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趣的汉字象形字(舞字甲骨文字形其实很简单)
作者:万庆涛 王鸿杰
舞,现代汉语常用字,本义人按一定的节奏转动身体表演各种姿势,做出优美的肢体动作。舞字最早的字形是甲骨文,是一个人双臂朝下伸开双手在欢快地跳动的样子。
舞字演变(《字源》)
《说文解字》认为,“舞,乐也。”就是说,跳舞离不开音乐,必须在音乐伴奏下人徒手或者借助道具进行各种肢体动作,才叫舞。
《字源》认为,舞字是“人两手执牛尾之类的舞具而舞蹈之形”。实际上,看似牛尾的东西是人乍开手指、手臂弯曲的样子。甲骨文字形有的中间断开,是因为弯曲的线条刻在甲骨上非常不容易,因此就直接把手臂断开了。或者说,甲骨文的舞字是人徒手舞蹈的样子。
人在徒手跳舞的时候,左右手臂或伸直或下垂,身体或摆动或旋转。甲骨文字形的不同写法,就像照相机那样把人跳舞时的动作一个个定格下来:有的用双手向两边甩来表示身体旋转;有的用一腿长一腿短来表示腿在前后走动;有的用一腿长一腿且身体侧倾来表示身体左右摆动;有的身体向左前或右前方向侧倾而且前腿弓后腿蹬。这些字形,显示出甲骨文字形具有图画功能。
舞字甲骨文字形(《汉典》)
或许,人在跳舞的时候,体现舞步的脚非常重要,于是西周金文就增加了左右脚尖各向左右的样子,而春秋金文再增加了表示街道的彳字,强调脚在舞蹈中的作用和沿街道跳舞的意思。战国秦简字形在甲骨文字形上稍作变化,秦小篆则整合了甲骨文和西周金文字形,把左右脚脚跟相对脚尖朝外写作舛[chuǎn],这是一种舞蹈动作。经过汉隶的变化,楷书写作舞。
非洲原始部落舞蹈(网络图片)
舞蹈大约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每当举行庆典、祭祀、祈祷、送葬等活动时,人们就在弓琴、磬石、骨笛等原始乐器伴奏下,伸开双手舞动起来。舞者通过甩动手臂、旋转身体、前后挪动脚步、左右倾斜身体等动作,表达喜悦、悲哀、庄严、虔诚等心情。商代有万舞,用于祈雨。
中国新疆和蒙古西部的岩画
周代则设立官职舞师,负责排练和指挥各种舞蹈。其中有帗舞[ fú wǔ ],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 máo wǔ ],有干舞,有人舞。西汉时,军队中盛行剑舞。如今,舞蹈的形式更是多种多样。如,民族舞,秧歌舞,水袖舞,交谊舞,芭蕾舞,等等。
据史料记载,夏禹时有河名舞水,有邑在舞水之北称舞阳,即今河南省舞阳县。舞水,历史上曾经是汝水的支流,因洪水改道、淤积等原因,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或许,受河水奔腾跳跃的启发,舞水岸边的人开始和着原始音乐手舞足蹈起来。人们就把这个情况用符号记录下来,写作舞。
跳舞时,人不断变换着手臂、腿脚或道具的动作,做出各种优美的姿势,引申为挥动。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如,挥舞。用舞剑的行动,掩盖刺杀沛公的目的。进一步引申为以欺骗的手段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如,舞弊。
跳舞时,人挥动手臂或道具,与用毛笔写字相似。《隋书·王充传》:“明习法令,而舞弄文墨,高下其心。”
总之,舞字源于生活。生活中遇到高兴的事时,人们会情不自禁地和着音乐的节奏用肢作做出姿势优美的动作,这就是跳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