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双春年轻的时候的腹肌(童双春一生正派的)

今年5月28日,著名滑稽表演艺术家童双春因病去世,“双字辈”又折了一员虎将,上海滑稽界失去了一位领军人物,令人十分悲痛。童双春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生前曾荣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谨以此文记述童双春先生的逸事数则,以此纪念这位滑稽名家。

从京剧小票友到滑稽小学徒

童双春,生于1934年,祖籍浙江宁海。父亲是裁缝。童双春小时候就喜欢文艺,他的一位邻居是京剧票友,在京剧票房拉京胡,常在家里吊嗓唱戏,什么“一马离了西凉界……”“听他言吓得我胆战心惊……”幼小的童双春虽不懂这些唱句的意思,然而悠扬的琴声,优美的旋律、甜润的唱调却深深地吸引了他。那位票友见他兴趣这么浓,就教他唱京戏。因此,他在9岁的时候就会唱《借东风》《捉放曹》《朱帘寨》《武家坡》《乌盆记》等段子。那位票友还常带他去剧场看戏,《血滴子》《空城计》等他都看过,简直成了一个京剧小票友。

邻居不但喜欢京戏,而且是个滑稽迷,收音机里但凡有滑稽节目,他总是津津有味地听。童双春也学样开始收听收音机中的滑稽。13岁那年他在新世界红宝剧场观看了包一飞、唐笑飞、程笑飞“三飞”的滑稽演出。不看倒罢,一看之下他对滑稽入了迷。

一个穷人家的孩子,经常上剧场看戏当然是不可能的,他主要靠听收音机学戏。当时电台晚上6点到8点是姚慕双、周柏春的滑稽节目,他每天听这档节目,成了老听客。他还到共舞台去看过姚、周演出的《各地堂倌》以及程笑飞、周柏春、小刘春山、沈一乐等人演出的滑稽小戏《哑夫妻》等。在这些演员中他最仰慕的是姚慕双、周柏春,觉得他们出语不俗,而且懂英文,对学生的胃口。

读到初中,童双春因家境贫困而辍学。有一次邻居告诉他,杨笑峰在电台开办滑稽训练班,问他想不想去考。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去!”一是因为他当时失学在家,求职心切;二是他钟爱滑稽。杨笑峰见他长得眉清目秀,人也聪明,嗓音也好,就把他录取了。这是1949年冬天,童双春这时才15岁。

1950年元旦,童双春第一次上台是在国际电影院,在大戏《王老五复仇记》中担任群众角色。他往台下一看,只见一大片黑乎乎的头发,脑子顿时嗡嗡作响。他吓得不敢看台下,把背心对着观众。杨笑峰就从头教他,让他逐步适应舞台,后来童双春就正式拜杨笑峰为师。

不久,姚慕双、周柏春并进剧团,杨笑峰离开剧团去了香港。童双春早就仰慕姚、周, 他很想拜姚、周为师,只是不敢提出。当时姚、周十分走红,一张戏票卖到一元钱,他俩每人每天的包银就是60元。那时剧团演出大戏《开路先锋》,童双春和学生们在台下看戏,边看边学台词。有一天李双俊误场,临时缺人,值日监事朱熹鹏想到了童双春,叫他顶上。救场如救火,童双春毫不犹豫化好妆就上了台。这个角色是用宁波方言,好得他在台下早就看熟,故而上去一口宁波方言,地地道道,举止动作亦很得体,演出效果很好。这个角色就此由他来演。不久,马秋影对他说,姚老师看了你的演出,想收你做学生,这正是童双春几年来一直萦绕心头的愿望,高兴劲儿就别提了。他连忙在红毡毯上给姚、周磕了响头,师母给他取了个艺名“双春”,这个艺名既含姚慕双的“双”字,又含周柏春的“春” 字,可谓得天独厚了。

童双春年轻的时候的腹肌(童双春一生正派的)(1)

双字辈合影,前排左起沈双华、翁双杰、吴双艺、王双庆、姚勇儿,后排左起李青、童双春、王双柏

有一次,由于后台一只热水瓶爆炸,王君侠被烫伤而不能上场,他的角色又要童双春去顶。童双春演得惟妙惟肖。又有一次,姚慕双、周柏春、筱咪咪演出《小儿科》,一个顾客的角色临时也叫童双春顶。七顶八顶使童双春有机会接触各种各样的角色,也使他从多方面得到了艺术锻炼。

难演的“正派”小生

1951年9月开始,童双春进了“蜜蜂”滑稽剧团。由于他长相端正英俊,大多演正派小生角色。在滑稽戏中,正派小生的喜剧因素较少,这种人物最难演。太拘泥了,没有笑料,不能引人发笑;过于油滑,噱是噱了,但容易“歪曲”人物形象。

