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本拉登几个版本(拉登看电影中的特种作战战术)

新浪官方微博:@轻兵器爱好者

每天一篇战术&枪械知识干货

7*24小时,不间断的战术大图

作者:轻极限运动

今天我们来解读电影《刺杀本·拉登》中的特种作战战术

刺杀本拉登几个版本(拉登看电影中的特种作战战术)(1)

《刺杀本·拉登》是美国导演凯瑟琳·毕格罗的作品,影片最后20多分钟的整个刺杀行动严格按照前海豹突击队员回忆录进行了真实还原。

电影还邀请了海豹队员担任了军事顾问。影片的战术片段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今天开始我们将参考电影部分对刺杀本拉登的“海神之矛”行动进行战术解读。

先来看《刺杀·本拉登》战斗部分视频:

片头黑鹰直升机在夜空飞行:

刺杀本拉登几个版本(拉登看电影中的特种作战战术)(2)

视频片段一开始,就是两架黑鹰直升机沿着峡谷在夜空中穿行。驾驶员来自擅长夜间低空飞行任务的美国陆军160特别空勤团。

夜视飞行的困难源自视觉限制,微光夜视仪视物的清晰度、亮度低于白天肉眼,同时视野狭窄,单筒微光夜视只有40度左右,空勤团使用的全景夜视仪GPNVG-18也只能提供横向120度、纵向40度的“窄长”视野。驾驶员要不断转动头部以看到大范围视野内的环境,夜视低空飞行危险而辛苦。

2分17,三分钟倒计时准备:

刺杀本拉登几个版本(拉登看电影中的特种作战战术)(3)

2分18,注意左边折起的全景夜视仪GPNVG-18非常像一对“鹿角”

刺杀本拉登几个版本(拉登看电影中的特种作战战术)(4)

着陆前会逐次依序做好战斗准备,3分钟倒计时海豹队员佩戴好头盔与耳机,调整好放松的战术背心装具等。凯夫拉头盔再加夜视仪、电池仓重量可以达到2.5公斤以上,颈部负荷很大,待命状态没有人会“佩戴整齐”。

2分33,两分钟倒计时准备:

刺杀本拉登几个版本(拉登看电影中的特种作战战术)(5)

2分50,测试、调整夜视仪并关闭舱内照明:

刺杀本拉登几个版本(拉登看电影中的特种作战战术)(6)

3分06,调整战术手套:

刺杀本拉登几个版本(拉登看电影中的特种作战战术)(7)

两分钟倒计时队员们会打开并测试夜视仪、调整MIC、手台等,注意队员们在调整夜视仪物镜的焦距;而战术手套不合适会影响射击时的扳机控制。这时直升机已经进入了本拉登所在的阿伯塔巴德市镇区域。

为避免暴露机身位置,机舱内的照明灯全部关闭,队员们所有操作都是在夜视仪视野下完成的。

3分28,,30秒倒计时准备,队员拉开了舱门:

刺杀本拉登几个版本(拉登看电影中的特种作战战术)(8)

30秒倒计时时拉开舱门准备索降。为了提高机降与索降的速度效率,机舱舱门都是提前打开的。

另外注意锯齿状的舱门,海豹们乘坐的这两架黑鹰是重新设计制造的“隐形黑鹰”,锯齿状边缘可以减少雷达反射信号。大多数消息称“隐形黑鹰”是黑鹰的改型,但从装备专业角度说,外形脱胎换骨的改造已经不能称为“改造”而是新型号了。

注意此后这种特战专属的“隐形黑鹰”从未再出现在媒体中,可以认为,这是美军高度机密的“黑科技”,如果不是坠毁暴露残骸,根本不会公布于众,所谓改造也是一种“遮掩”罢了。

4分09,二号直升机实施机降:

刺杀本拉登几个版本(拉登看电影中的特种作战战术)(9)

4分21,机降后再次起飞。二号直升机在院子东北角的路口机降了4名队员、翻译和军犬,他们的任务是控制周边局势,避免惊扰附近人群聚集。然后飞机再次起飞,目标是悬停在住宅楼顶,将剩余7位队员索降在楼顶,从楼顶向下清理。

4分31,一号直升机悬停在院子中,准备索降

刺杀本拉登几个版本(拉登看电影中的特种作战战术)(10)

4分35,飞机出现异常,海豹队员提醒飞行员气流出现紊乱

刺杀本拉登几个版本(拉登看电影中的特种作战战术)(11)

4分49,飞机失速下坠,舱门边的海豹队员差点被甩出舱外:

刺杀本拉登几个版本(拉登看电影中的特种作战战术)(12)

4分54,迫降的直升机在地面擦出了刺眼的火花:

刺杀本拉登几个版本(拉登看电影中的特种作战战术)(13)

这里并非是直升机故障,而是院子围墙阻挡的气流被螺旋桨再次吸入造成气流紊乱而失速。飞机也并不是失控坠毁而是飞行员主动控制的迫降,越是紧急情况越能够看出飞行员的技术素养。直升机迫降成功,坠毁院内,没有人员伤亡。

5分13,基地指挥中心看到黑鹰又一次坠落,心里拔凉

刺杀本拉登几个版本(拉登看电影中的特种作战战术)(14)

5分16,二号直升机临时改变计划,由楼顶索降改为院子北面机降。将剩余7名队员机降至院外北面不远。现在一号黑鹰的队员们都在院内,二号黑鹰部分队员在院子东北角路口,另一部分在院外北面不远。

这个是拉登住宅示意图,三个红圈标识了三个战术小组的位置:

刺杀本拉登几个版本(拉登看电影中的特种作战战术)(15)

5分41,所有队员着陆,指挥中心显示,当地时间凌晨0点30分,英文片名由此而来

刺杀本拉登几个版本(拉登看电影中的特种作战战术)(16)

5分45,夜视仪视野下推进的海豹

刺杀本拉登几个版本(拉登看电影中的特种作战战术)(17)

注意战术背心上的亮斑,是后面队员枪上的红外激光光点。注意这意味着枪口指向了队友。射击安全的四项原则里重要的一点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指向你不想射击的人或物”。在CQB近距离战斗中尤其注意,枪口要严格避开队友。

注意远处的红外激光线与光斑:

刺杀本拉登几个版本(拉登看电影中的特种作战战术)(18)

这种红外激光肉眼不可见,只有在微光夜视仪下可以看到。为什么微光夜视仪能看到不可见的红外线呢,因为微光夜视仪的可视频段包含近红外频段。

夜视仪下的特种部队空降作战

刺杀本拉登几个版本(拉登看电影中的特种作战战术)(19)

比较“海神之矛”行动与最近热炒的“美国陆军绿色贝雷帽特种部队被伏击”事件可以看到,特种作战过程中,意外状况难以避免,但应对得当可以转危为安,由此看紧急状况下的随机应变是多么的重要。

本期战术解读就到这里,下期我们将继续解读接下来的海豹特种部队地面突袭

未完待续

原创内容,文字著作权属作者本人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

轻兵器爱好者

轻武器文化的独特引领者

狂野 不呆板 不枯燥

“战术&枪械&眼界&先锋”

关键字搜索 “ 3月 ” 看本月武器日历

刺杀本拉登几个版本(拉登看电影中的特种作战战术)(20)

刺杀本拉登几个版本(拉登看电影中的特种作战战术)(2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