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一种动物冒充另一种动物(如果形容动物长得像人会怎么样)

我们经常会用动物形容人,比如动如脱兔,小鹿乱撞等等,人如果有一些动物的特质,似乎会变得很生动,比如小鹿的可爱,大象的聪明,狮子的勇猛等等。但我们在形容动物的时候,除了说动物聪明像人之外,就不会再提及其他。

形容一种动物冒充另一种动物(如果形容动物长得像人会怎么样)(1)

那么一个动物如果长得像人的话,会被我们认可吗?让我们看两个例子——

形容一种动物冒充另一种动物(如果形容动物长得像人会怎么样)(2)

形容一种动物冒充另一种动物(如果形容动物长得像人会怎么样)(3)

如果说好看的话,可能任何人都不会同意吧,可是这究竟因为什么呢?

原因可能在于,如果一个动物长得像人,我们的主观就会第一直觉把他认为是人,而产生一个反转,就是他是一个像动物的人,也就是变成了一个——怪物,一个异类,对于异类,我们从审美上是不接受的。比如这些——

形容一种动物冒充另一种动物(如果形容动物长得像人会怎么样)(4)

形容一种动物冒充另一种动物(如果形容动物长得像人会怎么样)(5)

形容一种动物冒充另一种动物(如果形容动物长得像人会怎么样)(6)

这个有趣的问题,还引出了一个人们日常认知当中的一个很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一厢情愿式的倒错”,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往往会受认知习惯的影响,将很多事情的主从要素颠倒,就像动物长得像人,动物是主,长相是从,但我们因为像人这个特点,在我们的认知里被放大了,因为我们习惯看人,所以将动物认为是人,只不过长得像动物,就把主从颠倒了。

生活中有哪些例子?比如一个朋友,一直对我很好,我们就很容易颠倒主从。主是朋友,从是对我好,但我们一厢情愿的认为对我好是重要的,所以把对我好变成了主,朋友变成了从,也就是首先要对我好,其次才能再去谈论朋友这种关系。

形容一种动物冒充另一种动物(如果形容动物长得像人会怎么样)(7)

再比如,之前有张火星照片,好像是人脸,于是有人说火星上有生命,建造了这个形状。但实际上这就是“一厢情愿的倒错”最好的例证,我们认知里面更习惯于人脸这种模式,于是一厢情愿地认为一种图像是人脸,把一个本来是像人脸的事物颠倒地认为他们是按照人脸建造的。

其实还有马克思讲的,人的异化,人慢慢被外界力量支配,本来我们发明的手机是一种工具,但逐渐我们被这种工具所支配,就是我们把我们的手段颠倒地认为是目的,渐渐的,用手机沟通已经不再是目的,而单纯的玩手机就成了我们的目的。

所以动物长得像人好不好看不关键,关键的是我们要警惕这种“一厢情愿的倒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