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李白黄鹤楼(白云千载空悠悠)

在中华大地上矗立着很多楼阁,黄鹤楼是我国的名楼之一,在我国具有着悠久的历史,成为人们都要去瞻仰的好地方,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现在是著名的景区,黄鹤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和”天下绝景“之称。黄鹤楼名声在外,自古以来就有很多的诗篇都是用来描写黄鹤楼的,不乏一些经典作品,值得人们细细的品味,比如说著名诗人崔颢写的《黄鹤楼》,就让黄鹤楼名声大振,驰名天下。

崔颢李白黄鹤楼(白云千载空悠悠)(1)

黄鹤楼

作者: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李白黄鹤楼(白云千载空悠悠)(2)

《黄鹤楼》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让人们无限向往。黄鹤楼的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5年重建,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白云悠悠。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暮色渐渐漫起,哪里是我的家乡?江面烟波渺渺让人更生烦愁。久远的历史留下了一座充满故事的黄鹤楼,黄鹤楼装载着太多的精神食粮,黄鹤楼让人们为之神往。

崔颢李白黄鹤楼(白云千载空悠悠)(3)

《黄鹤楼》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让人折服。诗人崔颢登临黄鹤楼,看到美景,触景而生情,有了写诗的冲动,脱口而出,如同涛涛江河,瑰丽无比,饶有风骨。一气呵成的诗篇,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传说李白登此楼,看到此诗都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历代写黄鹤楼的诗很多,但崔颢的一首七律,实在是最佳的诗篇。《黄鹤楼》之所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佳作,主要还在于诗歌本身具有的美学意蕴。这一篇作品具有虚实结合的意境美,仙人跨鹤,本属虚无,现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诗人这几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该作品具有气象恢宏、色彩缤纷的绘画美。诗中有画,被认为是山水写景诗的一种艺术标准,《黄鹤楼》达到了这样的境界。诗篇所描绘的画面很美,变化奇妙,气象恢宏;仙人黄鹤、名楼胜地、蓝天白云、晴川沙洲、绿树芳草、落日暮江,形象鲜明,色彩缤纷。全诗在诗情之中充满了画意,富于绘画美。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李白在一生中经常到各地去游览,他写了很多美丽的诗篇,让他游览过的地方都具有了很高的知名度。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送别的地点就是在黄鹤楼,送别的时间是在“烟花三月”的春色,地点在风景优美的“扬州”。诗作描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情真意切的诗人送别画。这首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代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