寒的功效。

以上便为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和习俗,很是有趣,不得不叹服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