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对试用期有明确规定吗(劳动法规定都在这里)

试用期每个公司在新员工入职时都会约定的一个事项,有期限短的也有期限长的,试用期不仅能够使公司全面的考量劳动者,同时劳动者也可以正确的了解所工作的岗位,是一个双方互相选择的机会,只要双方都满意的,那么可以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了,这个试用期最长是6个月作为公司法务,应该熟知法律对于试用期的规定,避免因此给公司带来风险,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劳动法对试用期有明确规定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劳动法对试用期有明确规定吗(劳动法规定都在这里)

劳动法对试用期有明确规定吗

试用期每个公司在新员工入职时都会约定的一个事项,有期限短的也有期限长的,试用期不仅能够使公司全面的考量劳动者,同时劳动者也可以正确的了解所工作的岗位,是一个双方互相选择的机会,只要双方都满意的,那么可以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了,这个试用期最长是6个月。作为公司法务,应该熟知法律对于试用期的规定,避免因此给公司带来风险。

一、试用期的期限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二、试用期只能约定一次

试用期是公司对新员工在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方面的考察期限。通过一定

的时间,公司能够对劳动者的相关情况进行考察,故试用期只能约定一次。这也是为了防止公司通过反复约定试用期,损害劳动者的权益。

三、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四、不得单独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

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五、试用期的工资

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公司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

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公司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六、违反试用期的法律责任

公司违反上述五种情况的,属于违反试用期的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3条的规定:与劳动者所约定的试用期,如果还没有实际履行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予以改正;如果违法的试用期约定已经实际履行,则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首先,如果实际履行的试用期未超过法律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使其符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其次,如果劳动者已经实际履行了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公司要按照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比如,法定的试用期为2个月,但违法约定了6个月。劳动者已实际履行了6个月的试用期,那么公司应按照劳动者试用期满的月工资为标准,向劳动者支付4个月的经济赔偿金。

七、试用期劳动合同的解除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公司除有证据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等情形外,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综上,试用期作为劳动合同的重要条款,劳动者和公司的严格遵守是对自身合法权益的保障。

在试用期问题上,需要强调以下几点:

(一)试用期是一个约定的条款,如果双方没有事先约定,用人单位就不能以试用期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就试用期条款充分协商,取得一致,试用期条款才能成立。合同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是在互利互惠基础上充分表达各自意见,并就合同条款取得一致后达成的协议。因此,任何一方都不得凌驾于另一方之上,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更不得以强迫命令、胁迫等手段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条款。

(二)同时劳动合同法限定了试用期的约定条件,劳动者在试用期间应当享有全部的劳动权利。这些权利包括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还包括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民主管理或者就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的权利。不能因为试用期的身份而加以限制,与其他劳动者区别对待。

(三)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也就是说,不管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订立的是一年期限的劳动合同,还是三年、五年期限的劳动合同,如果约定了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的前一段期限(比如可能是三天、五天或者一个星期,可能是一个月或者两个月)是试用期,试用期是包括在整个劳动合同期限里。不管试用期之后继续订立劳动合同还是不订立劳动合同,都不允许单独约定试用期。

(四)劳动合同法关于试用期的规定体现了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大体平等。如关于劳动合同的解除中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可以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五)禁止设定变相试用期。有的用人单位为了规避法律,约定试岗、适应期、实习期,这些都是变相的试用期,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将劳动者的待遇下调,方便解除劳动合同。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应当明确这些情形按照试用期对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