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的历史简介 乡愁
一一后曾村我童年的香格里拉“挂红”是亲戚都到齐后才能开始的,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乡愁的历史简介 乡愁?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乡愁的历史简介 乡愁
一一后曾村我童年的香格里拉
“挂红”是亲戚都到齐后才能开始的。
”挂红”时要有知客按事先通知过的亲戚名单进行清点,舅和姑不在清点之列。这天来喝喜酒的全是男方的老亲旧眷、知己朋友,当然村上的四邻也必须请来。至于女方的亲戚也不到场的。
为什么舅和姑不在客人清点之列呢?那是因为,在迎接新娘的前几天,姑就先回来了,帮助张罗侄子的婚事,装被子、洗洗涮涮等。自古有句老话:“娘家侄,正经人”。那是当姑的一辈子的依靠,不能轻漫。而老娘舅呢,是当天新娘子走过红旋子之后,老娘舅也是要走走这这红旋子风光风光的,还要用接新娘的那班唢呐吹吹打打把老娘舅迎进中堂上座,坐稳,有专门的人负责接待陪舅,陪客的任务是让烟、递茶、续水,拉家长。可以为陪客的这个人要是村上的长辈才可,即是对客人招待不周,舅也不便言语。所以当陪客就要格外谨慎,不可失礼。如果陪客与舅是熟人那就更好,有共同谈话内容,显得亲热。在农村当陪客,多会问一些与庄稼收成有关的话题,还会问一些下一季了种庄稼的打算。当时,还会再问一问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事。
今天陪舅的陪客当然是老本外爷了。老党员,一队之长,老退伍军人。经历过抗日战争,卢沟桥事变前已吃粮了,旧社会把当兵称为“吃粮”,经历过解放战争,又经历过互助组和农业生产合作社,年龄也与庆德的舅年龄不相上下,属于同龄人,所以是陪客的最佳人选。
“挂红”开始。在大门口摆上一个八仙桌,上边置放酒壶、酒碗,当然是黄酒,还有礼单。新郎倌满脸喜气地站在八仙桌边,新郎倌头顶插着翎毛的乌纱帽,穿着一红色长袍,十分的精气神。
知客高声唱道:“曾府大喜,老舅大吉,挂红一匹”。
老舅满脸笑容走到八仙桌旁,接过一碗黄酒一饮而尽。递上礼单,用一块红缎子被面斜挂在外㽒的肩膀上,弯腰在下边打个十字交叉,把缎子被面拉平展,然后归位。
依次排列,老姑是第二位“挂红”人。
“挂红”进行了将近一个钟头。新郎倌成了个红色圆球体。上边只露出了个眼晴。
在“挂红”进行的同时,另一大执客已按“挂红”的顺序,安排主客、宾客和陪客。挂了红的陆续入席就座。
在后曾村主客入席就座是很讲究的。
当主客到来时,大知客要站在上席向主客作揖、鞠躬,然后拿起一双筷子向主客的座位鞠躬,放筷,再拿起空酒碗向主客位鞠躬,斟酒、放碗。转身面对主客作揖、鞠躬。示意这就是主客你的位置。大知客与主客互换位置。主陪与主客互相作揖、鞠躬,主陪入席就座。大知客又到另一席面如此重复,把所有桌上的主客和陪客一席又一席的安排稳当,并且还没出现其它情况,他当大知客排座次的任务才算完成。大知客这一天是很忙的,真是大忙人,不得出纰漏。在农村常因酒席上位置不当而引起矛盾的事发生。如客人认为安排不当,可向大知客提出,但不能直接到自己认为应该的座位上。所以,有句很规规的话,叫“隔席不答话”,意思是言语不周容易引起纠纷。如有意见就去找管事的,管事的那就是大知客。大知客事先是接主家的意思安排的,主家不会直接出面,如有纠纷,也好有个推词转弯的机会。所以说打发闺女和接媳妇儿是人生大事一桩。爹妈费心费力。
后曾村的酒席是很丰盛的。先上八个点心盘:兰花根、茶豆角、芝麻切、米花糕等。再上八个凉菜、八个热菜,八个蒸黑瓦碗是少不了的传统菜肴,红条子、白条子、蒸酥鱼、蒸藕合等等。如果你到刘集后曾村做客,你一定要品尝八个蒸黑瓦碗,并且喝后曾村的黄酒。后曾村的蒸黑瓦碗的味道和黄酒的味道,你吃一次喝一次就能记一辈子,那才真正叫家乡的味道,那才叫应该留着的乡愁。在红条子上席后,端条盘的要亲手打开盖着的那个红条子,舅家要打发厨师和跑堂端条盘的红色包包,这是习俗。谁也不用交待,舅家会事先安排好的,这个红色包包,在后曾村称为“封子”,是表示对厨师手艺的肯定,也是对跑堂端条盘的服务态度的肯定,更是对外㽒家的热情的待客之道的肯定。还有八个汤。主家在八个蒸黑瓦碗上齐后,会到每一桌上看菜,为客人敬酒。礼数很细,有专人引导,不能失误。
新媳妇儿是在新房内有人陪同就餐。陪客的是伴娘和媒人。到这时,新郎和新娘还未见面,还没有拜天地,拜天地是午饭后的活动,并且不在一个场地。
那个年代,邓县刘集后曾村新郎新娘拜天地是在祖坟上拜的。这真是一处一个规矩,三里风俗大不同。难怪说要走乡随俗,离家三里外乡人。
下一集给朋友们喷喷后曾村新郎新娘拜天地。(快乐创作,快乐阅读,欢迎批评,欢迎指导!未完待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