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现在的电视机(为啥我们就不能有一台)
近日,演员李嘉明指责电视收费乱象的短视频,再次成为行业热搜。李嘉明称,花高价买的电视看不了,打开全要收费,并称自己已三年不看电视。
对此,网友戏称:演电视的都不看电视了,难怪现在电视机卖的差。据统计数据显示,国内彩电销量已经从2016/2017年的5000万台以上高峰,回落到2021/2022年的3900万台左右,市场萎缩近四分之一。
看电视的少了,自然买电视的就少了
为啥现在彩电消费量逐年下滑呢?特别是在2022年,彩电行业历史性的大跌价之中,也仅仅推动了彩电消费2%的增幅,国内彩电市场依然处于十余年市场底部呢?
答案来自多个方面。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演员李嘉明指出的“彩电真的难用了”。对此,可以总结为几个方面:第一是,彩电智能化后功能日益复杂,给消费者看电视、找内容带来了更多繁琐的障碍。虽然彩电也开发了语音找内容等功能,但整体效果差强人意。
第二是,智能电视的广告加载问题。传统电视机只有电视台的“内容间”广告。这些广告在制作的精美程度、内容长度和“内容间为消费者提供休息空隙”等方面,还是比较友好的。但是智能电视时代增加了1.电视品牌的开机广告、2.IPTV或者OTT业务平台的广告、3.网络内容商的广告。且很多广告制作粗糙,视听观感极差,显著影响了产品应用体验。
第三是内容收费问题。目前消费者反应的彩电的内容收费问题主要有四个类型:1.互联网内容收费,每个互联网平台都需要一个VIP付费;2.单一内容平台嵌套收费,即不同层级的VIP收费,消费者不是够购买了一个基础VIP就能享受所有服务;3.跨终端收费,即内容平台的VIP在手机端、电脑端、TV端需要各自缴费;4.信号服务商的收费,如IPTV费用、数字电视费用等等。有网友调侃,如果32/43英寸电视,将主要内容平台的各种费用交齐了,各种VIP下来的一年花销比这台电视机都贵。
第四则是智能电视自身硬件性能问题。智能电视在OS的安卓版本迭代和CPU的算力与终端性能迭代上都落后于智能手机等产品,更无法和PC产品的算力比较。同时,智能电视在存储能力上,也不适应于“大视频”为主的应用模式,存储力不足为产品常态。这些硬件性能不足,往往在入门机型、老旧机型上,形成应用的“卡顿”效应。对比而言,一台高端智能机顶盒可能需要千余元,而一台32英寸智能电视不过六七百:这样的智能电视运算性能可想而知。
第五是,智能电视不适合老年人应用。一方面是,老年人对复杂的智能产品的使用、维护不够熟练;另一方面则是,电视机智能界面在显示上字体、排版等不适合老年人。现阶段的智能化成为老年人看电视的障碍之一。
在以上种种“难用因素”之下,结合近年来视听娱乐多元化趋势明显,手机视频、投影大屏、电影院观影、各种游戏娱乐、PC端娱乐等抢占了彩电的众多刚需,进一步压缩了中青年人群对电视机的需求。曾经有研究数据显示,目前电视机的经常使用者中一半以上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
本就有替代品竞争、视听多元化趋势的压力,电视机的体验又令人不爽——两者叠加也就难怪“电视演员都不看电视了”,电视机销量下降也就有情可原。事实上,目前很多消费者购买电视的第一理由已经从需要看电视,变成了“客厅不做电视墙做什么”这个问题,更多的电视成为摆设儿,显然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为啥就不能有一台“简单”的电视
“我就是想简简单单的看看电视台内容,打发时间;而不是想用一个比公司办公电脑安装的功能还要复杂的设备,却比拼IT技术!”有网友提出了这样的产品期望。
从技术上讲,一台拥有好的画质、好的音响,直接连接机顶盒信号的电视机,并没有困难。但是,从商业模式角度看,自2000年后,彩电企业就在为彩电“做加法”:从最开始的多媒体电视、USB流媒体播放,到目前智能电视,其功能比手机、PC并不少的状态,电视机的“附加功能”日益臃肿。
在这期间,彩电企业亦发明了很多新的盈利方式:例如开机广告、内容平台入住的收益分成等。同时,比拼内容丰富性、定制的内容聚类,乃至于CPU和内存,也成为了彩电企业的宣传方向之一(只不过,在产品宣传中,彩电厂商一般会有意识的忽略内容的收费问题,并忽视这些APP形成的功能是随时可能改变的这一事实)。
“彩电技术饱和与过剩下,彩电企业创新的方向就是智能化。”行业人士表示,今天彩电业专注智能创新,一方面是对显示技术饱和下,产品竞争力的“令类”打磨;另一方面,则是今天智能电视还在创新路上,距离最终的技术形态产品有不小的距离——这里面的半成品效应,必然影响产品体验,但是,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呵护产品创新进程,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同时,也有业内人士强调,智能化下不好用的不仅是彩电:数字机顶盒、IPTV机顶盒都已经智能化,OTT盒子也是智能产品——即便有极简功能的电视机,连接这些盒子的时候,还是会出现智能电视一样的“广告、付费、硬件性能卡顿、内容复杂、老年人不适应”等等问题。
这些观点结合在一起,似乎演员李嘉明反应的问题已经成为“无解”的问题:电视厂商必然不愿意为彩电做极简化、返璞归真式的减法,那样会导致收入环节减少、产品价格下降、市场差异化层面减少。但是,在电视机不好用的前提下,彩电消费自身必然受到抑制。彩电市场总规模必然因此减少。——两者比较,电视企业是从中赚了,还是赔了,这笔账需要好好算一算。
对于消费者而言,透明化的产品、可选择的产品是基本权利。的确有消费者需要高端智能电视,那么彩电企业就要提供,运算能力强大、系统版本先进、存储平台足够的产品,去满足这种需求。也有消费者就需要一个大屏显示器、一个音响系统,相应企业也应该有这类朴素的彩电品类。同时,更多消费者已经有了智能盒子,他们需要的彩电也仅仅是“视听功能”载体,而不是复杂的功能大杂烩。……
笔者认为,在真正认真研究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做差异化和精准化,比一味的堆砌有用没有、好用不好用的众多功能,要更能开发市场的潜在需求,推动彩电消费回归“核心功能”竞争的健康发展轨道。
综上所述,演电视的演员都不看电视了,这是彩电产品最大的讽刺、是给今天彩电行业发展模式的当头棒喝。在这样的讽刺之下,彩电行业应该让头脑清新起来,回到“为消费者切身需求服务”的使命上来。同时,智能技术的各种进步固然是好的事情,但是消费者应该可以选择不同品类的产品:智能技术应该创生更大、更丰富的产品类型空间,而不是成为独木桥式的唯一选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