童双春并没有知难而退,他努力学习两位老师的长处,学习姚老师娴熟的方言及刻画人物入木三分的本领,学习周老师轻松幽默的招笑手法和即兴创作的长处。自己也努力钻研角色,进入角色。力争做到演得动情,又要尽可能挖掘正面人物的喜剧因素,用适当的招笑手法,使正派小生也噱起来。

童双春年轻的时候的腹肌(童双春一生正派的)(2)

《GPT不正常》剧照,童双春(左二)饰周忠发

1952年在《闹新房》里,姚慕双饰哥哥,童双春演弟弟。在此剧中,童双春设计了好几个噱头,产生了很好的喜剧效果。1953年,剧团排演《幸福》,他饰演了主要角色之一的刘传浩。刘传浩原来以为女朋友不爱他了,谁知有一次女朋友亲了他的面孔,他为了表演人物的激动心情,用了一个虎跳进场的动作来体现,又噱又符合人物性格。

1959年他主演《真假医生》,该剧参加首次上海话剧、戏曲、杂技、评弹青年汇报演出。这个戏写一个杂务工冒充医生,旅馆里突然有人生病,要请他去看,他急得从床上跳下来。这里童双春借鉴京剧《寇准背靴》中的技巧,一只拖鞋飞出去,以此刻画人物内心的惊恐慌乱,夸张得很有效果。他也因此获奖。

1963年他在《满园春色》中扮演龙书记,这个角色喜剧因素较少,童双春着重刻画他可亲的一面,运用手托一只菜盘或挥去雨伞上雨水这些细节来显示其普通劳动者的本色。“宿舍谈心”一场,他的动作、语言自然可亲;还有一段唱,吸取各种地方戏曲,使人物增添了色彩。这个戏到北京演出,引起轰动,许多中央领导同志都看过,并给予很大鼓励。

粉碎“四人帮”后,上海曲艺剧团成立(后改名上海滑稽剧团)。童双春先后在《出色的答案》《性命交关》《金发女郎》《官场现形记》《路灯下的宝贝》《今夜星辰》《GPT不正常》等滑稽戏中扮演主要角色。在《出色的答案》中,严顺开与他先后担任十年内乱时期立志搞科研的知识分子曾晓勇这一角色。童双春演时有自己的特色,他为了突出曾晓勇专注于事业,当曾母送牛奶来时,竟心不在焉地随口说出了“钥匙吃脱,牛奶瓶套在头颈里,牛奶藏在袋袋里”这种牛头不对马嘴的答话。女助理员小郭对他十分钟情,起初他毫无觉察,但一旦明了,他竟如此吐露衷肠的:“除了OAB,你最可爱!”真是戆得发噱。另外他发挥自己善于唱的长处,安排了一段唱,运用传统“十叹空”的调头,中间加了沪剧、锡剧的曲调,最后用河南梆子结束。在他唱这一段时,剧场里寂静无声,效果很好。戏曲音乐家刘如曾听了说:“这一段可以灌唱片。”

受欢迎的“宝贝”

1981年上海滑稽剧团在首届上海戏剧节上演了新编的滑稽戏《路灯下的宝贝》。这出戏塑造了三个待业青年的形象,童双春扮演其中一个有为青年蒋大毛。大毛一心想报考大学,屡次落榜,仍不气馁。他一边刻苦自学以备高考,一边自谋出路,筹建自行车修理站。他的做法遭到父亲反对。他不想公开违拗父亲,于是出现了装病骗借两用车,被父亲关在屋内又设法偷偷溜走等喜剧场面。童双春抓住这个人物性格中的喜剧因素——书呆子气,制造了许多笑料。第二幕的剧情是:由于小毛、阿发因打康乐球而引起纠纷,他们和在场的大毛都被带到派出所,在派出所里大毛还在专心读机械书籍,民警问他:“你平时头脑蛮清醒,今天怎么也会轧在当中。”大毛心思还在书本上,随口回答;“操纵失灵。”民警说:“自己做错事,怪操纵失灵,你准备怎样?”大毛回答:“调换压阀。”民警听不清:“调换阿爸,为什么?”大毛回答:“漏气放炮。”民警叫他们写一个检讨,交上来一看,大毛写的竟是“两用车故障简易检查要点”。这一番问答把人物性格刻画得栩栩如生,同时又使人忍俊不禁。戏中还有一场误会,大毛女朋友跟别人跑了,她跟他说:“再会,这星期六不碰头了。”他痴痴地问:“这星期六不碰头,下星期六还碰头吗?”他妹妹说:“人家不要你了。”“啊!不要我了!”这些场面都很噱!童双春还发挥自己擅唱的特点来刻画人物,他引进了当时最流行的歌曲《军港之夜》,唱了一段《路灯下之歌》:“路灯下啊静悄悄,秋风把树叶轻轻地摇,年轻的大毛,心潮起波涛,前进中偏遇激流与暗礁,两用车拆得粉碎,丁阿发走邪道,彩英的情意烟消云散,生活中的波折不知有多少,使大毛心田升起了烦恼,倒叫我进退两难不知如何是好?像雾海中孤舟迷茫缥缈。”这段唱词唱出了大毛在挫折一个接着一个、矛盾重重的情况下的苦闷心情,既有噱,又出情,加上用的是观众熟悉的歌曲曲调,引起了共鸣。

