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的非典到底是什么样的(2003年让人胆寒的非典)

在2003年,席卷全国的非典恐慌使人记忆犹新,那段时间人们的话题时刻不离非典,那段时间,人们陷入巨大的恐慌,那段时间,人们对发烧非常恐惧。

非典全称为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为呼吸道疾病,可传染,病原体名为SARS冠状病毒。

第一次发现是在2002年12月份,由于它的高致病性致死率及广泛传播性,也被临床定义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其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短距离的呼吸道飞沫、及患者分泌物等进行密集接触导致。#健康科普行#

2003年的非典到底是什么样的(2003年让人胆寒的非典)(1)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非典:

2002年12月,在深圳打工的河源市人黄杏初感觉不舒服,一开始认为是风寒感冒,于是到附近的诊所看病,医生说问题不大,他感觉在诊所的治疗效果不好,就到了医院去打针。

治疗了几天后,黄杏初的症状又严重了一些,16日晚上10点多钟被送到河源市人民医院,第二天病情加剧,呼吸困难,被送到广州军区总医院,世界首例报告的SARS病人黄杏初发病后住院。

2003年的非典到底是什么样的(2003年让人胆寒的非典)(2)

这场疫情就此展开,经过一个月后,黄杏初熬过了艰难的时刻,顺利出了院,可是在治疗中与其密切接触的几位医护人员被全部感染非典,当时经过报道后黄杏初被贴上了“毒王”的标签儿,瞬间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

2003年让人胆寒的非典,是怎样消失的?

在当时北京建立了小汤山医院,治愈了600多名患者,当时全球一共有8000多名患者感染非典,治愈率在98%以上,正是因为非典潜伏期断,传染性差,所以相对好控制。

当时非典时期,网络不发达,交通也不便利,所以人员流动性差,这也一定程度上阻断了非典的传播。

2003年的非典到底是什么样的(2003年让人胆寒的非典)(3)

另外,非典这个病毒对温度和紫外线比较敏感,在天气逐渐炎热起来以后,非典病毒生活的环境越来越恶劣,再加上我国的隔离措施直接阻断了其传染的途径,病毒就自然而然消失了。

全民众志成城抗击非典,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在2003年6月15日,我国内地终于实现了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既往疑似转确诊病例数均为零的“三零”纪录。

2003年7月13日,全球非典患者人数、疑似病例人数均不再增长,本次非典过程基本结束,就这样,我们终于取得了抗击非典的胜利。

2003年的非典到底是什么样的(2003年让人胆寒的非典)(4)

为何新冠却难以消除?

新冠病毒出现以后就,社区以及小区开始加强管理,很多村庄开始对各个路口进行封锁,这样的情形不禁让我们想到了17年前的非典。

但是如今,新型肺炎的患病人数和死亡人数远远超过非典,这让很多人疑惑,非典时期没有特效药,究竟是怎么消失的呢?

第一:新冠病毒传播性和攻击力更强

新冠原本就是冠状病毒的变异版本,是一种全新的冠状病毒,因此两者不能混为一谈,虽有相似之处,但在传播性和攻击力上存在明显区别。

前者虽然攻势凶猛但后劲不足,但后者更擅长和人类共存,再加上不断变异,光美国的死亡人数就已突破77万。

2003年的非典到底是什么样的(2003年让人胆寒的非典)(5)

第二:来源不同

非典是单点来源,新冠肺炎是多点来源,通俗点说,非典产生的源头是在广州,病毒的最初宿主是果子狸,只要控制源头后,控制非典就显得容易多了。

但新冠肺炎起初在武汉爆发,但随着病例溯源,我们渐渐发现新冠肺炎是多源头的,在各个国家都存在,这就导致了新冠肺炎难以被控制,而且每个国家的防疫措施和结果不同,这就导致了新冠肺炎一直难以消失的原因。

2003年的非典到底是什么样的(2003年让人胆寒的非典)(6)

由此看来,新冠病毒要比非典病毒更厉害传染性更强,我们无法确定这种病毒在以后是否能彻底消失,幸好我国及时做出了这种疫苗的政策,能够有效的预防新冠疾病,所以大家还是要做好自我防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才能免受病毒的传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