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通往成功的十大方法(如何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出类拔萃)
许多年前,我从贝塔斯曼书友会订购了一本书,书名是——成为你想成为的人。我还记得自己对那本书的期待,它戳中了你内心深处的什么呢?
《如何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出类拔萃——理想人生实现指南》,谁会不想读这样的书呢?“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出类拔萃”、“理想人生”,这些现代人的向往或许就是被戳中的点吧。我们多多少少读了那么多书,当然心中早有答案,但是,还是忍不住想去看看,别人是怎样想的。即便是作者搬出了25位大师的人生轨迹来告诉我们,我们也总是会知道,或许有一盏灯被点亮,但是路总是要自己走的。
这本书是畅销书《权力的48条法则》的作者罗伯特•格林的作品,曾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对我来讲,比起期望它来告诉我怎么做,更有意义的是,从25位大师的人生轨迹中,找到对于自己人生的点点启发。对,假如以故事书的打开方式来看,或许可能会不一样。
1关于精通力
书名已经把人生的意义解释得很好了。如果说人生的意义这个问题太过于宏大,那么似乎没有人会反对,一个实现了自我的人生才是理想的人生。人类的情感才是最复杂的,一个人的人生总是被各种欲望填满,我们从最单纯和朴素的愿望出发,健康、财富、权力、地位、美貌、价值等等一系列人们终其一生所追逐的,天花板就是自我实现。马斯洛已经把人的需求讲得很明白了。说白了,我们这一生,能够找到一件自己认定的想做的事情,有足够的热爱,深耕其中,直至精通,已经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在此,书中便提到了一个词“精通力”。
书中将其称为——是一种能更好地掌握现实、他人及自我的能力。也就是说,在通往精通的道路上,或许有一种极为相似的程序或者模式,让普通人也可以复制粘贴,这便是走向自己理想人生的法则。
而至于你为什么没有成为大师,其区别就在于,普通人只能短暂地感受到“精通力”这种能力,而大师们则是贯穿于人生的更为长久和持续的时间,成为他们的生活以及看待世界的方式。
是啊,每个人的人生中,似乎都有一些星星点点的高光时刻。但我们或许并不知道如何让自己可以花期更长,更为闪亮。
2脱离兴趣的努力只是一场机械的劳作
那么努力呢?努力不一定有好结果,是沮丧的人们对不确定的生活做出的无奈的解释。
我们曾经努力过,并未得到期望的结果,除了失望,还有什么呢?
或许,我们该想一想,也许是方向出了问题。
作者认为,脱离兴趣的努力只是一场机械的劳作,遵循内心的召唤才是达到精通的关键。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充满着荆棘。不可避免的自我怀疑,也要经历过一段不断尝试又不断失败的时期,他人的不理解甚至是嘲讽,所有这些困难,几乎出现在我们人生要做的每一件事中。但是伟大的人们,就没有这些经历吗?为什么他们可以冲破这层层阻碍,走向卓越呢?
区别就在于,大多数的人只是机械的劳作,碌碌而无为;而伟大的人们,则是遵循了内心的召唤。
正是这样,让他们能够经受住成功过程中的各种挫折和痛苦,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回顾我们的经历,大多时候,我们没有那么幸运地,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到底想要做的事情是什么。我们在不断地尝试过程中,不断切换赛道,让前期的努力似乎没有得到累加,看似都已归零。
但是,我们能做的就是,让自己不至于消极,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经历,总有一天会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我们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当你看过达芬奇的经历,你便会忍不住这样说:人生走的每一步都算数。
3你必须要经历的三个阶段
如果我们确定好了自己要走的路,或者对于自己未来的人生有着坚定的信念,那么我们接下来要面对的事,是每个伟大的人都经历的过的。
作者将其总结成了3个阶段:
学徒阶段
在这一阶段,我们可能是个门外汉,这一阶段的任务,则是尽可能多地学习基本原理和规则。即便如此,我们也是只能窥见全局的一部分。
这不难理解,老话说,万事开头难。
在不了解一件事的时候,或者刚刚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学习一项新的技能时,开始的阶段都是困难的。我们从一无所知,管中窥豹一样地去了解要做这件事所需要的知识和经验。
这大概像是一个刚进入职场的新人,因为不了解,而更容易犯错误。而在职场老手眼中,这些都是低级错误,其实他们只不过是因为犯过这样的错误,或是有前辈的指引而避免了这样的错误。他们并非有能力方面的差异,而是身在不同的阶段而已。
这个阶段也是不得不经历,也绕不过的阶段。我们必须积累足够的知识和经验,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
积极创造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投入实践,这时我们看问题不再是局部的了,而是搭建出了初步的体系,了解组织内部的结构,以及事物是如何互相联系的。
就像一个学习驾驶汽车的人。在上一个阶段了解了车各个部分的名称结构,最基本的驾驶原理。到了这个阶段,驾驶员通过不断地练习,可以做到将启动、挂挡、转弯、倒车、停车等一系列动作得以连贯起来,并根据不同的路况来灵活应用。这个时候,就不再是一部分一部分的练习了,而是成为了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驱使着车子在宽阔的马路上跑来跑去。
当然在熟练之后,车技也有了质的飞跃,甚至可以去研究路线,怎样更省力、省油、省时间。有了主动而积极的“初步创造”。
精通阶段
这个阶段,作者认为将会捕捉到关于事物本质的一些东西。可能也是我们想要到达的阶段,我们觉得炉火纯青,称得上卓越的阶段。
其实,世上的事情总是相通的,以前我们总说量变会引起质变。那是不是专注做一件事情,最后就会引起质的飞跃呢?这依然取决于人类的思考程度,人对于所做的事以及事物的认识程度。因为一个在很基础岗位上干了一辈子基础工作的人,大有人在。或许他一直在强调完成,并没有去思考过程,思考事物的内在联系。
一个老司机可以开一辈子的车,对驾驶技术十分熟悉,了解车子的性能,甚至对研发有独到见解。不要小看任何一件事情,它们都有着无限可能。之所以,同样的事情有不同的成就,当然是因为做事的人不同,他们的大脑里闪烁的智慧和信念也不相同。
综上所述,为什么伟大的人们可以创造如此不凡的人生,大师们为什么可以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出类拔萃呢?
难道是因为天赋、或是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在当今这个时代,我们的焦虑也体现在对子女的教育上,我们担心他们天资不够,努力不够,担心自己给予他们的教育不够。
但是读过本书,或许我们就会明白,大师们的人生轨迹百花齐放,有的天赋异禀,有的资质平平;有的出身富裕家庭,有的在穷人区长大。
这些其实都不是最重要的,他们只有一件事如此相似,那就是:他们都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并深耕其中,最终达到精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