童双春年轻的时候的腹肌(童双春一生正派的)(3)

《路灯下的宝贝》剧照,童双春(左)饰蒋大毛

1990年,上海滑稽剧团又演出了一出好戏,那就是《GPT不正常》,童双春在此剧中扮演小报记者周忠发。周忠发受其妻子影响,也患上了甲肝惊恐症。童双春以夸张的手法加以表现。他坐在凳子上,当听说这凳子阿米刚刚坐过,立即像触电一样跳了起来,手里的茶杯也倒翻了:“哎呀,没得命了,我的屁股没有用了。”接着急得团团转,觉得屁股痒兮兮的,坐到旁边凳子上,又跳起来,说:“凳子盯牢我!”想把裤子脱了,但上楼怕把细菌带进房间,只得脱下裤子,提了裤子下场。在另一场中他用挂满小三角红布的警戒绳,把灶间里自己的方桌围起来,“建立隔离区”。看见阿米下楼,连忙钻进警戒圈。

童双春努力追求人物的深度和内涵,成绩令人瞩目。

足球踢进了自己的球门

童双春在台上常演正派小生,在台下也是一位先进人物。他年轻的时候就是剧团团支部书记,1960年他荣获静安区先进工作者称号。童双春工作积极勤奋,待人和蔼诚恳。

在农村搞四清时,童双春除了参加劳动外,还经常为房东家挑水;在文化局,他总是最早来机关上班的几位同志中的一个,他一到机关就扫地打水。1974年,当时号召干部参加知青慰问团,他家里很困难,岳母患肝病,爱人也有病,但他克服困难,主动报名参加了赴吉林的慰问团。在吉林他一个人负责两个公社(乡),与知青同吃同住,做后进青年的工作。那时生活很艰苦,吃饭没有菜,就两根大蒜。有一次,他到一个知青点,知青的被子比抹布还脏,睡进去全身会起鸡皮疙瘩。第二天一早他帮他们把被子全都洗得干干净净,因此他与知青相处十分融洽。在吉林工作两年回到上海。 1977年冬天,文化局派他去恢复筹建曲艺剧团;1978年,上海曲艺剧团成立,他担任了剧团团长。

童双春年轻的时候的腹肌(童双春一生正派的)(4)

《出色的答案》剧照(1978年),童双春(右一)饰曾晓勇

童双春在生活中是一个活跃的、有趣的人物。他很喜欢体育活动,14岁就开始锻炼身体,练哑铃、举杠铃。那时红宝剧场下面有健美房,他小小年纪举起的杠铃重量超过自己的体重。他出门演出,也不忘记在箱子里带上两只哑铃。他还练长跑,每天跑5000米,参加长宁区比赛,还得了名次。后来医生告诉他,练长跑不利于保护声带,于是他改学打拳,少林拳、九江拳、健将剑他都学过。有一次,他参加剧团与某工厂的足球友谊赛,只见他在球场上来回奔跑,东穿西闯,很卖力,但球总是离他远远的,他又气又急。突然他截得一球,盘过几个队员,一看前面就是球门,断然起脚射门,脚头不错,居然破网而入,顿时全场哗然,观众笑得前俯后仰, 原来童双春把球踢进了自己的球门。

童双春喜欢体育运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体育活动与戏剧的基本功关系很密切。滑稽戏所谓的说、学、做、唱,虽不同于京剧等戏曲的唱、做、念、打,但是滑稽要学啥像啥,这些都得学。你台下学得越多,功夫越扎实,在台上就越自由,越有光彩。他跟武术老师学武术,跟京剧演员学身段,跟舞蹈演员学舞姿,跟着唱片学五花八门的地方戏曲和曲艺。他编演的《唱山歌》,就用了新疆舞。童双春练基本功,几十年如一日。为了排好《唱山歌》,他还陪李青一起练背纤的舞蹈动作和少林拳、霍家拳的开打。他先是一招一式教李青,继而耐心地陪李青一起练,练得两人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还不停歇。有一次他与李青排练《柜台里的艺术》,那时白天、晚上演出繁忙,只有夜里散戏后才有时间对台词,练唱、念。有一天他们两人演出结束回家,在马路上边走边对词,两人一问一答,路上行人还当他们在吵架,回到家两人继续对词,对到后来,童双春疲倦得打起瞌睡来,这时李青还在问,童双春答非所问,说起梦话来了。对台词对到说梦话,也可算噱了。

栏目主编:黄玮 文字编辑:许云倩 题图来源:题图为童双春(左)、李青独脚戏演出照。本文照片由作者提供

来源:作者:沈鸿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